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耽美小说>两盏江湖【完结番外】>第177章 175. 来不来找我

  同一片夜色之中的皇宫内院,丞相曹汝成捋着花白的胡须,一脸深思。

  他的对面,皇帝谢烨弘正拿着把小花剪,对一方盆景仔细地摆弄。

  皇帝一边调整盆景里的枝桠,一边对曹汝成笑笑,仿佛和忘年交的老先生随意聊天:“曹卿有什么话便说,不用等着。”

  曹汝成禀道:“皇上,芮雅公主被劫一案,表面看甚为清晰。可消息由何泄出、维摩宗怎会恰好经过、岩祝劫公主的动机,都甚为复杂。只一个月,微臣不知平安治能否彻查完毕。”

  皇帝斜过凤眼,从眼角瞥着曹汝成:“萧卿是曹丞相的门生。朕也是从小便跟着曹先生读书的学生。先生只为萧卿说情,却一点都不担心朕。”

  曹汝成站起了身:“皇上,臣不敢!臣只是担心歹人作乱。

  “那维摩宗的温旻是个不世出的少年小英豪,值得圣上礼贤下士。但他年纪小小,已然如此厉害。维摩宗潭水之深,足可窥见。

  “相反,无论是三十二路匪帮还是那远在边陲的明月山庄,表面上虽然桀骜难驯,实则屡屡协助平安治度过难关。”

  皇帝托着一株枝桠,来回地端详。

  笑笑地说:“曹卿放心——朕虽在宫墙之中长大,也知道江湖中人爱闹事。打打杀杀、不服管教。‘侠者,以武犯禁’么。”

  他看了看曹汝成,又道:“他们打一打,斗一斗,只要无伤国家社稷,又有什么关系?”

  说着,指住盆景一桠:“你看,这一枝最是不驯,长得如此之长。那一支,又歪歪斜斜,与这一盆极为不搭。

  “但是,只要它们懂事,知道一旦长得歪了、长了,便来找朕这花匠剪一剪,修一修。朕这柄花剪,便也不介意为他们多挥上两下。”

  皇帝说罢,对着最长的几根枝桠,用剪一钳,便轻轻松松剪齐了。

  “趁朕的花剪还剪得动的时候,这里剪一下,那里稍微修一修——曹卿来看,它便又是一盆可爱的、完整的盆景了,对不对?”

  &&&

  金不戮再也不用住金兰会馆了,而是随萧梧岐回府住。

  从鹿皑苑回来后,他们拉着萧兰卿,长谈了一夜。第二日又起了个大早,在早饭桌上,继续商量如何找寻岩祝被诬的证据。

  说来说去,不论用什么方法,都绕不开岩祝进京自证清白这一步。

  维摩宗亲历此事的温旻已在御前占得先机。若岩祝压根不出现,不论是否清白,单藐视天威一条,就够治一箩筐的罪。

  皇帝纵容匪帮在侧,已是奇迹。指望他容忍一个藐视自己的嫌疑悍匪好端端留着,实在是妄想。

  但金不戮直觉,岩祝进京并不是什么好事。

  他愁道:“岩祝大当家性格高傲,要他跪在御前直陈自己是被冤枉的。我只怕他宁可……宁可做下更大错事。”

  萧兰卿对岩祝的脾气也十分了解,深知金不戮此言非虚。愁得早饭也吃不下。

  萧梧岐则比较镇定:“另一想,此事也甚简单。圣上宽宏大量,并不是要真的治哪位江湖英豪的罪。”

  芮雅公主一行并未遭受太多实际损失。皇帝便只是要在番邦面前找回威仪,不存在偿命追赃等复杂后事。

  彻查出“真凶”之后,岩祝再说两句软话,来一个四海臣服的局面。这事也不是不可解。

  想想温旻何以得如此青眼?

  不就是因为一向不肯臣服的维摩宗派来这么个乖巧机灵的美少年,又跪又拜,还献了一盆“万国来朝”么。

  &&&

  金不戮来邺京,还没见到师父呢。又找不到机会问。

  今天时机正好,他赶紧问:“听闻萧大人有位幕僚仇先生,智勇双全,曾以一己之力平定三升道匪患。不知仇先生对此事有何高见?”

  萧兰卿欲言又止,看看大哥。

  萧梧岐坦诚道:“仇先生去天山了。”

  金不戮惊讶万分:“天山?仇先生去那里做什么?”

  萧梧岐道:“仇先生是去天山万品楼。”

  经过春日金家堡一战、三升道被灭等事,仇先生手头可与维摩宗抗衡的直属力量几乎尽灭。

  纵然重新招揽大批平安治军,终不如之前虎伯、阿鹰和渔舟方黠在侧。

  放眼江湖,愿意公然同魔宗撕破脸、又成了大气候的,可能只剩下万品楼了。

  维摩宗一直藏匿苏梨和窦胡,早与万品楼结怨。

  万品楼已联合明月山庄搞了无数次事,又比明月山庄重利。如今平安治找他们合作,极有成功的可能。

  仇先生曾对萧梧岐道:“平安治招贤无远弗届。如今中原武林被魔宗祸害,无人敢出头扛事。我们从天山多找一个朋友,便多一份力量。”

  萧梧岐便对金不戮转述了这话。

  金不戮明白师父用意,十分担心,却无法多言。

  只能回:“仇先生劳苦功高,此番定然马到功成。”

  萧梧岐和萧兰卿一脸信任,纷纷点头言是。

  金不戮趁势问:“金家堡春日一战中有许多孤山余孽,想必也早被仇先生料理干净了。”

  萧兰卿狠狠诅咒了虎伯吕剑吾一顿,却说不知对方下落。

  又说:“听说最近还出了个什么‘鬼面小顾白’。这帮人简直是虫豸一般,杀都杀不完。他们和魔宗有仇便有仇,牵扯无辜做什么?!要不是芮雅公主一事牵扯精力,我们定然要彻查不懈!”

  金不戮突然被这么一通骂,内心如被人戳了几刀,闷闷地发痛。

  他默默觉得萧兰卿所言一字不差,连反驳的都没法反驳。一时间对虎伯担忧又气恼,另一时间又内心愧疚。再也没心思多问了。

  萧梧岐觉得弟弟过于言多失态,眼神制止。三人便又重新将精神集中到解决岩祝一事上。

  一番商讨,最终决定:由萧兰卿以朋友身份劝说岩祝,叫他来邺京说句软话。“白丁少侠”护送。

  至于谁是劫持公主一案的“真凶”,自然会有大把时间来查证。

  金不戮深感此事复杂,并不想让岩祝和朝廷的人混在一起。

  但万事也要见到岩祝再做打算,便立刻起身,准备去收拾东西。

  却听门外传话:温旻少侠来了。

  &&&

  金不戮自温旻上次那么一闹,十分怕见他。担心被看破了什么。

  可又不能不陪着萧梧岐去见他。

  远远地,便见温旻坐在花厅。换上了霜白衣裳,神情姿态安静从容,如惊涛骇浪之上的一抹月辉。

  他远远地见到萧梧岐一行,立刻迎出花厅。言辞举止妥当,礼数周到妥帖,颇有大家公子风范,毫无江湖草莽之气。

  双方落座,温旻开门见山:“草民此行前来,是听说江湖中流传着一种无稽之谈——说芮雅公主被劫,乃我宗自说自话。”

  金不戮大惊。

  萧梧岐也内心震动:难怪兰卿每次提起这孩子便咬牙切齿。

  他一上来便提了这个由头,连个问话的机会都不给人留。咄咄逼人,脸上却笑盈盈的。小小年纪便好生厉害。

  温旻诚恳道:“草民深信大人明察秋毫,断不会相信那无稽谣言。但当夜激战惨烈,草民尚记忆犹新,每每想起不由心惊。深知敌人一定极为难缠。我宗下不才,既然亲历了此事,定无中途而返的道理。愿倾全力协助大人,一举将岩祝擒拿。”

  萧梧岐稳稳笑道:“维摩宗名满江湖,能得温少侠这样一句应承,梧岐深感荣幸。但此事尚疑点重重,需严查严证。如此便将岩祝说成罪犯,恐有不妥。”

  “哦?大人认为,谁是真凶?”

  “温少侠以为呢?”

  温旻笑笑地望着萧梧岐:“草民一个小孩子,听到有闲话就跑过来了,心里实在没什么主意。久闻大人座下有一位仇先生,智计万端,一定别有高见。”

  萧梧岐听得奇怪:今天什么日子,人人都在问仇先生。

  白丁少侠问仇先生,正值商议之时,乃人之常情。

  温旻是维摩宗的弟子,意在为难平安治。为何也问仇先生?

  他专门赶来,就是冲这事来的?

  又一忖:仇先生果然是良才,维摩宗一定是忌惮于他。

  便道:“仇先生也觉得此事可疑。”

  “果然。”温旻说了这样一句,便不再说了。

  而后深深看住萧梧岐,露出一个远超年龄的笑。

  那笑意深而冰冷,似在暗处蹲守猎物多日的小兽,又似乎盯住了老鼠的小蛇,更似藏在冰潭之底的千年潜蛟。

  看得萧梧岐心中一凛。

  &&&

  这也只一瞬。温旻马上又换回天真无邪的笑颜,补了两句简易遥的态度。

  话未说完,觉得有两道目光直愣愣盯着自己。向旁边一看,“白丁”晶亮的眼睛闪着些惊骇的光,似乎被吓到了。

  温旻瞧见那目光,心头便有些发软。

  他柔下声音:“白兄?明天我游街,然后宴请各位大人。萧大人同你会来么?”

  说罢,呈上了四份请柬。分别给萧梧岐、仇先生、萧兰卿,竟然还真有“白丁”的。

  给萧梧岐的请柬,由素面暗花的硬皮绸缎壳子包着。打开后是一方巴掌大小的金边豆绿小竹简。颇具京城文官中流行的素雅讲究之风。

  递给萧兰卿的请柬,封面套子是嵌着玳瑁螺纹的薄片梨花木。暗含香气,如意远山花纹各异,颇适合公子哥儿把玩。

  给金不戮的,则是一方素面薄铜小套子,暗纹雕着威武的狮子玩绣球,适合“白丁”平安治勇士的武人身份。

  给仇先生的,则是送长辈文人常用的长寿万福纹样式。

  请柬字迹大小适中,圆润流畅,却暗含筋骨,一看便是温旻亲笔书写。

  金不戮望着请柬,暗暗想:

  就是这样一方请柬,小旻也做得这么细致,连每个人的特点和喜好都想得如此周到。

  不由抬头一望。正好撞上温旻望来的目光。

  温旻追着问:“白兄明日来不来找我?”

  金不戮哪敢和他同一张桌子吃饭。躲在白丁面具后,垂下眸子:“我明天还有事。”

  温旻笑笑:“知道你忙着办案呢。只来吃个饭,不碍事的。”

  又补了句:“要是耽搁了什么,告诉我便是。我帮你赶回来。”

  这样一说,又是原先那个笑盈盈的小旻了。

  金不戮再没别的办法了,求助似的望向萧梧岐。

  萧梧岐哪知他心中虚而翻覆。只将“白丁少侠”当成了救难的神仙,托付道:

  “我与仇先生都有公务在身,便由白丁和卿儿同去赴宴,拜贺温少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