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穿越重生>宗师护佑,咸鱼翻身>第084章 凶手 她绝不善罢甘休!

“阿弥陀佛。”

四个字明明轻微, 却好似在每个人耳边响起,靖王和安王自觉地分开左右,让这缓步走来的老和尚通过。

赵思洵哭泣的声音戛然而止, 愣愣地看过去,是万佛寺主持三花,亦是位武功绝顶的大宗师!

“国师, 你终于来了。”庆帝见到三花, 终于松了口气, 面露苦笑道, “太子他……”

“阿弥陀佛,皇上, 老衲已经听此噩耗,万分罪过。”三花手持九环金锡杖, 缓缓地朝皇帝和皇后行了一礼。

赵思洵看着他,只觉得这和尚明明岁数极大, 可看着面相却比小一辈的惠山惠明更加年轻,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佛性, 让人一见就心生好感, 恨不得皈依佛门, 随他向往西天极乐。

这感觉太奇怪了,赵思洵掐了掐自己的手, 才镇定下来。

三花在这里,他得更加警惕才行。

皇后却不客气,她失了爱子, 母仪天下的风范已经全然不见, 只有尖锐的刺, 朝向每个人。

万佛寺受命保护高鼎, 她要求惠明贴身随行,可后者竟然擅自离守,这才让宵小有机可趁,这个怨这个恨亦是朝着三花而去。

三花道:“老衲已派遣弟子寻找惠明,必给皇后娘娘一个交代。”

“交代……万佛寺是要给本宫一个交代,我的鼎儿……把凶手给本宫找出来,我要他陪葬!”皇后死寂的眼睛紧紧地盯着他。

三花再一次念了一声阿弥陀佛,然后走向高鼎的遗体,边上围着的太医还在犯难该如何查验太子的时候,便听到三花说:“让老衲来吧。”

大庆向佛,国师的地位尊崇,有他开口,太医们不由松了一口气,纷纷让开道。

高鼎虽死,但体内残留的毒素应该还在经脉上,赵思洵垂下眼睛,有三花在,不怕看不出缠绵的痕迹。

果然,三花的脸上露出一丝异样,而这被牢牢盯着他的皇后捕捉到了。

“国师,你发现什么了?”

三花的目光看向了庆帝,后者眼神一动,“梓潼,此事扑朔迷离,还是不要让闲杂人等知道了。”

然而皇后却充耳不闻,只是咄咄盯着三花,尖利地问:“你发现什么了!”

庆帝大喝一声:“皇后!”

而皇后则用更大的声音回吼道:“鼎儿死了!”

庆帝忍耐到极致,暗含怒意道:“大庭广众之下,你要这般顶撞朕吗?事情还未水落石出,你莫要胡乱猜测!”

皇后却惨笑起来,不再给庆帝脸面,“胡乱猜测的究竟是谁,皇上,你在害怕什么,不敢公布于众?”

刹那间,帝后二人在这一刻剑拔弩张,所有人不敢出一声。

皇后并非只是皇后,她还代表着朝堂一部分势力,当初拥趸庆帝成就霸业的勋贵世家。

“阿弥陀佛,两位于太子面前争吵,实属不该。”

这个时候,也就只有三花敢插一嘴,而他的话让皇后怔了怔,目光落在儿子身上。

地面寒凉,高鼎胸口的血液早已凝固,衣衫不整,甚至脸色都开始变得青白,形容狼狈而可怖,他生前奢华糜烂,从无亏待自己,死后却躺在冷冰冰的地上,听着父母为他激烈争吵。

皇后一想到这里,心都要碎了。

她扑到高鼎身上,满眼含泪呼喊:“鼎儿,鼎儿……”

结发妻子,一路扶持,就算有所争吵,也磨灭不了患难与共的情谊。

庆帝不是冷血之人,他见皇后发丝凌乱,悲伤痛苦的模样,再大的怒火也消弭了,于是抚摸着皇后的肩膀道:“他也是朕的儿子,朕从小抱到大,岂会让他寒心?鼎儿这样不好看,让他先回宫吧。”他说完这话,看了皇后身边贴身宫女一眼。

宫女轻轻一叹,跟着跪下来,“娘娘,这儿太冷了。”

皇后闭上眼睛,缓缓起身,点了头,她看向三花,哑着声音问道:“鼎儿是中了毒,对不对?”

三花颔首。

“这毒是什么,你也知道?”

三花握着佛珠,垂眸没看庆帝的神色,最终一叹,还是点头。

皇后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人的笑,“好,送太子回宫。”

宫女立刻出去唤人,将太子小心抬起来。

随着高鼎的尸体被带走,屋内的人也离开了大半,这时,不知是谁提及了赵思洵。

“皇上,皇后娘娘,夷山王如何处置?”

缩在角落的赵思洵一听,顿时瞪大眼睛,面露恳求。

皇后看着他,眼里浮现出浓浓的厌恶,若非高鼎被他美色所诱,怎会来这个别院,支开身边人?

她正待迁怒,赵思洵便哀求起来,“不是我,我是被陷害的,我没杀太子,皇后娘娘明察!我是被陷害的,另有真凶啊……”

他的眼泪又掉下来,脸上带着绝望,好不可怜。

明明贵为一国亲王,可至始至终没人将他当一回事,因为谁都知道他可有可无,生或死,无关紧要,但真是如此吗?

皇后看着他痛哭流涕的模样,厌恶到极致,忽然心中一动,她看向三花,“国师,你看看他是否也中了毒。”

此言一出,三花不由看向赵思洵。

赵思洵一怔,往后缩了缩。

他害怕地贴在墙壁上,看着老和尚一步一步走进,直到退无可退,最终认命地垂下头,泪流满面,全身发抖。

这样一个柔弱的少年,就算是铁石心肠之人,也不免生出恻隐之心。

在三花踏进这里的时候,便已大致猜到了始末,要说无辜,便是这个夷山王了。

小小年纪,孤身来大庆,又被这样强逼,实在可怜。

“莫怕,不疼,老衲只是查探一番。”三花口吻温和,轻轻地握住赵思洵的手,接着一股温暖醇厚,却不容置疑的力量随着相握的掌心,顺着他的经脉流向丹田。

赵思洵原本忍耐的脸上渐渐放松,露出好奇之色,那双琉璃般清澈的眼睛看起来也的确单纯。

不过一周天,三花便放开了他的手,回头对着庆帝和皇后道:“他亦中了毒。”

皇后看赵思洵乍然惊慌的脸色,不由地问:“他为何没事?”

三花阿弥陀佛了一声,没有回答。

皇后隐隐有了猜测,顿时觉得万分可笑,那些人是打算送给他这样一个凶手,就想补偿她的丧子之痛吗?

皇后紧紧地握着宫女的手,踩着沉重却悲哀的步子离开了这里。

靖王和安王沉默地向她行礼。

她平静的眼神扫过他们的脸,然后看向黑暗她绝不善罢甘休!

赵思洵被关进了天牢,是的,虽然人看起来不是他杀的,可是他手握金簪,与高鼎的致命伤相吻合,他便是最大的嫌疑。

不过没被失了理智的皇后当场宰了,还能留下一命,这便是最大的胜利。

赵思洵心态良好,作为南望亲王,他单独蹲在一间牢房里,安安分分地等待着,他相信不久皇后会来找他,别人也会来找他。

始作俑者倒是耳根清净,可外头却炸了!

高鼎的死好似一颗核.弹,炸在大庆的国都上空,形成一个不断往外扩散的辐射,很快就会在中原大地掀起巨大风浪。

而头一个被波及的便是安王和靖王。

同为皇子,母族强盛,又得帝宠,谁没幻想过成为下一任帝王。况且高鼎无能无德,声望极差,若非有皇后一力扶持,早就被废黜了。

是以,他们各自接触西越和东楚,与之狼狈为奸,他们很清楚,若三国想搅弄风雨,最简单的也是对付高鼎,一拍即合!

高鼎之死,这是必然的,但是谁也没想到,竟会是现在?

三国入粱都不过五日,才刚起一点风云,不管是契机还是布局,都尚且没影,怎么高鼎就死了?

谁动的手?

两人彼此对视一眼,皆从兄弟眼里看到了疑惑和忌惮。

那一晚,他们忐忑不安,因为这脱离掌控的未知,却又兴奋难耐,因为高鼎一死,堵在他们前路的巨石已经搬开,余下的便是走向康庄大道。

直到宫内消息传出来,三花透露了此毒之性,而太医院验证的那只酒杯亦有了结果。

两厢吻合缠绵!

那一刻,靖王放下了心中巨石,露出了笑容。

而安王则眼前一暗,差点憋出了一口血,他急匆匆地就赶往了西越别馆。

世人皆知,巫神教最霸道的毒有两种,红命和缠绵,皆是无色无味,无知无觉之毒。

前者要命,后者磨人。

缠绵对普通人无效,但是对武者却是最致命之毒,身中红命还能用内力压制,可是缠绵它对付的就是内力!

“高鼎是你派人杀的?”

甭管平日里两人如何臭味相投,相谈甚欢,此刻一朝翻脸,却是毫不客气。

姜太子虽对其中细节不慎了解,但高鼎之死是件大事,他正跟属下连夜商议对策,没想到劈头盖脸就遭到安王的质问,顿时不悦道:“自然不是,安王可不要胡言乱语。”

“我胡言?”安王冷笑道,“缠绵,高鼎的体内查出了缠绵!”

此言一出,跟着走过来的骨魔女脸上露出惊讶,见姜太子看过来,她皱眉道:“这不可能,本座从未让人去下过此毒。”

安王却是不信,“不是你们,这缠绵从哪儿来的?”

姜太子道:“安王,你又如何得知这是缠绵之毒?”

“国师所言,太医证实,你觉得还有假?”

这下骨魔女无法淡定了,“三花老和尚亲口所说?”

“不然你们以为本王为何如此笃定!世人皆知,巫神教最善此毒,这你如何解释?”安王说到这里,神色间带了一份气急败坏,愤怒道,“就算你们要动手,为何不跟本王商议?刺杀大庆太子,就算你是西越的国储,也一样别想活命!”

而且还会连累他,谁知道他跟姜太子走得近,皇后必然以为他也参与其中……

想到宁皇后痛失爱子癫狂的模样,安王就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

姜太子脸色瞬间沉下来,他看向骨魔女,后者亦是凝重回答:“太子,不是巫神教所为,本座可对天起誓。”

“那会是谁?”

“本座立刻派人去查。”

可查到又能如何,皇后会听解释吗?

安王想到这里心下慌张,他知道若是不能将自己摘干净,最终便宜的只会是自己的兄弟,靖王。

“可恶……”

这个时候,一名侍卫急匆匆地跑来,大喊道:“殿下,万佛寺的惠明大师找到了!”

安王一怔,急忙问:“那老和尚去哪儿了?”

“今早在城郊河边芦苇丛里发现的。”

发现……这话就有意思了。

骨魔女震惊道:“你说他死了!”

侍卫点头,“是,死了,尸体已经被泡得浮肿,正送回万佛寺。”

此言一出,屋内一瞬间寂静。

惠明……那可是拥有近大宗师的实力,谁能杀了他?

“还发现什么?”

侍卫道:“在城郊树林有打斗的痕迹,像是宗师之间的对决。”

“可知另一人是谁?”

侍卫回答:“听说,听说武功路数像是上陵学宫的文书行者。”

此言一出,整个屋子再次陷入无声之中。

安王笑了一声,“哈……”又笑了一声,“弄了半天,原来他也有份,真是好啊!”

靖王前头还在笑,高鼎死了,安王必然要被皇后针对,那么储君之位就是他的了,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然而下一刻,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就跟安王一样怒气冲冲地去了东楚别馆。

韦太子的脾气比姜太子好一点,他不紧不慢地将一盏茶递给了靖王,说:“此为陷害,文书行者一直在我身边,昨夜从未离开?”

“宗师的实力,来无影去无踪,一盏茶的功夫,粱都哪个地方去不了?”靖王冷然道。

“靖王,孤用性命起誓,绝非他所为,更与东楚毫无关系。”韦太子坦诚。

靖王发出一个短促的笑声,眼底带了一份嗤意。

会下手之人,难道还会承认?一个毒誓不就跟放屁一样?

“若不是他,这上陵学宫的招式又是谁使出来的,万卷书剑乃是文书行者的成名之招,试问谁能模仿?”

面对着靖王咄咄逼问,韦太子亦心生暗怒,不过他努力压下来,深知此刻并非是争吵之时,他说:“惠明大师亦是半步大宗师,文书行者与他的武功伯仲之间,如何杀的了他。”

“听闻文书行者曾言不达大宗师之境,不下学宫高楼。”

这下,韦太子坐不住了,他放下茶盏冷然道:“若真是如此,倒是东楚之幸。”

谁都知道多一位大宗师,对一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靖王紧紧地盯着他,韦太子平静回视。

气氛紧张到了极致之时,一位儒雅的老者缓步走进来道:“靖王。”

宗师在前,靖王稍稍收敛,但依旧没好气道:“文书行者这是打哪儿回来?”

文书行者回答:“听闻此事与老朽有关,便去瞧了一眼。”

韦太子问:“行者,怎么说?”

文书行者叹道:“若非老朽深知并非自己所为,当真以为惠明大师是死于我之手。”

韦太子惊了,“什么!”

靖王在一旁冷笑。

文书行者皱眉,“光看昨日打斗的痕迹,的确与万卷书剑极为相似,说明此人内力深厚,不在老朽之下,且熟知老朽的招式和绝学,否则无法以假乱真,而且他杀了明大师……”

韦太子脱口而出,“大宗师!”

靖王立刻道:“不可能!”

话一出口,韦太子也觉得自己冒失了,大宗师岂是一般人能够请动?

可若不是,又如何解释?

靖王起身,“别忘了还有缠绵,既然巫神教都能牵扯进来,骨魔女为何不能出手,只可惜他的尸体已经泡浮肿了,身上的痕迹也消失了大半!”

说到底,靖王还是不信,韦太子的心沉下去。

“你们好自为之。”

他说着便离开了别馆,不欢而散。

韦太子愁得皱了眉。

这时,文书行者道:“殿下,您是否还记得前两日您遭受莫名刺杀,乃是一名宗师所为。”

韦太子啊颔首,“自是记得。”说完,他露出恍然,“这是故意引你出手!”

文书行者凝重道:“怕是如此。”

“冥主?”

文书信者摇头,“不知,要么是他出手,要么便是还有另一人,在旁观战。只是老朽实在难以想象,不过看上一眼,就能将上陵学宫的武学和我的绝招领悟,这得多强大的天赋?”

别说是他,就是韦太子听了,心中也充满了疑惑和寒意。

若真有这样的人,也太可怕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明两天日万,下午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