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仙侠武侠>穿越神雕末期,从偶遇郭大侠开始>第157章 山雨欲来
  第四天清晨,郭破虏终于醒了过来,不再发烧,身上的伤口也结了痂。他看了看四周,奸细被胡乱绑在柱子上,歪着头流着口涎呼呼大睡。

  张玠蜷在自己身旁,也睡得正香,眼角还挂着一颗晶莹的泪珠。郭破虏怜爱地替他拭去眼角的泪水,想到自己的一番“洗脑”让这位锦衣玉食的少年叛国离家,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或许是逆天而行的道路,不禁十分愧疚。

  此时,张玠也已醒来,看到先生似乎已经康复,也是喜极而泣:“先生,你终于好了,呜……呜,你若死了,玠儿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啊!”

  郭破虏摸摸他的头,温声说道:“玠儿是堂堂男子汉,别哭了,这里离上都不远,又耽搁了好几天,并不安全,我们还是及早上路吧。”

  张玠收起眼泪,点了点头,两人略微收拾,又把奸细点了穴道,上马继续赶路。

  由于缚着一个大活人,他们一路上不敢进城。没有地图,只能边走边问,尽量挑荒僻的道路走。

  与此同时,刘整的汉军与阿里海牙的蒙古军已经在樊城以北完成了会师。城头上郭黄夫妇、欧阳潇潇和吕文焕远远望着黑压压的蒙古大军,每个人都面色凝重。看書喇

  欧阳心里都明白,这一次与以往任何一次城战都截然不同,蒙古人是想毕其功于一役拿下大宋门户襄阳。自己虽然改变了部分的历史,但一直想拖延发生的襄阳之战终究还是来了。

  接到郭破虏的密报,他仍然感到猝不及防。“铁血军”2500人的编制,还只有1000余条枪。实在是钢铁产能太低,枪支制作工艺也太过复杂,无法实现量产。弹药还算充足,储备的无烟火药米涅弹就算每日开战也足够支用大半年,硅藻泥炸药以及制成的手雷、地雷加起来也至少上千斤。

  此时的襄阳城周长十里,均经过水泥硬化,坚固无比,护城河平均宽度也达到了180米,驻军两万,真正算得上兵精、城坚、池深。

  但谁也不知道这场战役会持续多久,为了安全江边的水车都已拆下,连带的是纺纱厂、织布厂、水泥厂全部停产。襄阳城经过数年的初步工业化,已经形成了不小的产业工人群体,城中已有十几万户人家。战事一开,如何安置这些失业的产业工人也将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围城之后,商业必然停滞,“襄阳制造”也将失去了“造钱机器”的功能。焦头烂额的吕文焕这些日子以来几乎每天都派出信使,目的只有一个,钱、钱、钱,不断地向吕文德要钱。

  一江之隔的樊城由原来住手襄阳的武将牛富统兵,两城也迅速聚集民力抢修了一条浮桥,连通襄樊,真正做到互为犄角。

  但刘整对襄阳的地形也是了如指掌:西边万山临江而立、绝壁对峙,与西南的望楚山、龟山、岘山、虎头山等构成大片的山地,加上北面的汉江,把襄阳城北西南三个方向全面护卫起来。而东南面的鹿门山榷场的堡垒早已修好,蒙古人下的这步暗棋使得他有了合围襄阳的资本。

  接下来的日子,蒙军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发动攻城,而是有条不紊地修起了一座座城寨、一个个据点。

  此前欧阳屡次建议不要龟缩城内,让自己的“铁血军”驻守西南诸山,利用机动性强、攻击力高的特点,展开游击战来破坏蒙古人的合围。但吕文焕一来舍不得轻易动用这拿银子砸出来的宝贝疙瘩――“铁血军”,二来他更担心这样的一支军队脱离了自己的掌控而成为欧阳的私兵,无论如何也坚决不允。

  但一个多月以来,两军未曾一战,蒙古人却渐渐形成了合围,他也感到形势不妙,决定主动出击。但这一次,他依然舍不得动用“铁血军”,而是派了自己亲信的骑兵队攻击沿山正在修建的诸寨,以图破坏蒙古人的合围计划。

  但熟悉宋军战法的刘整岂能没有防备,由阿术率领的蒙古轻骑早就埋伏在山脚请君入瓮。这一战,2000宋骑几乎全军覆没,2万守军一下子就损失了几乎十分之一,还都是精锐,吕文焕痛悔不已。

  恐慌的情绪开始在城内蔓延,很多人都认为这次襄阳城怕是守不住了,城内的奸细也开始传播流言。一时间,宋朝要放弃襄阳甚至吕文焕要举城投降的消息都喧嚣至上。

  听到这些消息,欧阳再也坐不住了,又一次向吕文焕请战。吕文焕也深知,现在的局势宋军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而要主动出击取得胜利,就只有动用这宝贝疙瘩“铁血军”了。此时,刘整送来的劝降信恰好也送到了吕文焕手上。

  刘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痛斥南宋朝廷昏庸,众将只求自保、各自为战。如今襄阳已成孤城,本来源源不断的赋税之地变成了吞噬金钱的机器,长此以往定有奸臣进谗言,说你吕文焕养寇自重。接着大赞蒙古大汗忽必烈为一代雄主,有容人之量。最后隐晦地表达出蒙古军的传统,若是坚守必然遭到屠城,早日投降才可保住百姓免遭涂炭。

  这是蒙古军惯用的伎俩,蒙古西征攻城无数,其实很多是守将投降。蒙古屠城的名声实在太响,遇到抵抗越猛烈,屠杀就越血腥。百姓恐惧,守将往往也可以以爱民为借口掩饰自己的怯懦。

  这信虽然句句在理,但吕氏一族起于微末,对皇帝感恩戴德,无论吕文焕还是吕文德,对大宋还是非常忠诚的。看到这信,吕文焕大怒,几下扯了个粉碎,就要叫军士斩来使立威。

  欧阳心念一动,赶紧拦住他,如此这般了一番,吕文焕连称妙计。

  两人计议已毕,欧阳回到军营开始了备战。他知道,这一仗许胜不许败,如果败了,全军的士气将降到冰点,甚至可能会不攻自破。而自己要做的,不仅是要胜,而且要完胜。尽量保证以极少的伤亡获得最大的胜利,因为自己手下的兵每一个都是襄阳的希望、大宋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