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耽美小说>两盏江湖【完结番外】>第172章 170. 这位少侠相貌平平

  影竺国公主被救出的当晚,温旻便亲手写了消息报与大宗主知晓,交由壬字堂的探子送去小五台山。

  温旻与金不戮深夜谈及影竺国公主美不美的时候,简易遥已将密信拿到了手。

  其时薄一雅在侧,也看过了字条。笑道:“旻儿办事越来越牢靠了。他一旦进京通报了此事,定能逼出那平安治仇先生。”

  简易遥问:“怎么逼出。”

  薄一雅回:“岩祝劫持了公主,乃是影响邦交的大事,绝无可能如三升道一般简单平息。

  “只要在朝中稍微用些巧劲,这件事定然落在平安治头上。到时候,平安治便要亲手摆平岩祝以及爨氏。以萧梧岐的性格,断然不会联合江湖群豪剿灭三十二路匪帮。只能另想办法。”

  薄一雅巧妙地停了停,望了望宗主。

  简易遥半闭着眼睛,并无不满。

  薄一雅便接着说:“旻儿此行,已亮明了身份。萧梧栖知道此事乃我宗出手,却没有证据上报皇帝,只能来求我们罢手。届时,要他交出仇先生表示诚意便可。”

  简易遥问:“万一爨氏和岩祝也学三升道的渔舟道长,给仇先生送人头呢。”

  薄一雅笑了:“爨氏与三十二路匪帮向来不同朝廷合作。若无我宗出手,仇先生这次万无可能躲过。”

  简易遥见薄一雅对自己的安排已完全领会,便靠回了属于宗主的高大座椅之内:“那‘鬼面小顾白’,可有新消息。”

  薄一雅回:“尚无法确认他是否乃仇先生所扮——仇先生之前在金家堡养伤,伤好之后便回了邺京。最近突然销声匿,无法查到踪迹。这段时间,鬼面小顾白却冒了出来。有可能乃仇先生假扮。可根据探报来看,身姿却又不像。”

  简易遥缓缓闭上眼睛,思考了片刻。复又睁开。

  薄一雅见他面色平静,试探道:“右护法的消息,属下也会一并注意。”

  简易遥倏地将眸子转向他,深深一看。似有满意,又似不悦。最后只是点点头,道:“一雅兄去歇着吧。”

  薄一雅领命退下。

  宗主当然不会明说。可他却很清楚:不管是顾白本人,还是小顾白。既然和顾白相关的人物已经出现,离右护法出现,也就不远了。

  宗主关心孤山派。

  当然,更关心右护法沈知行。

  &&&

  孤山派“鬼面小顾白”的出现,在江湖中引起轩然大波。为江湖儿女的茶余饭后新增了不少谈资。

  维摩宗密切追查。明月山庄和三十二路匪帮也穷追不舍。比着赛着看谁先找到如此关键之人。

  这些传闻,正在北上邺京的金不戮全部听进了耳朵。

  有了之前几次的教训,又背了这么个名头。他十分清楚:再不能只戴着一张马头明王的面具,便招摇过市。

  &&&

  金不戮得师父教过一次易容的方法,却没怎么练习过。

  事到近前,临时抱佛脚。凭着印象,一边北行,一边准备属于自己的易容头套。

  去药铺抓了几副药,从药材里挑出了阿胶、蜂蜜、松柏油等粘合强且不怎么怕水的几味。

  又分别买了薄羊皮、一把头发和做女红用的针线。

  刻好了木头模子,将材料熬好了铺在模子上定型,绣头发缝扣子……

  白日赶路,夜间做头套,终于在路程一半时,将易容头套做好。

  戴上,对着水面一照——

  倒影里的脸,足够平和低调。不仅符合易容的目的,还极赋异禀。

  湖水映衬下,一脸翠绿,映衬着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

  嘴唇薄得像个负心汉,招风耳好像看热闹不嫌事大。

  若说这位小哥“相貌平平”,都有些客气了。

  时日无多,没有功夫再调整改善。

  金不戮戴上刚出炉的大小眼头套,小心翼翼到镇子中去,看看沿途行人们的反应。

  镇里嫌他丑的好像不多,但躲着走得不少。

  有些人走出一段路程,还偷偷回看一眼。

  金不戮不明就里,凑到卖铜镜的小摊前一照。

  嚯,好生惨白一张脸。若不是他行动还算自如,真会被以为从棺材里新鲜爬出的。

  他赶紧买下这把小小照妖镜。又去胭脂水粉店买东西来粉饰。

  无奈对这类女儿之物实在不懂,又不敢多打听,怕被当成猥琐流氓。只好装作驾轻就熟,选了些貌似可增添血色的,每样都买了点。

  回到树林,小心选了其中香味不太夸张的。对着镜子,涂在唇上、腮边、耳垂和眼角。

  可金不戮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对描眉画眼并无久功。一不小心涂成了纸扎娃娃。

  这回不是死人了。是死人的陪葬。

  只能洗掉冲来。

  反复好几回之后,金不戮终于学会了淡淡扫一层薄胭脂,又点个粉嫩的唇色。

  苍白的脸上有那么一丝丝活人气儿了。就此掌握了一项新的谋生技艺。

  他便顶着这样一张相貌平平、涂脂抹粉的脸,进入了小旻口中“贵气而精致”的邺京。

  &&&

  邺京之阔大繁华,与温旻形容得一模一样。

  金不戮一进城,便想起小旻娓娓道来的语调。人流汹涌之下,突然觉得有些孤单。

  想着:若和小旻一起来,便不是这样了。

  小旻……一路上都会逗着我笑的。

  &&&

  京城之中,非富即贵,越接近城中心越是如此。

  金不戮一个年轻人,风尘仆仆,还顶着其貌不扬的易容头套,连正常的嗓音也不敢亮出。问路时,没少遭冷视白眼。

  问了一大圈,才有一位打扫街面的老大爷,告知他平安治府衙座落何处。

  平安治府衙乃平安治卿萧梧岐和三位平安治少卿办公的所在。

  因为萧梧岐白日在此办公,仇先生理应也在此。

  金不戮想着先找师父,直接告诉他近日发生的大事。便来到府衙后墙,翻身而入。

  偌大平安治衙门,庭院深深,找寻半晌一无所获。

  他便转而去找当差的大人们。

  平安治卿萧梧岐不知在何处,找了一圈不见人影。

  平安治少卿多由江湖中人担任,是个闲职,平时点卯就走,只装装样子。金不戮到来时,更是一个也不在府衙了。

  &&&

  府衙内,守卫不断巡逻。眼看深探不易,金不戮只能退出,另寻他法。

  他回到邺京郊外,将马头明王面具、夜行黑衣、玉尘剑等都包在油纸里,藏在一棵大槐树的树洞里。

  而后换上了一身绫罗材质的好衣裳,再次回到平安治府衙门外。向差人禀告,说有急事求见萧大人和仇先生。

  看门差人将这高高瘦瘦的年轻人一看:衣着尚可,但其貌真的不扬。多看一眼实在都是罪过,好像有意冒犯这丑小子似的。

  便问:“阁下何方英雄?”

  金不戮拱手:“在下白丁,来自蜀中。有要事禀报萧大人和仇先生。”

  差人从未听过蜀中有一号姓白的人物。见“白丁”也不肯说自己师承门派,十分谨慎地打量着他。

  金不戮道:“此事关乎平安治安危,绝非在下妄言。请务必通报萧大人和仇先生。”

  差人听他所言甚为严重,再三思量,还是选择进去禀报。

  不多时出来回话:“萧大人和仇先生不在。萧二公子在小厅相候。”

  &&&

  金不戮被带进府衙内的一间小偏厅。喝了会儿茶,便见萧兰卿独自进来了。

  萧兰卿与“白丁”少侠寒暄了几句,十分客套,却有种说不出的冷。眼神透着点儿飘。

  金不戮也顾不得那许多。将影竺国公主一事转为“可靠消息”说了。

  原以为萧兰卿会大惊失色,至少也要多问上一问。

  不料他一脸疑虑,像听一个玄幻的故事。听闻影竺国公主被劫,还险些被杀,露出了滑天下之大稽的神情。

  “白少侠说,影竺国公主险遭杀害。还是维摩宗的人救的?”

  萧兰卿再三确认。似乎做了极大努力,才没有笑出来。

  金不戮解释:“不是。不是维摩宗救了公主,而是维摩宗假意营救——此事乃维摩宗全程策划,为的是借三十二路英豪和明月山庄蒙难,向平安治施压。”

  他特意说重了“假意”两字,想让萧兰卿明白此事之复杂危险。

  萧兰卿忖了一忖:“感谢白少侠仗义相告。但,少侠可知,护送公主的南海守军副都统祁山影,归兵部主管。他和我平安治没有任何关系——即是说,若真出了这档子事,少侠应去兵部告知裴大人。”

  说罢,向下人低声吩咐了两句。不多时便有水烟端出——他还吸上了。

  一番吞云吐雾,靠在椅子里,慵懒中带着点纨绔神色。

  金不戮见萧兰卿对危险如此迟钝,真有心以掌剑师兄的身份好好教训一顿:师父教兰卿哥已有五六年光景了,怎的他连个皮毛都没学会?

  但同时也宽了心:既然兰卿哥还不知此事,说明小旻的人还没将事情闹大。

  这一路带着伤走得不快,竟然还能赶在维摩宗之前,实属万幸。

  便又谆谆道:“兵部裴则曦依附谢邕。维摩宗行此事断然不可能对兵部不利。

  “现在推想,维摩宗只能有一个目的,便是将此事扣在平安治头上。不是说平安治对江湖力量管辖不力,便是要平安治剿灭三十二路英豪,甚至波及明月山庄。”

  萧兰卿一听会波及明月山庄,提起了精神。

  将信将疑地说:“多谢白少侠相告,我会告知家兄的。”

  金不戮还定定地等后半句。萧兰卿却已经没有其他的话了。捧着水烟筒吞云吐雾,仿佛等着客人告辞。

  金不戮过了一会儿,才明白他已经不想多聊了,差点没气晕过去。

  压着怒道:“萧二公子请去忙吧,不用多耗神在小人身上。在下在此候着萧大人便可。”

  萧兰卿十分震惊,似乎没做好让客人长候小厅的准备:“白少侠要不然……留张名帖吧。若家兄有请,我差人去客栈通报便是。”

  金不戮刚一到邺京便急着来这里,哪有下榻之处。报上城外三里的老槐树洞还差不多。

  当下回他:“在下还没有找客栈。”

  萧兰卿眨眨眼,神情忽然变了,带着点“原来如此”的意思。

  轻轻一笑,对下人道:“为白少侠在‘金兰会馆’安排一间客房。”

  &&&

  金兰会馆乃平安治设立的一座驿馆,也算是客栈。招待过往江湖豪杰,管吃管住。

  平安治建立之初,这驿馆本是招揽江湖英豪用的,所有人都可来住。

  后来,平安治名声愈响亮,来住的三教九流也愈来越多,会馆房间便紧张起来。

  久而久之,有了个不成文的规矩:经过平安治判定的高人,方得入住。

  因此,不少江湖浑子使出浑身解数来献策献计,表示自己颇有资格一住。

  萧兰卿对这类江湖把戏向来看不起。自结交了爨莫扬这种不世出的少年英豪之后,更见不得骗吃骗喝的了。若非萧梧岐叮嘱“人不可貌相,鸡鸣狗盗之辈亦有大展身手之时”,他早想劝大哥把会馆关了。

  今见,这位蜀中白丁一通胡扯,最后落脚还是“没有客栈住”。萧兰卿顿时认为自己明白了——这白丁原来是个骗住的!

  马上给他安排了住处便送客离开。完全没发现“白丁少侠”那大小不一的双目中,透着十足怒火,非常有踢人屁股的意思。

  &&&

  今夜,萧梧岐从宫里回来得极晚。

  仍旧先去府衙了结紧急公务,再将大批未处理公文带回府中。

  忙碌完,已经是深夜了。

  临睡前,他叫弟弟前来,问府衙白日有无大事。

  他待弟弟一如既往地严格,每日未曾问话便不准萧兰卿去睡觉。经常是两兄弟见面时,萧梧岐疲惫不堪,萧兰卿熬得眼睛都红了。

  今日尤其之晚。

  萧兰卿正在偷偷假寐,临时被提起来,头脑还不是很清楚。

  和萧梧岐对答了几句,才想起关心:“大哥又忙得这么晚。仇先生不在,无人替大哥分忧。真是太过辛苦。”

  萧梧岐叹口气:“只怕今年连新年也要过不安生了。”

  萧兰卿不明白:“大哥何来此说?”

  萧梧岐盯着案头的笔,考虑如何对弟弟开口。

  最终,决定坦诚直言:“影竺国公主前来游学,途径清江郡时被劫了。护送队伍几近全军覆没,公主险些遭辱。后被江湖高人所救才得保全——兰卿你猜,劫人的是谁,救人的又是谁?”

  萧兰卿听闻“影竺国公主”“被劫”几个字,已如五雷轰顶。听闻大哥后面的两个问题,迷迷糊糊的脑袋全醒了。

  大哥所言,和白丁所说竟然完全重合。

  他甚至没勇气猜一猜,劫持影竺国公主的是不是岩祝。

  更没勇气问,最后救人的是不是维摩宗的人。

  与此同时,门外禀报,有急信送上。

  萧梧岐自从掌管平安治开始,便设立了急信制度。只要是急信到来,无论何时,必须接信。即便收信人在熟睡中也不例外。

  萧府之上,常年收急信的有三人:萧梧岐、仇先生和萧兰卿。

  这封信寄给萧兰卿。

  来自云南南宁州明月山庄。

  爨莫扬。

  一笔狂草。内容十分客套,问话却惊心动魄:

  听闻魔宗假意借明月山庄和三十二路英豪之过对平安治不利。此事甚急,兰卿可知?

  萧梧岐初说影竺国公主被劫案时,已见弟弟神色有异。

  如今见他拆了密信后六神无主,便问:“怎么了?”

  萧兰卿抬起头,眼里全是惊和悔:“今天,今天下午,来了个叫白丁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