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加入历史聊天群,古人们心态全崩>第51章 政令渐显,遮羞布消
  康熙慌得一批,然而赵司的话依旧显了出来。

  “因为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人数极少!”

  “对于拥有亿万人数基础的汉人来讲,他们打心底里是害怕的!”

  “在立国之前,其先祖便屡犯东北,并在那边烧杀劫掳,留下了罄竹难书的罪状。”

  “二者之间矛盾非常激烈,以至于立国之后,汉人志士的反抗运动从未停止!”

  “他们在希望汉人安稳的同时,又极其的看不起汉人!”

  “他们自认高人一等,于是他们圈地,尽行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说好的荒地,可实际上都是有主的良田沃土!”

  “禁止和汉人通婚,分地而居,他们认为这样就不会提高汉人的社会地位。”

  “逃人法更成为其肆意掠夺人口的专项保护!”

  “……”

  “在此期间,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性,一系列的举措应运而生!”

  “削发易服!”

  “文字狱!”

  “三十三两!”

  “迁海令!”

  “等等等等……”

  谈及此处,赵司有些哽咽,就连打字的手都有些颤抖。

  他之前是不知道这些的,也正因为以往的不知,在了解之后的才会给他造成如此巨大的冲击!

  尽管这是历史,这是已经过去的事,但事实的真相往往便是如此,触动人心。

  对于赵司所言,帝王无不惊疑。

  肆虐东北,那不是北方的那群人经常做的事吗?

  他们对于那群人的做派可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听赵司的意思,这是入关建立政权了?

  赵司刚才已经说了,彼时有一场持续多年的天灾,百姓的生活必然已经苦不堪言,现在还要额外承受一份如此高强度压迫?

  至于赵司所说的文字狱,他们有些不明觉厉。

  各朝各代,为了维护统治,皇室都或多或少的干过类似的事情。

  更有甚者,直接让当世的文人颂扬自己,于此同时,还将不利于自己统治的,揭露事实真相的资料文献悉数毁灭。

  至于其他乱七八糟的政策,各朝各代的新皇登基之后也会有。

  可说一千道一万,在他们心中,就算是换了皇帝,出台了许许多多的新政,那也不能成为人口骤降的理由!

  嬴政:

  “能做帝王,那定然不是常人,也肯定知晓百姓的重要!”

  “颁发这么多的政令,莫不是为了遏制百姓人口的降低?”

  随着赵司的话接连出口,康熙彻底的瘫了!

  因为他们这么做,可绝对不是嬴政想的那样。

  赵司:“政哥说的对,能当帝王的,的确不是常人!”

  “别的人不说,我就说在群里出现过的康熙吧!”

  “在你们看来,身位帝王必然深谙帝王心术,康熙自然也一样。”

  “但在知晓这些道理的同时,他还对其所处时代的最顶级的技术有着深刻的了解。”

  “他了解科学技术的程度,甚至比我这个后世人都还了解的透彻!”

  “单说我给你们发的地图,你们肯定震惊到发懵了吧!可康熙他早就知道了!”

  “不止如此,人家还懂地理,懂几何,懂线性代数……”

  “为了了解解剖人家还专门解剖过动物,甚至康熙宫里还摆放着一台蒸汽机的有效模型。”

  “何谓有效模型,那就是和真的一模一样,能够动的。”

  说到这里,赵司又想起了当代的某些穿越到清朝的神剧。

  主角运用现代知识如何震惊震惊那些皇帝王爷,扯犊子也不是这么扯的啊!

  你要是跑去给人家讲地球,人家反手给你一个世界地图;讲数学,人家转头给你来个线性几何;讲烧水为何可以推动锅盖,人家蒸汽机都烂熟于心了……

  对于群里的绝大多数帝王来说,赵司的话简直就是天书。

  什么数学,什么线性几何,这特么都是什么玩意儿!

  虽然不懂,但有一点他们是知道的,那就是这些肯定都是很牛的东西。

  既然这些东西很牛,而且帝王都已经熟练掌握,那要是运用到国家的建设中,这将会提升多少的国力,这个国家又将会是多么的强大!

  只是,实际情况和他们预料的似乎有些不一样。

  赵司:“不过,这一点政哥你就错了!”

  “这些政令的颁布并不是为了遏制人口的降低,恰恰相反,这一些列的政令之一,或许才是人口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先说削发易服,在清之前,汉人多束发,而且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深入人心!”

  “《东华录》记载:清廷于军事甫定即下令剃发,以图沦亡汉族之衣冠,违令者以军法从事,虽衍圣公亦须尊行。”

  “言下之意可用一句话概括,剃发严旨,违者无赦,斩立决!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严旨和传统思维的冲击,造成的结果,那就是极其强烈的反抗!”

  “激烈的反抗,引来的就是残酷的镇压!”

  “扬州,嘉定,南昌、广州、大同、金华,四川……江山赤血,白骨席地……”

  “有诗曰:死者无头生被掳,有头还与无头伍,血泚焦土掩美女,孤孩尚探娘怀乳!”

  帝王们虽然怔怖不已。

  但他们都想到了一个让他们恐惧不已的结论。

  这难道,就是原因?

  来不及提问,赵司的话接连显现。

  “我们再说回其统治者掌握的技术问题!”

  “你们是不是在想,为什么既然皇帝都那么懂,为何还会那么落后!”

  “说白了,还是防汉!”

  “这些东西要是普及了,那一定会对统治阶级造成巨大的冲击。”

  “换言之,就是皇位不稳,这下你们懂了吧!”

  “为了维护统治,清政府销毁了当时所有的先进的文献,包括科技,农学,工业,文艺……”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谕,明季野史“必有抵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兴销毁”。四十一年兵部报天下焚书二十四次,焚书数量达一万三千八百六十二部,诸多古籍,付之一炬!”

  “一万三千八百六十二部,这么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这又是多少前人心血的总结,就这样随着一把把的烈火消失了!”

  “不对,也不是消失了,其中精华的部分,都被皇室收集了起来,然后只有他们才能看。”

  “至于其他人,根本就没有资格。”

  “用他们的话来讲,那就是他们知道就好,百姓,还是笨点的好!”

  这就是后世帝王?

  笨点好?

  “哈哈哈!”

  嬴政都被气笑了,可笑着笑着,嬴政的眼睛就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