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叔,你真厉害!”

  院子里,小四兴奋的交代厨娘做一桌好菜要庆贺一番。

  “还是别了。”

  有点丢人现眼。

  录取三百人,他,白德祥,二百九十八。

  不是孙山,却也尴尬。

  “四叔,你想那么多干嘛?”

  小四就不理解了:“是,他们是考得好,但是,四叔,你看过放榜时那些看榜的学子吗?”

  头发花白的有之,中年大叔一大群,再不济也有二十好几,像四叔这样的小年轻,真的没有几个人。

  最为关键的是,考上了。

  除了前面三十名外,三十一名和二百九十八名不都一个效果?

  考上了就最厉害了。

  至于以后的路还长着呢,谁规定考得差就不能有大出息?

  出将入相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别人三四十岁才中了进士进入仕途,而你过了年才十七岁。

  到他那个年纪已经做了十多年的官了,哪怕是五年升一级呢,也能升上好几级。

  小四认为自家四叔前途无量,说不定还能做一品。

  “你可真是……”

  一个宝的话白德祥到底没说出来。

  就觉得小四看问题独特得很,安慰人也是一套一套的。

  他哪里就有这般造化了。

  当然,经过他的劝说,自己也心里也好受些。

  是啊,当初来盛京的时候先生就说过目的是长见识学经验。

  自己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的。

  在温泉山庄由小四的先生指导了一段时间感觉有了进步,得了这倒数第二名,其实已属意外惊喜。看書溂

  自己为什么还觉得遗憾不高兴呢?

  想想小四说的话好有道理。

  是啊,他才十六岁。

  十六岁会试中了贡士,说起来也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想到这里,白德祥就和自己和解了。

  一切不急,慢慢来。

  中了贡士后接下来就是要参加殿试了。

  所有获得贡士资格的人都要参加。

  白德祥清楚的知道像自己这种类型的就是陪跑了。

  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般中榜者都可称为进士。

  在第一甲中取前三名。

  状元榜眼探花,白德祥知道这些自己都只能远远的看着了。

  “等殿士后就回乡吧。”

  白德祥还是很担心老父亲的身体。

  “你大伯没了的事,估计着对他打击不小。”

  毕竟都八十七的人了,真正是高寿。

  再不回去,真怕连最后一面都见不着。

  小四……

  “三哥的事儿,我也不敢给他说。”

  真要说了,没准儿就是送他最后一程了。

  “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回去看看?”

  毕竟也是亲祖父。

  “到时候我问问阿姐。”

  不是问娘。

  娘从来不管这些事儿的。

  说真的,娘能主动让白德祥留下来这件事让小四特别的震憾。

  就觉得娘什么都看得淡,却对白家人看得很重。

  之所以会这样,者阳因为看在爹的面上的原因。

  “好,如果你可以一起回乡的话,相信你祖父会很高兴的。”

  小四就将这事儿记下了。

  反正,接下来他还要备战武举。

  宫里,白素素也得到了白德祥的成绩的事儿。

  “四爷还真是一个不错的。”

  紫菱笑道:“小小年纪就能中进士。”

  “确实是拼了命努过力的孩子。”

  白素素觉得又有些对不住他。

  要是从一开始就接到京城来,也经过名师大儒的指点,像这种成绩今年不下场,再经过三年的磨练,没准备会一鸣惊人的。

  白德祥有这样的成绩全凭了他自己一头撞出来的。

  “这样也未必不是好事。”

  若芳姑姑道:“主子您要保护白家,四爷的成绩不显更好。”

  如果一来就搞个状元什么的,身世背景一准儿得被挖出来。

  到时候,白家三房也会被人挖出来的。

  温泉山庄的人就会暴露在大众之下。

  “也是。”

  白素素揉了揉太阳穴。

  “他凭着自己的本事一步步的走上去,再以后谁挖出来也没什么问题了。”

  真要是状元什么的,那些打着爱才旗号的幌子就会去刨根问底。

  确实也会刨出白家的众多秘密。

  就算……白德祥是牺牲的那一个吧。

  总归,要保护一些人也会牺牲一些人。

  待到白德祥知道自己真正身份的时候,希望他能像素枝素叶那般明理就好。

  “主子这一点请放心。”

  若芳姑姑道:“帮他是情份,不帮是本份。”

  如果白德祥是那种是非不分忘恩负义的人,不帮他无可厚非。

  白素素点了点头。

  是啊,她做不到那么圣母。

  她现在要护的就是阿莲娘和白家妹妹弟弟。

  说起来,最主要的还是儿子登基没几年,朝堂根本不稳。

  再过十年二十年,到时候谁怕谁。

  当然,自己对白德祥袖手旁观也未必是坏事儿。

  毕竟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路更踏实,腰杆更硬。

  不仅白德祥,连小四白素念也是一样的。

  在小四的档案上,清清白白干干净净的。

  没有一丝皇宫里的痕迹。

  这样的路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白素素期待小四有所成就。

  武举不同科举。

  那才是真正是手下见真彰。

  据说,去看武举的千金小姐也不少。

  为什么呢?

  白素素都不太理解,以为这个时代的小姐也喜欢肌肉男。

  “穷学文富学武。”若芳姑姑笑道:“这些小姐现在是看家世的时候了。”

  白素素看向若芳姑姑,怎么解释?

  “历朝武状元都是分布在富庶之乡,古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江浙是武举大省。而京城参加武举的多为世代武瘵子弟,有些甚至是开国功勋之后,将门之子。由于年代久远难以荫庇入仕,便只剩下武举这一条路了。”

  白素素明白了。

  这些人大多居住在京城地区,或是祖宗封地,但一直以来就崇武抑文,不屑与文人为伍。

  甚至觉得他们是酸腐,儿孙后代也难破圈挤身文圈。

  所以就考武举这一条路。

  如此说来,小四的竞争压力还很激烈了。

  “主子也不必担心,公子的师傅比他们的师傅都要厉害得多。”

  这些也就是祖传的功夫,有条件的再请一个武师傅。

  但是,白素念的师傅全是大内高手,顶尖暗卫出身,能弱了他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