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月满枝头花满楼>第50章 尼姑庵
  赵孝皇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辛桐,然后便吩咐身边的太监道:

  “给将军看茶。”

  待宫女将茶泡好端上来后,赵孝皇又对辛桐道:

  “将军尝尝,这是上次蒙古王子带来的特产——金茯茶。”

  听见赵孝皇这般说,辛桐才想起来上次蒙古皇子来娄国结亲之事。

  虽说最后是赵孝皇纳了蒙古公主为皇贵妃,但是品阶也不错了,只是辛桐想不明白,为何蒙古王子还留在洛京没有回蒙古。

  辛桐拿起了宫女放在他身边的茶盏,轻轻吹了两下,然后看着茶水发了一会愣。

  按喜欢以及对茶的了解,自己远远比不上康王。

  看着茶又想起了康王的辛桐,眼神突然暗淡了下去。

  “陛下刚刚说,有事找臣,不知道是什么事?”

  赵孝皇又看了一眼辛桐,没有回答他的话,只是道:

  “将军先喝茶,不急,等会再与将军慢慢说。”

  辛桐喝了一口茶,然后将茶盏盖好。

  赵孝皇又与辛桐聊了一些不痛不痒的话题,辛桐都一一答着。

  突然赵孝皇看着辛桐的茶盏眸光一转,悠悠开口道:

  “那日逆......康王被利剑射穿胸膛,最后慌乱中,是将军断的后,朕想知道,将军那日到底发生了什么?”

  赵孝皇本来想说逆贼的,但是还是转口了,虽然心里可能不想转口,但是毕竟现在辛桐还与自己坐在同一间屋子里。

  康王此举,赵孝皇谈不上多高兴,但是也不难过,毕竟他没有造反成功不是吗?

  赵孝皇又看了一眼辛桐,只是对方却只是依旧和先前一样,悠闲的饮着茶。

  “回陛下的话,臣亲眼看见康王殿下身中数箭,血尽而亡,至于尸身,当时场面太过混乱,臣忙着掩护陛下,没有太过注意,想必是被叛党偷偷救走了吧。”

  后来发生的事,赵孝皇不得而知,辛桐想怎么说都可以。

  但是,赵孝皇是一个字都不会相信的,就算信,也是将信将疑。

  赵孝皇不信任辛桐。

  这一点,其实辛桐自己也知道,但是没有办法,他只是一个臣子,为人臣者,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何况,其实辛桐也没有完全对赵孝皇说实话。

  投靠赵孝皇吗?

  他当年之所以会当上娄国的大将军,背后其实还有一段见不得光的交易。

  娄国重文臣而轻武将,文官多职位多,原先一个人便可做的职务,娄国硬是分出来了四五个人的职位来完成。

  武将也是如此,原本娄国不需要这么多的士兵还有将军,但是武将也和文臣一样,一个驻地有好几位将军。

  但是大将军只有一位,那便是辛桐,一些品阶较低的将军,没有立过什么军功,都得要听辛桐的指令。

  但是如果皇帝派人出任了知州,一般而言,都是文官出任知州的,知州前往监查,将军也是得要听令于知州。

  所以,娄国的将军,是历朝历代以来,活得最憋屈且最没有尊严感的!

  自娄国建国以来,文官仗着自己地位高,向来与武将不对头。

  虽说,辛桐是娄国的大将军,但是,先帝直到自己走后都没有给他封一个威武雄壮或是霸气侧漏的封号。

  只是叫辛桐大将军。

  众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赵孝皇对于这些并没有什么感想,因为在他心里,武将其实比身份低下的商人的地位高不了多少,要不要给他们封号对于赵孝皇来说并不重要。

  况且,赵孝皇也从来就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听见辛桐如此回答,赵孝皇也没有多反问,继而又道:

  “朕今日想传召将军来此,并不是真的想问一个已死之人、还是造反之人的下落。”

  辛桐自然也是知道的,不论康王死不死,他造反都已经成了一个已是定局的死局。

  死了还好,至少只是一个谋逆的罪名,要是他没死,也已经消耗过度且被通缉了。

  要是康王真的还活着,恐怕余生都得过着东躲西藏、暗无天日的日子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赵孝皇敢如此放心且不追究康王到底死没死透的原因了。

  因为康王成不了气候了。

  辛桐想,若是不出意外,康王在青州那边的封地,要不已经被赵孝皇控制了,就算没有控制,那也彻查得差不多了。

  从头再来或是青山再起,怕是不大可能了。

  除非......

  赵孝皇看着辛桐顿了好一会才继续道:

  “将军可以好好准备一下,朕等会就拟旨,令你前去九重关平定战乱,驱逐金人,朕待将军凯旋归来。”

  金人虽说只是骚扰边境之地,但是着实让辛桐头疼,就感觉给人一种金人永远也杀不完的感觉。

  说完这句话后,赵孝皇便令辛桐退下了。

  辛桐出了皇城,出了洛京,便又一个人骑着马直奔一处幽深之地而去。

  是白起说的那座尼姑庵。

  尼姑庵坐落在一处幽深且静谧的深林里,在半山腰上。

  曲径通幽处,有暗香漂浮,沁人心脾,又有流水淙淙作响,鱼群嬉戏其间,两旁是凹凸不平的山石,被流水和时光打磨得光滑别致。

  辛桐见过最美的风景便是行军打仗时,那大漠里的风光,而打动辛桐的,从来都不是大漠里的风景,而是大漠里的人......看書溂

  那些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有些或许早已埋尸黄沙,有些也许还苟延残喘的活着,还有一些,或许和自己一般,也当上了将军或是一个小小的先锋将......

  行军时,或许彼此都不知道名字,但是他们心中都有一个不变的信仰,那便是保家卫国护万世太平,哪怕为此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性命,他们也在所不惜。

  辛桐走着走着,突然这些话就窜进了他的脑子里。

  他慢慢放缓了脚步,本来半个时辰的脚程,他走了近一个多时辰。

  待到了尼姑庵的门口,他才如大梦初醒。

  可是他看了一眼尼姑庵的牌匾,似乎是挣扎了一下,最后还是转身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