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穿越重生>宗师护佑,咸鱼翻身>第124章 俱备(二更) 只要我在,他不能也得能!

此刻, 清虚派大殿,灯火通明,所有的长老包括弟子皆站在其中。

玉书真人听着段平沙的宣布, 整个人踉跄了一步,他缓缓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望着段平沙, 似乎想从师尊的眼里看到玩笑二字。

他想不明白, 明明几天前, 段平沙还在欣慰他的成长, 赞成他所主张的急流勇退,道衣钵可承, 怎么今日……

他张了张嘴,不敢相信。

然而, 大殿之前,所有弟子瞩目之下, 这又如何不让人当真?

玉书脑中一片空白,最终噗通一声跪下来, 恳求道:“请师尊收回成命, 弟子知道错了, 莫要将弟子逐出师门!”他双手伏地,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玉书是段平沙最看重的弟子, 倾囊相授,谁都知道他对玉书的厚望,后者而立之年成就宗师, 亦是门派的希望。

所有弟子见此面面相觑, 满头疑惑, 皆以为自己听错了。

逐出师门者, 素来是犯了不可饶恕大罪,可他们实在不明白玉书做了什么让掌教如此恼火,不仅断了师徒情谊,甚至连门内都不让呆了!

而且更让人惊讶的事,这么多长老竟没一个帮忙求情!

这就意味着此事已成定局,无可更改了。

玉书呆呆地望着段平沙,接着看向自己的几位年长师兄,面露恳求。

段平沙的弟子,论年纪也已经过了半百,甚至比段平沙都要老态,对于玉书这个小师弟,向来宽容宠溺,予求予于,从无二话。

可今日,一个个纷纷别开脸,不敢看小师弟崩溃的神情,只能摇着头,面露叹息。

只听段平沙道:“不必多言,贫道心意已决,既然你我志向背道而驰,就不必再做师徒,耗光情分。玉书,你没错,只是此刻清虚派与你格格不入,那便自请下山去吧。”

玉书没想到会是这个答案,他愣住了。

段平沙再道:“清虚派历经磨难,传承数百,不仅有大舟破浪的勇气,更该有随波逐流的坦然,行至岔路,各走一方,并无错误。若门内亦有此想法,自可跟着玉书离去,贫道绝无阻拦。”

此言一出,弟子们窃窃私语,惊讶之声不绝入耳。

而玉书也终于渐渐明白段平沙的打算,这位掌教虽一意孤行,决定赌一赌那未来无需缥缈的无极之途,却也害怕无功而返,将百年清虚毁在自己手里,是以壮士断腕,逐出玉书,给清虚派留下一点星火传承。

若他成功,自可再有师徒相会之时。

玉书听出弦外之音,怔怔地望着师尊,只见后者对他浅浅而笑,其中期许之意不言自明。

“师尊……”他的眼眶瞬间湿红,落下泪来,他跪在地上,悲哀如浪潮淹没,肩上则扛起了无形的沉重压力。

他无法再任性,也不再乞求段平沙收回成命,最终只能再一次深深磕头,“弟子遵命,望师尊保重!”

“唉……”段平沙闭上眼睛。

接着玉书向自己的师兄师叔叩首,“诸位保重!”

几位头发见白的师兄们不舍道:“小师弟……你也保重。”

玉书最后一个磕头面朝殿外,对着清虚山无声一叩,接着他站起来,拿起剑默默地走出了大殿。

第二日,清虚派掌教将关门弟子逐出师门的消息,不胫而走,同时亦以祈福之名关闭山门。

赵思洵看着赵思露缓步走出密室,目光不由地落在她双手捧握之中,一张黑色的厚布上躺着一把剑。

黑黝的剑身,映照着火光,让锋利的剑刃染上一片红痕,仿若擦拭不去的血迹。

明明此刻的天气已经转暖,但看到这把剑,只觉得又处在寒冷的冬季,站在雪山上,被雪花的冰寒激出了鸡皮疙瘩。

赵思洵仿佛听到了微弱的颤动,一下一下,富有韵律,如同的脉搏跳动,不是他的,不是赵思露的,而是……这把剑。

天底下唯一拥有剑心的剑天问重铸了。

赵思洵终于明白,夷山族残存的典籍没有骗人,世上的确存在仿佛活着的剑。

赵思露将天问捧到了赵思洵的面前,轻声道:“哥,幸不辱使命。”

赵思洵缓缓地伸出手,洁白的手指想要抚摸剑身,然而指尖刚一碰触,一股阴寒幽寂便透过薄薄的皮肤顺着血管瞬间传递到了他的心脏,猛然一缩,他瞳孔震动,下意识地放开了手,后退了一步。

“这剑怎么这么可怕?”赵思洵惊讶地搓着手指,缓解那股麻冷和刺痛。

龙吟低颤在密室的通道中隐约传来,赵思露用手中的厚布盖上天问,解释道:“天外玄铁本就极寒,通过千锤百炼之后,更是将寒意发挥到极致,内力不深厚本就容易被它冻伤,哥,你还直接碰。”

“我咋知道这剑这么古怪,之前他断裂的时候我还把玩过呢,那时候多老实。”赵思洵心有余悸地看着这剑。

“断了的天问如同高手陷入沉睡,五感尽失,自然没什么反应,可重铸之后算是苏醒过来,脾气正爆着,为了抓紧时间,都没来得及安抚好剑性,舅公说不要轻易动它。”

赵思洵明白了,“敢情还是一把凶剑。”

“肯定的呀,天问历经三百年,在历代云霄宫宫主手里不知杀了多少人,饮了多少血,秉性肯定凶,所以也就嫂子这种境界才能制服,为他所用。”赵思露一边说,一边将天问用黑布包裹起来,一层又一层,足足裹了十层,成了一个大粽子,这才放心地往赵思洵怀里放,笑道,“好啦,我们可以去找嫂子了!”

赵思洵搂着剑,心情很是激动,恨不得转瞬间就到叶霄身边,不过他疑惑地看向赵思露身后,“舅公呢?”

赵思露道:“舅公在闭关。”

“天问不是已经铸好了吗……”说到一半,赵思洵顿住了,他忽然意识到,天问是三百年前倾全族之力才打造而成,三百年后断裂,却只有乌铎一个人来重铸,哪怕他是大宗师,哪怕还有一个赵思露帮忙,可终究太过吃力,更何况时间又紧。

“严重吗?”赵思洵抱紧剑,目光中带着担忧。

赵思露道:“内力枯竭,怕是赶不到云霄宫了,哥,我们得自己走。”

赵思洵点点头,“好,我们即可进宫。”

昭阳殿

望帝看着赵思洵,眉头深皱,“朕不明白,天问既然已经重铸,那即可派人送去便是,是生是死,是云霄宫自己的事,为何南望的太子要亲自走一趟?”

那是因为嫂子在那儿,赵思露在心里默默地说。

当然,这个时候若说出来,望帝别说放人,赵思洵的储君地位都得动摇。

“自然是因为儿臣的太子妃在那儿。”

赵思露:“……”她震惊地抬起头,看看父皇,又看看哥哥,眼中露出茫然,请问在她闭关的时间里,他哥除了让大皇子和三皇子被贬去西南酷热之地吃蚊虫以外,还干了什么?

怎么她爹这都不震怒,就……皱了个眉?

她惊疑的目光最终落在眼观鼻鼻观心的曲公公身上,满脸写着:师父,您给个提示?

曲公公把玩着胳膊上的新浮尘,当做没看见。

于是赵思露也乖乖地垂下头,也让自己不存在。

那头,望帝疑惑道:“你就这么肯定,云霄宫在四大门派围剿之下还能存活下来?”

“当然。”赵思洵道。

“何以见得?”

赵思洵眉眼弯起,欢快又轻松道:“因为早在夷山的时候,儿臣便送了云霄宫八船炸.药。”

望帝:“……”

昭阳殿内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赵思露最终还是往旁边挪了挪,一直挪到了曲公公身边,师徒俩凑一块儿沉默,生怕遭受池鱼之殃,得龙涎洗礼。

她觉得她哥真的是太得意忘形了,这都敢说。

“呵。”一声冷笑。

“呵。”两声冷笑。

最后望帝抬起手指,指着赵思洵道:“你最好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你这太子也别当了!”气到极致,声音不高反而降,充满了危险。

他要点武器,要点炸.药,这小子推三阻四,翻陈年旧账,非得从他手里要到足够的好处才肯,结果到了云霄宫这里,二话不说就八船炸.药!

八船!

不是没钱吗?

这不挺大方的,嗯?

凭什么?就因为媳妇在那里,胳膊肘有这么拐的吗?

简直是混账东西!

赵思露听着这冷酷的声音,心下戚戚,很替她哥担心。

然而赵思洵却道:“不过是回礼而已,连聘礼都不算。”

望帝嗤笑,“回礼?”

“难道不是?您不会到现在还想不到,当初陪着儿臣出使大庆的那位大宗师,是叶霄吧?”赵思洵好以整暇地看着望帝,见人一愣,稍有不自在,便又将视线投给了曲怀,扬眉道,“曲公公,你给说句公道话?”

所谓池鱼之灾,赵思露还没殃及,他倒是先左右为难起来。不过曲怀毕竟是一代宗师,虽未回答,但一笑颔首也足够了。

望帝清咳了一声,埋怨道:“你也是,故弄玄虚,欺瞒朕,该当何罪?”

“您也没问过呀。”

“朕问了,你会老实回答?”

赵思洵想也不想地回答:“当然不会。”

望帝又是一声冷笑,“呵。”

赵思洵却幽幽看过去,“至于为什么瞒着您,还需要儿臣解释吗?”

“你闭嘴就好。”

赵思洵双手一摊,瞧,很有自知之明嘛。

望帝一簇怒火从心下烧起来,他忽然后悔立太子了,不对,一年前就不该选这臭小子,否则哪儿来的那么多憋屈!

他对赵思洵的感情是很复杂的。

之前是漠视暂且不谈,可当这个儿子开始崭露头角,露出野心和相匹配的能力之后,即使嘴上不承认,他也知道自己非常欣赏,目光不由自主地凝聚在赵思洵的身上。

他想弥补赵思洵缺失的十七年父爱,想笼络这个儿子,是以册封为太子之后便多有纵容,便是希望这个儿子能对自己坦诚一些,少些虚伪敷衍。

但没想到,给鼻子上脸,臭小子是真诚了,但说话也越来越没个忌讳,都没考虑过他爹的脸面!

“父皇消气,都是过去的事了,哥,你也不提了,好不好?”赵思露试着安抚一下。

望帝袖子一甩,哼了一声。

赵思洵眯了眯眼睛,心说大猪蹄子,没理就甩脸色,惯得你!

“行吧,回礼不回礼的不说了。可叶霄一路护儿臣安危,帮我斩了浪白帆,顺势让王天崇吞了水鬼道,又替我杀了高鼎,让天下大乱,接着阻挡三花,让宁娥上位称帝,这一系列……虽然您不知情,但儿臣却跟他息息相关,南望有今日也离不开他,所以,父皇,咱们想置身之外已是不可能了,儿臣给了这八船炸.药,便是希望云霄宫度过这次难关,将关系更紧密一些,只要叶霄挺过来,于情于理,他就得站在南望这边!想想释无天,想想前朝开国皇帝,父皇,这样的人物您不心动吗?”

云霄宫若真能度过这次危机,叶霄毫无疑问便又是一个至尊无敌。

他出现之地,所向睥睨,根本无人能挡,传闻中,第一个能成就无极的人便是释无天。

望帝被赵思洵说得有些心热,忍不住问道:“他能吗?”

“能!”

望帝眯了眯眼睛,看向赵思洵,后者挺起胸膛道:“只要我在,他不能也得能!”他说,“父皇,儿臣跟您打个赌,此行若他败了,儿臣这个太子不做也罢,若他胜了,这天下我便尽握掌中!”

作者有话要说:

赵思洵:集合,列队,上马,走,救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