几名医生和护士立刻把那个孩子抱进重症室病床上。

  秦部长当机立断,“沈主任,你跟过去看看情况,必要时给予协助。”

  “是。”

  沈之微快步跟过去。

  根据她的医学经验,这种问题。

  一是病人的高烧不退导致惊厥,以及心肌炎爆发。

  二是药物过敏。

  三是输液气压循环负荷过重。

  西医有一套标准的急救程序,这是她没有第一时间上前插手的原因。

  这是家高规格的医院,医生还是严格筛选出来的,业务素质过硬。

  要先排查病因再施救。

  她跟着进重症室,看医生已经在给病人进行吸氧处理。

  只是病人还在昏厥中,不过呼吸尚在。

  病人母亲林芳在一旁惊慌失措大喊,“医生,你一定要将我孩子抢救过来啊……”

  哭得肝胆俱裂。

  “把家属请出去。”医生下令。

  护士道:“家属请出去,不要打搅医生急救。”

  抬头看到沈之微,愣了一瞬,“沈医生。”

  林芳见到沈之微,就像见到救命稻草,上前紧紧握住沈之微,恳求道:“沈医生,你一定有办法救我儿子是不是?求求你救救我儿子。”

  此时沈之微也不敢打包票,温声安抚她,“大姐,别着急,我们一起想办法。”看書喇

  那个主治医生张越看见沈之微,下意识向她汇报病人状况:“沈医生,病人可是心肌炎爆发导致昏厥。”

  “可是病人现在不能再输液了。”

  沈之微点头,“先给病人补点营养营养心肌。”

  她说着从包里拿出几片红参塞入病人口中含服。

  吩咐家属,“带水壶了没有,给他喂点温开水。”

  “带了。”病人妈妈立刻把包里的水壶拿出,往孩子嘴里喂了几口温水。

  沈之微又吩咐护士,“快去端碗温热的米汤过来。”

  “是。”

  护士听令出去。

  如今沈之微名扬海外,倒是没有人再质疑她的医术。

  医生给病人量体温,发愁道:“还是40度高烧不退,肺炎引起的。”

  他又拿听诊器听病人前胸腔和后背,诊断道:“胸腔有积液。”

  他想着病人昏迷不醒,不敢再给他输液治疗了。

  沈之微道:“先退烧再处理肺炎。”

  在张越疑惑中,沈之微已经行动起来。

  她摸向孩子的手脚,都是冰冷的,脸颊红热,嘴唇起皮,可见内热严重。

  小孩脏腑脆弱,不可下下猛药,沈之微决定以物理办法给他退烧。

  只要引火下行,补充津液就能退烧。

  她拿了瓶红花油倒出一点在手心上,随后在孩子的手心手臂、脚心处快速来回揉搓。

  没过多久,病人的手脚渐渐暖和起来了,眼皮轻轻掀开。

  “妈妈。”他有气无力地喊了一声。

  “欸,妈妈在呢。”林芳喜极而泣,抹着眼泪欣慰笑着,“小勇,别怕,现在是大名鼎鼎的沈之微沈医生在给你治病呢。”

  小勇这才注意到沈之微,“沈医生,谢谢你救了我。”

  “你真人比电视里的还好看呀。”

  沈之微温柔一笑,“谢谢夸赞。”

  “我这嘴里什么味啊?”小勇嚼了嚼,“可以吞下去吗?”

  “那是红参,给你补气血的,可以吃下去。”沈之微问他,“你现在心里还难受吗?”

  小勇摇头,“现在感觉好多了,晕倒之前觉得胸闷得慌。”

  护士端来了米汤。

  林芳依照沈之微的吩咐给他喂了半碗。

  小勇的精神又好转了许多。

  沈之微问:“小勇,你现在还发高烧,我要给你刺血退烧,就在手指头上刺血,害怕吗?”

  小勇勇敢道:“不怕,我之前打打针都不怕。”

  沈之微在他手指少商穴、商阳穴针刺放血,随后在背后的督脉捏背,三捏一提。

  没多久,小勇身上冒出了热汗。

  “好舒服啊。”

  沈之微笑着说:“退烧了自然舒服。”

  吩咐护士给病人量体温,测量过后,体温是36.5度。

  “把孩子的汗搽干净,换一套干净的衣服,这两天给他多喝点米汤,熬点瘦肉汤增加营养,加点姜片进去。”

  沈之微吩咐完医嘱出了重症室。

  门外站满了卫生部的同事以及这家医院的医生。

  秦部长问:“病人转危为安了吧?”

  沈之微点头,“是的,现在要处理胸腔积液。”

  若是在二十一世纪,一般是采用胸刺刺穿抽水治疗,但是这个年代可没有这么好的技术手段。

  主治医师张越跟着出来,向沈之微道谢,又请教问:“沈医生,病人肺里的积液怎么处理?”

  沈之微道:“用中药吧,把你们医院的中医找过了。”

  一众医生中,有个中年的医生举手,“沈医生,我是这里的医生,中医药大学毕业的,我的名字叫郑原。”

  沈之微皱眉问他,“你怎么没有参与发热门诊看病?”

  “我……”郑原苦涩道:“我们这里首选西医治疗发热。”

  所以,也不是他的错。

  秦部长脸上有了怒意,沉声问'赵院长,“你这是怎么安排的?”

  赵院长马上道:“是我工作失误,马上改正。”

  沈之微道:“不急。”

  她有意考一考郑原的医术水平。

  “郑医生,如果让你给发热病人治病,你开什么方?”

  郑原倒是不惧,认真回答,“我们中医给病人治发热,是因病症开发,病程初期1-3天内,发热病人有畏寒发汗的,首选桂枝汤,若是畏寒不发汗的,用葛根汤,若是病在半表里寒热往来选柴胡汤或者麻杏石甘汤……”

  也是个懂经方的,理论倒是精通。

  沈之微点了点头,再问,“现在病人肺部有积液,你准备用什么方?”

  郑原道:“五苓散,具体的还要看病人的状态。”

  “好,这个病人交给你处理。”沈之微从包里取出纸和笔,又写了一个药方,“先用你的药方调理,若是不效,再用这个方子。”

  郑原看到这个药方,眼眸倏亮,一脸崇拜,“沈医生,你这个药方更好。”

  沈之微笑问:“哪里好?”

  郑原道:'“这个药方是五苓散的改方,加了健脾,补气活血的三味药。”

  沈之微点头,“嗯,任何时候治病都要护住病人的脾胃,只脾胃健,气血足,病人才能自愈。”

  自愈?

  此词一出,众医生诧异。

  沈之微淡然解释,“药物都是辅助,一个病人的康复主要依耐他自身的免疫力,只有他自己的造血和细胞修复功能增强了,新陈代谢循环正常,就可以康复。”

  她中西医兼修,说出高雅的西医词术语,让这些西医无比崇拜。

  她又举例说明,“就像我们有时候小手指破个口子,不上药,只要保持干燥,就能自己凝血愈合,这就是自愈能力,而一些体弱病人自身气血不足,就无法自我止血。”

  “赵院长,你们医院有没有病人手术过后伤口久不愈合的?”

  “有,有。”赵院长和其他几个手术医生忙不迭点头,虚心请教,“沈医生,这种病人怎么处理?”

  “补气血。”沈之微对郑原道,“药方中黄芪量要加大比例,若是虚不受补的病人可改党参。”

  “是。”郑原立刻从白大褂的上衣口袋取出笔和纸,认真记录下来。

  秦部长想起什么,提醒他,“你去发热门诊看病之前,先去六院学习参考一下,那边用大锅汤分药,治病省时省力。”看書溂

  郑原会提意,“好,我马上就去。”

  之前沈之微在六院救治了一个病危产妇,而且取消了输液治发热,这事在业内广为传播。

  所以他有必要去取经。

  从人民医院出来,秦部长又带着下属们走访了五家医院,基本情况都一样。

  更见到了一些病人因为输液导致静脉血管凸起、红肿的情况,也看到了不少病人即使输液也高热不退,病情加重。

  诸位干部总算对沈之微早上开会的提议心服口服。

  对几家大医院巡视提出整改后,天已大黑。

  沈之微开车回来,在家门口看到停着一辆崭新的吉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