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扶苏拯救大秦>第59章 大秦黄河
  侍卫发现情况不对,扣动扳机,朝着印象中的地方,连续射击,之后连忙防备起来。

  两波弩箭射击,有几道声音传来刺入肉身的声音,还伴随着闷声。

  待烟雾散去,黑衣人头领早已不见,半空中的飞行器也在寻找目标,在空中乱飞。

  “既然找不到,那就即刻出发,他受伤也走不远的。”

  “唯!”

  几人牵马上去立即出发,发出哨声,准备召回侍卫回来。

  侍卫们打扫战场,拔出弩箭,未死的送一程。

  并检查了每个尸体,都发现了纹记。

  挖坑草草了事。

  上了大路,策马扬鞭疾奔。

  等到侍卫们集合过来,侍卫们形成前后保护队形,奔向下一个目的地。

  埋伏地不远处,约莫过了半小时,一片草丛掀开,漏出缝隙,漏出一双眼睛,此人听耳倾听,没发现异常。

  这才移开草皮,大口喘气。

  赫然就是黑衣人头领,此时的他脸色苍白,后背上又插了几支弩箭,流血不止,浑身几乎无力。

  努力地吸了几口气,精神不再恍惚。

  用力起身,待他准备起立时,一柄冰凉的金属物搭在他的脖子上。

  身体瞬然僵硬,慢慢转头,看到了一脸愤恨,双眼含有怒火恨意的少年。

  这时,少年抬手,手中的武器一挥,武器上的反光照得头领下意识闭眼,之后头领脖子一痛,陷入了永远黑暗中。

  大仇得报,少年垂下手中的柴刀,跪地无声哭泣。

  哭了很久,少年擦了擦早已干了的眼泪。

  “下沟村上下219人,如今只剩我兄妹俩人了,能够亲刃仇人,多亏了恩人,我云元来日一定会报答你们的恩情。”

  说完朝着赵乾宇所在方向磕了几头。

  磕完起身,拿起了地上的头颅,走向某个地方。

  原地留下了只剩躯体的尸体。

  没多久,一群被血腥味引来的野兽,慢慢凑近这具躯体,很快就撕咬起来,一个带有眼睛纹饰的胳膊被撕开吞进肚里。

  ……

  扶苏一行,终于进入平原之地。

  到了这里才算是进入中原腹地。

  “扶苏,这个中原之地,将来可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粮仓之地,那边可是有近一亿人呢。”

  “老师,扶苏已知晓。”

  “对了,黄河之灾,现在也是重中之重,老秦故地,还是要退耕还林,尤其是黄河源头,禁止滥伐森林,以前砍了多少现在就要补上,你不做,老天会给你教训的。”

  “做好了,这里的粮食总量能保证大秦不受灾难时期的威胁。”

  “扶苏明白了!”

  扶苏在后世从视频中见过过地上河黄河的壮观,他那时可是担心会不会崩塌。

  黄河之患可是很严重的,放在后世,能很快的解决问题,但是在大秦,不行。

  所以一开始就在源头做好防护,不给后代留下祸害。

  平原之地,一马平川,此时万物复苏的季节。

  一眼望去,草木茂盛,可惜了这里的肥沃土地,不种庄稼浪费了。

  连年战争,人员损失很大,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希望来年有个处处丰收的场面。

  ……

  颖川城,一府邸。

  “什么?行动失败了?”

  “都是废物,十几个人都拿不下来,死了活该!”

  一阵暴躁的骂声响起。

  之后传来重物落地的打砸声。

  “主家,下一步该当如何?”

  “算了,这次又是仓促行动,早知就应该再等等,难得的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他们这次走哪了?”

  “据说一直向东,目的地不知。”

  “这次你去安排,尽快打探清楚他们的落脚地。”

  “诺。”

  ……

  此时的扶苏一行,正在渡河的船上。

  看着眼前如此清澈的黄河,赵乾宇不由感叹:“这水真好,谁能想到,二千年后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河。”

  捧一手七分沙,真不愧是黄河。

  “老师,这次咱们去哪?”

  “给你找一个人才!”

  “哦,老师别说,让我想想是何人?”

  扶苏回忆了所知的信息,忽然想到了一个人。

  “老师,这个人现在还是无业游民吧,靠其兄种地养活自己,这人是有才,就是名声不好。”

  赵乾宇闻言点点头。

  “人无完人,具体怎样,见了才知道。”

  “的确如此,谣言止于智者。”

  “对了,战船建造怎么样了?”

  “已经快了,有现成图纸,很快第一艘战船就要下水了。”

  “真是好消息,这次安排个行程,可以顺便看看去。”

  “扶苏也是向往所谓战船是何等模样。”

  感受着船上的晃动,体验着不一样的感觉。

  在后世,赵乾宇还没坐过船呢。

  忍不住得想要吟一首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老师等等,这是李白的诗,别抢我的台词啊。”

  “是吗?那我换一个。”

  赵乾宇根本没在意这是哪位的诗。

  一抬头,看到远方的帆船路过。

  再次开口。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扶苏再次捂脸,又抢我的台词,而且还不应景,这里是黄河,不是长江。

  算了,随老师高兴就好,反正没其他人听到。

  赵乾宇吟两首诗,再次开口时却卡住了。

  明明有很多诗,为啥记不住了,只好作罢。

  转头看向还在绷脸的扶苏。

  扶苏被看着心里发毛。

  赶紧拱手道:“老师,有何吩咐?”

  算了,好歹是未来的皇帝,给他个面子。

  “这次去那里,需要改变一下口音。”

  隐藏身份嘛,扶苏明白。

  “老师是不是这样?”扶苏说了某地方的方言。

  赵乾宇听了摇头。

  “你这一说,明显有老秦人的说话方式,有心人一打听就知道是咸阳那边来的,安全第一,还是改换一下。”

  “那应该怎么说呢?这里没有其他人了,再说,时间上怕是来不及了。”扶苏说了他的疑问。

  “没事,我会一点儿,另外咱还有这个宝贝呢。”赵乾宇笑了笑,悄悄地亮出了手机。

  得益于在现代重金悬赏,弄来个单机版方言翻译app,麻烦的是,就是得自己录入信息,包括语音声调什么的,之后才勉强合格,将就着用吧,聊胜于无。

  “这里是中原地带,还是身份掩饰的好地方呢。”

  中原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的发源地,素有得中原者得天下。

  汇集了众多各地人士,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所以百家姓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

  “你听这个中原话,感受一下。”

  “老李,你这是弄啥嘞!”

  “这是你妮儿?”

  “这妮儿长得真齐整。”

  “落黑一块喝盅酒。”

  “中!”

  扶苏听完,还别说,虽是地方方言,却是神奇地能听懂。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