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穿越重生>明月席地而坐>第193章 遗恨

  顾华之若有所感,抬头望向了天际。

  雄鹰掠过云层,如同漆黑的闪电,划破凛冽长风。

  惨白的天际,流云之间凝结了未落的雨珠,向凡间沉沉地坠去,遮蔽烈日,无意间抬眼看去,他甚至有些晃神,只觉得往日里的天与地从来没有离得像这样近过。

  轻巧的扁舟随着水波上下浮动,又被麻绳牵扯回去,滞留在河岸。

  而顾华之负手而立,在小舟上久久地停留,船夫撑着那根竹竿,蹲在不远处,嘴里叼着根野草,嘴里哼起不知名的小曲,什么“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什么“坐觉长安空”。

  虚风子不是好动的性子,不过也等得有些不耐烦了,比顾华之还要着急,双手抱胸,时不时地就望一望河岸,看看有没有熟悉的身影出现,然而,他看了半天,覃家的那位少爷却始终没有出现,连个声儿都没有,只能听见鸟叫虫鸣,还有水流缓慢卷动的汩汩声。

  他不想犯了师兄的雅兴,犹豫了好一阵子,终于忍不住说道:“师兄,他是不是……”

  是不是不来了,是不是失约了。

  他们要在这雨下起来之前抵达下一个小镇,不可能一直等下去的。

  顾华之闻言,将视线从苍翠连绵的远山处挪开,说道:“该走了。”

  他向来是通情达理的,从不会因为一点私情耽搁了重要的事。

  但是虚风子却觉得不对劲,因为,师兄可以为了覃放弃“入渊”,放弃那一线生机,一个时辰都等了,再等一会儿好像也不是什么难事,为什么他却在这时候松口了?

  “大师兄。”他唤道,压低了声音,“你对他人都宽容,却唯独对自己如此理智。”

  顾华之俯身取走虚风子肩头的碎叶,捏住根茎,在指间转动着,目光也追随过去,虚风子隐约听见他喉间的叹息,然后听到他说:“这并非理智,你就当我是一时糊涂也好。”

  他既想让覃如约出现,又不想他出现。

  因为顾华之没办法想象他们互相道别的场景。

  就好像他们没有说出“再会”两个字,他们以后就有可能真的再次相遇。

  顾华之想,他就是想留下这么一点近乎愚蠢的期望,他不是对自己严苛,也不是理智,他是放纵,是不清醒,是一时糊涂,被多余的感情冲昏了头脑,如此罢了。

  船夫解开麻绳,小舟挣脱了束缚,欢快地顺着水流向下驶去,跨越万重山水。

  虚风子看着船夫撑着竹竿,涉水行舟,霞雁城逐渐地远去,他心底却觉得空落落的,就好像失去了什么,是微不足道的东西,但也能勾起他片刻间的愁绪了。

  他尚且如此,那么师兄呢?师兄应该比他更加不舍吧?

  “这样没有告别的结局,真的是你想要的吗?”虚风子伸手去拉顾华之的衣角,半是怀疑半是痛心地说道,“他什么都不知道,他不知道你为何来霞雁城,不知道你到底放弃了什么,他对你几乎是一无所知,却表现出很了解你的模样……你不可能永远藏住这些秘密的。”

  “你以后或许会明白,也许永远也不会明白。”

  “不过,有一点你说错了。”顾华之说着,安抚般的碰了碰他手背,语气如常,听不出半点动摇,然而他的五脏六腑却猛烈地震颤着,无声地发出尖啸,“没有开端,何谈结局?”

  他和覃从来就没有“开始过”。

  所以,他的离开,能够给覃留下的就只有短暂的惋惜。

  而这正是顾华之想要的,覃不必知晓一切,他只需要看见他想看到的,那就够了,就让光鲜亮丽的,霁月清风的,永远从容沉静的顾华之永远留在他的回忆中,这也可以。

  世人皆认为说出自己的难处是为了从对方那里讨得什么东西。

  顾华之不想从覃那里拿到什么,更何况,他所祈求的,他已经经历过了。

  他不需要覃的怜悯,也不想要他后悔,所以他选择什么也不说。虚风子认为这一别就是永别,他们再也不可能相遇,顾华之又何尝不知道呢。

  至少他在覃的回忆中是好的,覃不必看见他因为百病交缠而痛不欲生的模样,不必看见他难以遏止的泪水,顾华之每每念及此处的时候,心中都有一种快慰。

  扁舟抵达小镇的时候,天色渐晚,细雨已经落了下来,将江面笼上了一层迷蒙的雾气。

  虚风子付好了约定的银两,正要走下小舟,顾华之却特地慢了一步,手指绕开腰间的细绳,将那枚成色明澈的螭虎衔莲玉佩解了下来,郑重其事地放到了船夫手中。

  他叮嘱道:“请老人家务必将这枚玉佩交给覃府的覃,告诉他,这是我失约的补偿。”

  “师兄!”虚风子回头一看,差点喘不上气,声音猛地拔高,提醒道,“我记得这是师兄你尚在襁褓之时,家里特地找到工匠,为你雕成的玉佩吧?你怎么能如此轻易地赠与他人?”

  这话说出口之后,他就反应了过来,顾华之哪是像表面上那样全然不在乎。

  他分明很在乎,在乎得不得了,要将这枚玉佩交出去才能够割舍掉那些愁绪。

  那些无法言说的喜爱,不是他不想说,而是他不能说。

  虚风子真的恨得牙痒痒,觉得覃委实幸运得很,竟然能得到顾华之的喜欢,而他却什么都不知道,傻得要命,最后还错过了送别顾华之的机会,这一别可就是永别啊。

  然而师兄已经做下了决定,顾华之看似温吞,实则固执得很,哪是他一言两语能劝的。

  他深呼吸了一下,大步上前,攀住船夫的肩膀,带着他到角落里去谈话了。

  顾华之不知道他们到底说了什么,总之,虚风子回来的时候,说他已经解决了,船夫应该不会私吞那枚玉佩,覃那头是肯定能够收到的,叫顾华之不用担心。

  船夫捏着玉佩,还在那里笑,说,给覃家的小少爷是吧,那我肯定会准时送到的。

  房内的香气逐渐染上了血一般的腥甜,有点刺鼻,烟雾中的回忆停在了那一刻,逐渐翻涌着,覃甚至隐约听到了顾华之向来不急不缓的声音,在他耳畔轻轻地提醒道

  在这里就可以了。

  让所有回忆都停留在这里,就可以了。

  你不会愿意看到之后的东西,如果可以,我也不想让你看到。

  不,顾华之。覃将话语阻隔在唇齿间,没有发出半点音节,他忍着疼痛,婉拒了顾华之的好意,在心中说道,我想要知道你的所有,包括你并不光鲜的那一面。

  几十年前的你对此只字不提。

  几十年后,我已老去,你已辞世,一切已经尘埃落定。

  所以,是时候让我知道你那些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的想法了吧。

  烟雾有一瞬的停滞,然后向两侧散去,没有显出聂秋的身影,覃好像已经离开了舫船,离开了凌烟湖,离开了霞雁城,前往千里之外的濉峰,他只去过一次的地方。

  他看见顾华之收到他寄去的东西后,将那枚血玉雕成的大璧琬琰玉佩放在手中,翻来覆去地看,眉眼款款地舒展开,终于露出了点笑意,却不似他城中展现出的那般释然。

  他看见他寄去的信,顾华之都好好地收了起来,顾华之偶尔会坐在云雾缭绕的陡崖边上,将那些信拿出来重温,覃都担心他会掉下去,然而他的身形却很稳,捏紧被风吹动的纸张,将字句在唇齿间嚼碎了,时不时地抬眼望向远处,似乎是在想象信中所描绘的场景。

  他看见顾华之百病缠身,躺在床榻上深深浅浅地呼吸着,跌入迷蒙的幻境。

  他看见顾华之摇头婉拒掌门之位,无论是掌门,还是其他几位长老,皆是不忍,以后若有宴请的帖子,就叫另一位弟子去,至此就很少让顾华之在皇城抛头露面了。

  不是顾华之不想离开濉峰,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

  到了后面,顾华之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他了,他的面色苍白得吓人,几乎看不到一点血色,瘦得像一张薄薄的纸,形同枯槁,呼吸浅得一触即断,不知何时就会彻底消失。

  往后的几年里,凌烟湖的水尸愈发猖獗,覃左支右绌,完全腾不出时间来写信。

  等到他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时,他提起笔,却已经不知道该和顾华之说什么好了。

  那个精致的小匣子里所封存的信,从那时候开始就停了下来,再也没有增加过。

  顾华之一开始还会问,有没有覃寄来的信,后来也像是明白了什么,不再问了。

  医师说他活不过二十五岁,他却多活了整整六年的时间,连萧无垠都说像个奇迹。

  然而在顾华之祈求的,拼命留下的这六年时光里,他再也没有露出过笑容。

  他比任何人都想要活下去,他想慢慢找到治病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顾华之却只明白了一点,这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他不可能,也永远都不可能有痊愈的那一天。

  虚风子有一次,终于压抑不住接近崩溃的情绪,在顾华之的床榻边痛哭。

  “大师兄,这真的值得吗?”他断断续续地哭着,问道,“你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呢?”

  从一开始的劝说,到现在,虚风子已经不想再看见顾华之像这样痛苦而压抑地活着了,甚至连呼吸对于顾华之而言都是一种折磨,他开始痛恨自己,痛恨自己为什么要逼他活着。

  顾华之的眼神是散的,他看着无尽的虚空,想了很长时间,却只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他说,我不知道。

  为了那一夜他所看见的美景而活吗?为了这人间烟火而活吗?

  可是时间太残忍,他已经记不清那时候的景象,也记不清那时候的感受了。

  他能够感受到的只有无尽的疼痛,白天与黑夜都是昏暗的,对于他而言没有差别。

  覃压抑住哭腔,抹去脸颊上的泪痕,泪水很快又从眼眶中滚了出来,又被他擦去,如此往复,他也尝到了那股咸湿的味道,苦得出奇,让他浑身的骨骼都向内挤压。

  在回忆的尽头,黑暗的尽头,光明的尽头,有一幅明亮的画卷徐徐展开。

  顾华之在一片混沌中,隐隐约约想到,他是个固执的,死守囚笼的人,长期以来都封闭起自己的内心,不允许任何人踏入,但是啊,就在那一天,阳光正好,树梢的鸟雀鸣叫,覃用那种好奇的视线看过来,而他轻轻将柳条拨向两侧,给这位小少爷留了一席之地。

  他还是不想出去。

  但是他让覃进来了。

  于是,覃抓着他的手,将他带离泥沼,同他去那烟花之地,带他去梨园听戏,在灯火摇曳的街头俯身凑近他的耳畔,说,你笑起来很好看,多亏了你,我今天也过得很愉快。

  顾华之喜欢的从来就是触不可及的光芒,鲜活的,生动的,让他不自觉地笑起来。

  覃想要知道他漫长的等待是从何时开始,又在哪里结束。

  现在,顾华之给出了回答。

  他漫长的等待从他用手托起柳枝的那一刻开始,跨越山河,跨越时光,跨越一切喜乐哀愁,最后在他喉间那一口微弱的气息消散的那一刻结束,归于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