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穿越重生>教有灵魂伴侣的龙傲天修男德>第100章 万人迷龙傲天最爱谁,关原配屁事15

宣帝遇刺, 此事传回洛阳京都,震惊朝野。

因大燕皇室大多寿命不长,子嗣单薄, 权利的递交一向较为平稳。

许久都没有帝王遇刺之事发生了。

天子一怒, 伏尸百万。

人们忽然发现, 一向风气宽松, 像是一位仁厚长者的洛阳城, 一夕之间露出了森严冰冷的一面。

向来隐匿宣帝身后的神秘的殿前司第一次暴露人前, 指挥使亲自彻查刺杀案。

殿前司、京兆尹、金吾卫, 三方共同出动。

一夕抓捕无数官员下狱。

其中甚至包括此次秋猎刺杀事件中救驾有功的神龙卫之人。

想也清楚,刺客人数庞大,能悄无声息混入猎场, 神龙卫不管是有人参与谋逆,还是纯粹尸位素餐失职, 都是大罪。

正值肃秋, 许多人没能挨到今年冬天, 不是在审讯中死在诏狱,就是死在了刑场之上。

这年秋天杀的人多到,几乎是宣帝登基以来死刑犯的总和。

人心惶惶, 各处道观每日都有许多场法事要做。

此案最终以京兆尹的猝死告终,不了了之。

后被称为秋猎谜案。

因为,事情直到最后,也没有调查出个结果,到底是什么人要刺杀宣帝。

明明那么多刺客的尸体, 只要细究来龙去脉, 总有一个出处。

然而最终却没有指向任何一个足以负责此事的人来。

但, 一些知情人却有猜测。

事情或许牵扯了好几位皇子。

在京兆尹死后, 主张继续追查的朝臣竟都受到了一定的惩罚。

而宣帝也忽然冷待了几位皇子,包括平日最受宠的五皇子和九皇子。

事件平息后,洛阳城又恢复了往日的歌舞升平。

坊间因此流传出好些志怪传奇。

“……说是陛下登基以来两次秋猎,六年前那场秋猎死去的动物里,有不少是修行岁满即将渡劫,却死于天子之手。”

安复作为广安候的继子,在侯府和一众伴读中地位尴尬,却相应的结交了许多勋贵家庶出的子弟,混迹于坊间各处,消息极为灵通。

在温泅雪养伤,君罔极也相应闭门不出的时候,常常从他这里得到第一手的消息。

安复继续说着:“……精怪化怨为煞,这才在六年之后,迷惑了秋猎之中随行的人,进而产生了这场没头没尾的刺杀。”

大燕朝室内多是木质结构,惯于通铺筵席,人们习惯于跪坐。

温泅雪靠坐在推开的门柱上,伸长了腿,望着庭院的花木。

安复和君罔极,相对跪坐矮桌两侧。

君罔极一向寡言,听了也不发一言。

温泅雪回头,好奇地望向他们:“这样的话也有人信吗?”

“怎么不信?”安复说,“怕是半个洛阳城的人都信以为真。而且,经由此事,长春观的沈著道长的声望又上升了。”

温泅雪问:“和他有什么关系?”

“关系可大着呢,莫要忘了,沈著前不久一直说洛阳城妖气冲天,长春观一众道士俱是降妖伏魔而来。这不就刚好对上了吗?都说长春观的沈著真人真是有本事,可惜晚了一步,宣帝未曾采信他的示警。”

大燕国信奉道宗。

加之褚至真受到宣帝的信重,洛阳城的贵人们多多少少都信一些,家中都有蓄养的道士客卿。

连温泅雪自己都是褚至真的弟子。

安复好奇问道:“褚真人如何说?那个沈著当真有真本事吗?”

温泅雪是自己人,安复当然信他,自然也信他背后的褚至真。

温泅雪把褚至真让他避其锋芒的话拿出来说了一遍,惊得安复睁大眼睛,顿时对沈著其人更加敬畏。

待安复走后,温泅雪对君罔极提起了自己当初为了对付君天宸,私底下去见沈著,当时的观感。

“这个人的确不是徒有虚名,但,不同于师父,给我的感觉不太好。殿下遇到他,要多加小心。”

从温泅雪拜师开始,褚至真就一直告诉他,道门之中偏于玄门御鬼诛邪之术的,是旁门左道,非是道宗正途,让他切莫显露人前。

温泅雪便猜测,道门中有如此本事的人,大概都是隐于人前的。

这应该是整个玄门的规训、共识。

而沈著却反其道行之。

君罔极嗯了一声。

温泅雪想起什么,忍不住笑了:“啊,我忘了,那个鬼已经离开殿下的身体了,沈著就是看到了也不会对殿下如何的。”

君罔极看着他的手臂:“今天感觉怎么样?”

温泅雪眸光温和,矜持道:“比昨天好。”

君罔极站起来走近,手背轻轻触碰温泅雪的额头。

室内烧着地龙,并不冷,但温泅雪的身体热的不对劲。

瓷白的面容,带着一点潮红。

这段时间他反反复复地低热着。

君罔极抱起他:“有一点发热,不能坐在风口。”

温泅雪这段时间都住在宫内,在君罔极的松筠殿养伤,宣帝钦点了太医院最厉害的三位圣手共同为他医治。

不管秋猎案闹得多大,都与他们两个人毫无关系。

宣帝冷落了其他皇子,却是第一次将关爱的目光投向君罔极。

当初在场的所有人也不会忘了,在宣帝遇刺之时,一众皇子里,只有最年幼的十三殿下穿过重重危险,第一个赶到宣帝身边,在最危难的时候,和温泅雪一起抵挡住了刺客最凶险的一波攻击。

若不是他们两,躲在暗处的弓-弩射向的就会是宣帝。

大量的赏赐进了兰韶宫,贵妃最近在后宫的风头一时无两,春风拂面,待君罔极和从前判若两人。

温泅雪看得出来,她虽然依旧骂君罔极不省心,眼里的关切却也并不是作伪。

送来给温泅雪进补的汤药膳食,每次都一式两份。

……

将温泅雪留在宫内养伤,是赏赐也是保护。

待到年前宫宴前,温泅雪这才回家。

虽然温夫人进宫探望是不限制时间次数的,但到底不是在自己家,见到温泅雪险些又哭出来。

温泅雪哄了她好半天,这才让她破涕为笑。

家里的一众亲友也来探望了,包括嫁去杨家的姑姑温岚,同来的自然有温岚的嫂嫂,那位容妃的妹妹李姝。

因着当年伴读之事,温阅待容妃那边的人总是客气几分。

其他人的探访都退却了,这位却是要设宴款待的。

……

宴罢送客,温阅和温泅雪在书房谈话,提起这次秋猎案。

“看来此案的确和几位皇子有关,容妃这才派自己的妹妹来试探你和十三殿下的态度。”

秋猎案的草草结案,宣帝放任民间对秋猎案往志怪方向的揣度,在聪明人眼里,便可以推测出几分真相。

怕是宣帝为了遮掩此案背后的真相。

什么事情让宣帝都闭口不言?

自然是家丑。

联系到宣帝对众位皇子的冷待,事实虽不全中亦不远矣。

温泅雪:“我和殿下对此案俱不知情。”

温阅点点头:“为父现在倒是觉得,你当初选了十三皇子是个好选择。”

那位九皇子看起来并没有表现出的那么淡泊。

亦或者,他本人想要与世无争,但他身边的人却不愿意放弃那把龙椅。

还是十三皇子好,异族血脉的身份天然叫他退出这场是非之争,也没有人打着他的旗号行事。

温泅雪笑了一下:“殿下当然好了,殿下是最好的。”

温阅想起,秋猎事发后他自神龙卫那里打听来的事,据说十三皇子拼了命的保护温泅雪。

他心底对君罔极也是满怀感激。

温阅摸了摸温泅雪的头,说:“日后多多请十三殿下来家里,他在洛阳城没有舅家,外出想玩也没个落脚的园子。这些事你看着办就好,不用过问我了。”

“谢谢爹爹。”温泅雪很开心。

温阅以前总是叫他没事少和诸位皇子来往,包括君罔极,出了宗学也别太亲近。

生怕温泅雪和皇家的人太近。

现在,却是接受了君罔极。

“九皇子之类的若是邀请你,能免就免了,这些皇子一个个都大了,你要小心。”

温阅可还记得温泅雪凤命的事。

温泅雪道:“师父后来不是说了吗?他大概是要收两个弟子的,另一个才是未来的太子妃。”

褚至真躲出去洛阳城,何尝不是因为有无数贵女想要拜他门下。

谁若是拜了褚至真为师,那谁就是命中注定的太子妃,未来母仪天下的皇后。

褚至真哪里敢真的替皇帝决定儿媳妇。

也不敢随意收多位贵女入门下,只得逃了。

“褚道长何时归京?”

温泅雪笑了:“师父大概会等太子妃的人选定下来后吧。”

温阅对这些怪力乱神是不太信的,即便温泅雪在褚至真门下学习多年。

他嘀咕一句:“这些道人都是人精,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精心推敲过的。”

他心道,褚至真当初说自己的弟子有凤命,可真是句万金油。

等真正凤命的主人出现了,为了做实自己的确承命于天,可不就是得拜褚至真为师。

走个过场,也是给褚至真增势了。

温家私底下其实对当初褚至真给温泅雪批命之事是略有怨言的,若不是形势所迫,大家同舟共济,还不知道怎么呢。

……

转眼宫宴到来。

宣帝不喜排场。

年节之时,能有资格入宫赴宣帝的家宴的,都是简在帝心的重臣。

温泅雪就是第一年参加。

因为宣帝的偏爱,他和君罔极与宣帝坐在一桌。

“好孩子,伤好得如何了?”

“多谢陛下,已无大碍。”

尽管如此,宣帝还是没有让他饮酒。

倒是亲自给君罔极斟了一盅:“过完年你就十五岁了,虚岁十六,十六那可就是大人了,是得学会喝酒了。”

虽然身体里已经没有了那只鬼的威胁,君罔极还是不喜欢说话,不懂怎么亲近人。

他没有回应宣帝的话,只是端起来喝了。

板着的玉白的脸泛起一点红。

宣帝没有和以前一样冷淡皱眉,笑了一下,摸了摸他的头:“吃菜吧。”

他举起筷子,犹豫了一下。

温泅雪道:“殿下喜欢吃肉。”

宣帝加起几片薄如蝉翼的鱼片给君罔极。

君罔极垂眸,乖乖吃下去。

没有人比温泅雪更清楚,投喂君罔极的满足感。

宣帝露出笑容。

这是君罔极长这么大,他第一次表达父亲的关爱。

贵妃看到了,嗔怪宣帝没有给她夹菜。

往年坐在宣帝身边的九皇子和五皇子,都静默无声。

秋猎案当初抓捕的人太多,又急于出结果。

手段太狠,以至于出现了许多攀咬之事。

但有一些事,也清楚明了摆在了宣帝的案前。

几位皇子都大了,太子又资质平庸,一直以来不受宣帝重视。

于是,不管几位皇子本人如何,他们下面的人都动了心思。

那么大的刺杀行动,自然不可能没有人发现端倪,但是,有人觉得若是出了点事,正好暴露太子的资质不足,若是事情稍微大点,叫宣帝厌弃了太子,储位便能有变动。

于是,叫一众流寇摸进了猎场。

而太子一派也不无辜。

察觉了下面的心思浮动,以为是场针对太子的刺杀,便想着要黄雀在后,暴露这些人对储君的险恶之心。

于是,把防守重点布置在太子那边,想着请君入瓮。

而有人看穿了太子的把戏,想要反治其身。

有人想浑水摸鱼,颠倒嫁祸。

各怀心思,各方利益浮动。

最后,稀里糊涂,让一众流寇阴差阳错近到了宣帝身边。

查到最后发现,刺客的活口彼此都不知道对方是干什么的,甚至不清楚他们刺杀的是宣帝。

一桩只有宣帝无妄之灾倒了霉的乌龙案。

除了十三皇子君罔极,每个儿子都掺了一脚。

可每个人也似乎都没有当真谋逆的意思。

毕竟,有太子在,宣帝若是驾崩了,那也是太子获益。

但太子偏偏也没起这个心思。

宣帝看到这份调查结果,脸色越来越难看,心越来越沉。

他还以为早早立下太子,就能避免储位之争,避免天家父子祸起萧墙。

却没想到,他对太子的严厉和对几个儿子的偏爱,反而引起了个人心底的争斗欲。

宣帝知道结果后,谁也没有见。

将这份结果一页页烧了。

第一次感到深宫萧瑟。

天家无父子。

……

宫宴到后面,皇子们对宣帝敬了酒,说了新年祝福。

宣帝中规中矩,给了每个皇子赏赐。

除了太子的,其他人都一样。

再没有往年随心。

之后便借口他在,其他人放不开,起身和贵妃携手走了。

太子冷笑一声。

这件事里他虽然也吃了挂落,但比起其他皇子失去的,又显得他是赢家了。

其余几人看了太子一眼,都没有做声。

这时,宣帝身边的内监来了。

笑着对君罔极说:“陛下忧心殿下吃不了酒,让御膳房特意煮了醒酒汤,小温大人伤势未好,便与殿下一同宿在宫内就好。”

每逢宫宴,御膳房备醒酒汤本就是常事,哪里还需要特意嘱咐煮一碗?

分明是宣帝特意嘱咐了,单独熬制的。

太子:“……”

这次轮到其他人冷笑一声,起身离席散去。

若说此事最大的赢家,哪里轮得到太子?

他们当初见君罔极逆流而上,以为他是傻到不要命了,现在一看,或许对方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他们互相争斗白忙活一场,最后却是为君罔极做了嫁衣裳。

救驾之功,可不就是落在他头上了。

昔日叫宣帝厌弃无视的十三殿下,一跃而上,成为了帝王心头最看重的皇子。

若不是君罔极有一半异族血脉,与储位无缘,这会儿便是所有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太子冷冷看着温泅雪扶着君罔极离去,一瞬不瞬望着,眯了眯眼。

小侯爷安青走到他身边,看到他的眼神,微微一顿。

“殿下无需在意,陛下此举只是借十三皇子敲打诸位皇子罢了,要在意也是昔日最得帝心的五皇子和九皇子。殿下切不可中计,贸然对上十三皇子。”

太子神色沉着:“孤知道,父皇便是再偏爱十三皇子,那把椅子总不会给他。”

安青神色微怔,顺着太子的视线望去。

月光溶溶,宫灯融融。

夜风吹拂而过。

温泅雪一袭红衣,侧首望向君罔极,那张世所罕见的面容,亦如秋猎仪式上的露面,幽静清冷。

像生着雾蓝的秋水湖面,清灵澄净,仿佛不是世间之人。

月光之下,下一瞬便要羽化成仙。

却见,他望着君罔极,唇角微动,明明并无明显表情,却生出两分清浅的笑意。

灯光月光,落入他的眼中,像是天山之雪消融,春风随波,漫溢而来。

“他好像是第一次穿红衣。”太子笑了,声音微不可闻,“比穿道服更好看。”

安青心头一震。

过完年,就得选太子妃了。

安青忽然想起,六年前褚至真给温泅雪的批命。

太子,莫非是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