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穿越重生>忠义侯天生反骨>第125章 前尘(2)

“他不回来了?”

李砚只问了这样的一句话, 便将折子收进袖中, 再不问其他。

*

吴端班师回朝的晚上, 怡和殿设宴庆功。

陈猫猫没有躲在李砚的衣袖里跟去,他一只猫窝在养居殿舔鱼汤。

陈恨闷闷地想,这也算是给自己庆功, 想着又吃了一口汤水。

还没吃两口,养居殿的殿门一开, 李砚回来了。

陈猫猫晃晃悠悠地跑向他,李砚朝他笑了笑,把他抱起来。还像从前那样,把陈猫猫放在一边,李砚批折子。

只是这回批的折子只有一封, 陈恨的那一封。

“不回来。”李砚喃喃道,“朕还没找他算账,他不回来。”

他提笔,不在折子上做批复,反倒另起一张纸, 写了一封满纸公务的信。

说江南事务,要他回来同朝中交割;说战时给他的兵权, 也要他亲自交还;还吓唬他, 说御史台有人弹劾他, 要他回来解释解释。

满纸公务,满纸都是催他回来。

末了,李砚还抱起陈猫猫, 给他的爪子涂上了墨汁,在信纸上按了一个猫爪印。

你的猫还在朕手里,你快回来。

陈恨原本如往常一样在偷看,看到后面不敢再看,迈着小短腿就跑出门去了。

白日里下过一场小雪,李砚回来时还在下,现在才停。

陈猫猫在雪地上留下一串梅花脚印,他把脑袋埋在雪地里,糊了满脸的雪花,又在雪地里打了两个滚。

一个小太监正巧经过,连忙把猫抱起来:“哎哟,祖宗哟,你在雪地里撒欢儿容易,要是又病了可怎么好?你顾念着点皇爷吧,别闹了。”

你顾念着点皇爷吧,别闹了。

听见这话,陈恨愣了愣。

随后李砚出门来,站在檐下,向他伸出手来。

小太监低着头,将猫呈给他。

李砚把猫抱进怀里,吩咐道:“备马。”

大晚上的要出门,而且才吃过了酒,到底不妥。陈猫猫敢叫唤两声表示抗议,那小太监却不敢不听吩咐,忙退下去预备。

李砚一手抱着猫,一手扯着缰绳,驱着马慢慢地往宫外走。

怡和殿的宫宴早就散了,大臣们也都回府去了。

出宫门时,却遇见了吴端。

李砚勒马,只看了他一眼:“何事?”

吴端朝他抱拳:“臣来时,离亭让臣一定求皇爷批了他的折子。”

李砚没有说话,却也没有驱马就走。他低头,捏了捏怀里小猫的粉脚脚,玩了有一会儿,才道:“你同他,私底下有联络的方式罢。”

人都死了,联络的方式,也就是烧纸托梦了。

而吴端惯不会撒谎,低头不语,李砚便以为他是应了。

“你告诉他,你们谁来求情也没用,朕不批。”李砚抿了抿唇,淡淡道,“叫他自己来求朕。”

说完这话,李砚便松了松缰绳,驱马走了。

李砚去了忠义侯府。

忠义侯府早前被一把大火烧得干净,又经过几年的日晒风吹,几乎什么东西也没留下。

李砚让人把这块地儿圈好了,却也没再动过,大约也是在等陈恨回来。

而陈恨用猫的眼睛看得很清楚,焦土荒原之上,有一树梅花。

不是原先那一株几百年的花树,是新栽的,长得还矮,花开的也不多,病病歪歪的被风吹着。

李砚驱马,径直走近,只是抬手折了一枝梅花,将花枝子与陈猫猫一同揽在怀里抱着,就这么回宫去了。

*

送去江南的信还没有答复。

当然没有答复,怎么可能会有答复?

陈恨临死前留了一封折子,留了五封信笺,偏偏不能预知李砚要给他递什么样的信,不能留下一封回信。

虽然没有答复,但是江南寄了一封信笺给李砚。

是陈恨抄的一句诗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李砚看到信的时候,都被他气笑了。该做的都做过了,不该做的也都做过了,还是兄弟,还是君臣。

笑过之后,他却把江南递上来的折子给批了,准了陈恨要留在封地的事情。

这是陈恨生前就料到的,他会允准的。

不过生前陈恨或许不知道,但是陈猫猫知道。李砚一直在暗中谋划,他要亲自去江南走一趟。

李砚要是真去了江南,什么事情就都瞒不住了,所以陈恨不想他去。

可喜大局才定,李砚在宗族里又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监国人选,他要去江南的事情也就被暂时搁置下来。

前些年,因为朝中事务繁多,李砚一直不得闲。

今年六月,他抽空上了一趟三清山,祭拜母后,拜会皇姊。

从三清观中出来,要下山时,李砚看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捧着莲灯,正从走廊那边走过去。

于是转头去问身边的长清公主:“皇姊,那是谁?”

“那是小瑞王爷李释。”

李砚拧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朕不记得封过瑞王。”

“是……”来不及编谎话,长清公主只道,“他从前来观里祈福,被家里继母欺负,离亭……”

“谁?”

“离亭。”长清公主温声道,“离亭帮他解的围,走的时候怕他受欺负,就破例给他封了王,又把他留在观里,托我照顾。”

李砚冷笑一声,转头吩咐匪鉴:“叫这位瑞王爷明日进宫一趟。”

长清公主见他模样,觉得不妙,才要劝他:“阿砚……”

“让他进宫念书罢了,皇姊慌什么?”李砚垂眸,弯腰把跟在他身后的猫抱了起来,冷声道,“他的人,朕可不敢动。”

长清公主自觉失言,将目光转到他怀里的猫上:“这猫?”

“他的猫。”李砚胡乱揉了揉陈猫猫,“不敢动他,也不敢动他的人,朕也就只落了一只猫。”

长清公主劝道:“阿砚,你也稍微放开些吧。”

李砚抓住陈猫猫的后颈皮:“不放,一辈子也不放。”

*

原以为皇爷上三清山,要过一日再回来,趁着这么一些时候,高公公预备把养居殿各处都整一整,换换摆设,也算是给皇爷换换心。

所以李砚回去时,养居殿上下正忙活。

那时候殿前门后,一个小太监不知道从哪里捡来一卷画轴,不知道画中的姑娘是谁,于是交给高公公看。

高公公只看了一眼就将画卷收起来了:“不过是前几年忠义侯代皇爷暂理朝政,大臣们跪在养居殿前,非要给皇爷选妃,那时候他们递上来的画像,后来侯爷让人拿下去了。不知怎么的,就落了一个。”

小太监道:“奴见这姑娘好看,还以为是……”

高公公的脸马上就拉下来了,正经道:“慎言。”

小太监忙自打嘴巴认错。

也是吓着他了,高公公又缓了语气,道:“侯爷那时见了,还说……”

不知道为什么,高公公却不再说下去,隔着一扇门,李砚问道:“他说什么?”

高公公一惊,转身就要跪下认罪。

李砚却偏执,仍问他:“说了什么?”

“‘色即是空’。”高公公回道,“侯爷说:‘色即是空。’”

色即是空。

李砚将这句话暗自琢磨了两遍,那时候陈恨是不是因为大臣们要给皇爷选妃,不大高兴了?

他是不是,也有一点点的不自在?有一点点的吃味?

李砚正想着事情,并不言语,高公公却以为是要他继续说下去。

“那时候侯爷正要出征平叛,朝臣们跪在养居殿前,侯爷就在养居殿的台阶上坐着,用长剑割断衣袖,同朝臣们说了一番真心话,把他们给劝回去了。”

李砚咬着字眼,再念了一遍:“割断衣袖。”

“是。”高公公答道,“老奴离得远,没有听清侯爷同他们说了什么,不过老奴看得清楚,侯爷确实是拔剑断了衣袖。”

“在谁那里?”

高公公说了几个朝中老臣的名字:“大抵是在这几位大人手中。”

“留在他们那里做什么?派人去拿回来。”

“是。”高公公忽然想起什么,又道,“那日落了雪,湿了侯爷的衣裳,侯爷换下来的衣裳老奴也留着了。”

李砚睨了他一眼,道:“你留着做什么?也拿过来。”

陈猫猫被李砚抱着,气得用爪子挠他的衣襟。老早就跟高公公说好了,在养居殿不要提他,不要提他,怎么就……

非要引得李砚惦记呢?

手下人办事很快,不消多时,陈恨那日换下来的衣裳与那半片衣袖,就整整齐齐的放在李砚面前了。

他那日穿的不是什么好衣裳,半旧的烟青袍子,素得很。割掉了半边衣袖,断了的丝线像一道大伤口。

陈恨那时候还想,得亏穿的是旧衣裳,要是穿新衣裳,他才舍不得划烂。

李砚把手搭在他的衣裳上。

陈恨心叹道,陈离亭啊陈离亭,你那时候一把火把侯府给烧了,为的就是不给他留东西,不给他留念想,你看看现在,你算错了,大错特错。

*

瑞王爷李释被接进宫来念书。

李释大概也不知道陈恨死了的事情,他只觉得侯爷不回长安,是李砚的缘故,所以他同李砚不大对付。

尽管不大对付,在没有更好的人选的情况下,李砚还是预备让他监国。

“朕对外称病,去江南一趟,看看侯爷。”李砚对他解释道,“朕同他是有一点误会还没解开,朕去看看他,再看能不能把他给接回来。”

一听见是去接侯爷的,李释再不喜欢他,什么事情也都应了。

十五岁的少年,早早的就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这几个月同他相处,李砚倒没有见过他欢喜成这样,眼里都是笑意。

李砚不大高兴了,冷着声音问他:“他同你,很好么?”

李释好难得的笑了笑,道:“侯爷待我很好。”

李砚抱紧了怀里的猫,还是冷冷地问他:“他给你讲过故事没有?”

“什么故事?”李释一怔,“没有。”

“一个也没有?”李砚继续问他,“东周、三国、隋唐,一个也没有?”

李释摇头:“没有。”

李砚才终于笑了,眼里也都是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