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服设组几人开了一个会。

  仓桥当时只知道这个研究所在研究一款可以降解和循环利用的面料,却并不知道背后的细节。

  此刻知道真相之后,难免很失望。

  而其他面料,又很难寻求到真正符合环保意义的面料。

  即便是纯天然的棉麻面料,在种植与生产过程中依然难以避免产生相应的污染。

  农药,化肥以及生产中的印染……

  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污染的环节。

  几个人讨论了很久,意见很不一致,可时间却已经不多了。

  据说这次展会的策展师已经到了澳洲,这两天就要布置会场,一些作品也要陆续进场了。

  后面几天大家在多次讨论和考校后,最终决定放弃原来的方案。

  进而连着赶出来几套新的方案,并最终选择了其中两套。

  他们做出了两件作品,交给主办方,由主办方来决定用哪一件参展。

  一件是用世界上正濒临灭亡的动植物图案设计的披风。

  披风所用的布料十分多,风鼓起来犹如一面鲜明的旗帜。

  但上面张扬的是面临着灭绝困境的各类动植物,种类之多,让人触目惊心。

  第二件是一套草编裙装,由真人模特穿上进行展览。

  模特通过妆容与举止表达出一位母亲的处境。

  她自上而下,从青葱的充满生命力的蓬勃绿意,一点点转变成黄,灰,到脚踝处已是泥沙俱下,满目疮痍。

  让人看了很是心痛难过,而主办方最终选择了这一件。

  无论是汪荣,仓桥还是Berg,无论他们的地位在时尚圈多么无可取代,但这短短十几天的合作期里,他们每一个都很温和,有责任心,不自大,能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并愿意为一些很美好的事情,付出努力,分文不取。

  虽然在工作上有过分歧,但坐在一起的时候,却更加亲密。

  作品进场的那天,也是大家即将分离的一天。

  他们坐在酒吧角落里,一边在遗憾着因为最初的方向错误,而没能做出更好的作品来。

  一边讨论着展厅的一些极具冲击力的艺术品和摄影作品。

  顺便放松下来聊一聊彼此下半年的工作重心。

  仓桥是这里面最活泼的一个人,短短十几天里,他已经与工作人员打成了一团。

  而汪荣则是最安静沉稳的一个,除了工作很少外出。

  大家正说着话,仓桥忽然向着吧台的方向,吹了一声口哨。

  吧台旁边的高脚凳上有两个人靠的很近,只能看到背影。

  但即便只是背影,也能看得出来,他们之间很暧昧。

  仓桥很没眼色地唤了一声:“G。”

  那边年长一点的男人转过身来,是亚裔。

  他看起来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穿着浅灰色的高领毛衣,眉目清秀,举止风流,笑起来有酒窝。

  随着他的动作,挽着他手臂的年轻男孩也转头看了过来。

  男孩子唇红齿白,靠在他耳边不知道说了句什么,那个被换做“G”的人便笑了开来。

  仓桥便用英语向他们介绍:“G是我们这个展会的策展师,是主办方特意从意大利请来的。”

  然后又笑着压低声音开玩笑:“他很风流,到处留情,你们可不要对他动心。”

  仓桥大约想约G一起过来喝一杯,但对方却只笑着向他们挥了挥手,便转过头去。

  大家继续喝酒,但宁安敏锐地感觉到汪荣的状态不太对了。

  他不再笑意盈盈,一向柔和的目光也变得暗沉,让人很有压力,目光不时扫向吧台方向。

  宁安心里一动,意大利来的,G,策展师……

  是程前?

  他转过头去,正看到程前臂弯里搭着大衣,揽着男孩子的腰往外走。

  旁边的椅子发出了刺耳的响声,汪荣站了起来,神色不善地往那边追了过去。

  宁安忙拿起汪荣的大衣追过去,并示意大家继续。

  他出去的时候被两个醉汉给撞了一下,几乎跌倒。

  等追出大门,酒吧的七彩灯光映在雪地里,寒风吹得脸颊发疼,前方停车场那里,汪荣正抓着程前不让他走。

  程前穿着大衣,而汪荣只穿着单薄的毛衣,在寒风里僵持。

  宁安紧赶几步追过去,大团的白色雾气随着呼吸弥漫在寒冷的空气里,他喊了一声:“老师。”

  然后想为他穿上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