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科幻末世>时空倒爷:开局血赚三个小目标>第462章 文治武功,古今无双!
  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北方没有人口。

  连主要的京畿地区,都没什么人口,朱元璋不得不从江南移民过去,充当军户。

  甚至把自己的亲儿子封为塞王,去戍边卫国,顺便发展这些地区。

  这种情况下,就更不可能去理会西域了,因为西域失去了千年,早已经没有了多少汉人。

  所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要长久的占领一个地区,就需要大量自己的人口,不然占领了,也会如同永乐皇帝收复安南一样,维持不下去,不得不舍弃。

  而自宋以来,瓷器的技术成熟,航海术也成熟,以瓷器为主导的海洋贸易取代了过去以丝绸为主导的陆地贸易,陆上的丝绸之路逐渐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

  西域在经济上,也没有了过去的价值,收回来,属于赔本买卖,明朝一直就没干。

  早些年,有人给嘉靖上书,要收回西域,嘉靖当时也很激动,但不过三分钟热度,激动过后,就放弃了。

  无他,太花钱,实在是没钱。

  所以西域一直到乾隆时期才收回,因为当时人口达到了三亿,不缺人了,而且生产力和人口的发展,导致赋税大增,乾隆国库存银7000万两,有钱了。

  有钱有人,收回西域,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此时大明发展到如今,人口无法与乾隆朝的三亿相比,但也有一亿人口,比朱元璋那个时候,可要强上太多。

  而随着工业化的推广,生产力要远高于乾隆时期。江浩现在的5000万两白银比乾隆的7000万两白银更有含金量,因为现在白银购买力更高。

  江浩现在年入的5000万两白银,差不多就相当于乾隆时期的2亿两白银,这是晚清才能达到的水平。

  而且晚清是拼命的盘剥,而江浩却是真的轻徭薄赋,甚至经常减免农业税,纯粹靠工业的发展,获得了如此惊人的财富。

  江浩现在有钱有人,还能修铁路,自然就收回了西域。

  有了西域,就能更好的控制蒙古,而且西域的地下,可是有石油的。

  大明的工业想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石油。

  收回西域后,吐蕃的地区,江浩也出兵两万,直扑高原,一举把吐蕃纳入大明的版图。

  辽东地区,也是深入西伯利亚,占据了所有的精华之地。

  而在南方,大明海军更是声威赫赫,吞并了倭国最精华的地区,立倭国天皇为傀儡,遥控倭国大名,让他们相互制衡,维持着四分五裂的状态。

  倭国已经彻底没有了发展的机会,卵蛋都被捏在大明的手里。

  至于朝鲜,本就是大明的藩属国,海军过去一亮相,开了几炮给朝鲜人开了开眼,朝鲜王国就纷纷说“父母之邦,天朝上国,我大明,天下无敌啊”!

  朝鲜本就是大明的孝子,如今大明实力如此强,在经济上被大明彻底控制,甚至朝鲜所用的货币,都是江浩冲印出来的银币。

  江浩嫌弃银子太麻烦,便冲印了大量的银币。

  面额最大是十元银币,上面印着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头像,被百姓称之为“大洪武”。

  “朱大头”是万万不敢叫的,毕竟大明不仅没有亡了,反而如日中天。

  其次是五元的银币,上面印着朱棣的头像,因此被称为“永乐钱”。

  其次是一元,这其实就是一两,上面印着魏国公徐达,被百姓称为“徐一元”。

  一元的购买力已经非常强了,这一元钱,能够在京城吃一顿烤鸭了。

  因此一元下面还有角。

  五角,二角,一角。

  五角上印着大明的黄龙旗。

  二角上印着大明的长城。

  一角上则印着大明的版图。

  而江浩,并没有把自己的头像印在银币上,没有这个必要。

  除去朝鲜与倭国之外,大明海军所向披靡,灭安南,亡暹罗,绝高棉,一通东南亚,将这些地区,全部纳入天朝版图。

  原本占据了马六甲海峡的西班牙人,也被赶走,吕宋之地,复为大明所有。

  大明海军还占领了澳洲岛,此岛宛如大陆,被江浩命名为“澳宋岛”。

  至此,大明的版图,达到了可以实际控制的极限。

  北达西伯利亚,震慑罗刹于边陲。西至帕米尔高原,威压大食,虎视天竺。

  东到扶桑,倭国俯首,朝鲜称臣。倭国天皇去天皇尊号,被江浩封为倭国国王,位同朝鲜国王,都属于大明郡王的品级。

  南到澳宋岛,遏守东亚门户,控吕宋而威暹罗,游南海并爪哇,一时无敌天下。

  天朝的版图,达到了空前绝后的规模,所以江浩才把大明版图印在一角银元。

  一角银元,是老百姓日常最多使用的银元,大明的百姓就算不认字,也知道这是大明的疆域,再一打听,就知道大明的版图,不仅超越了汉唐,也超越了大元,史无前例。

  一想到自己生活在如此强大的大明,大明的老百姓,肯定会很自豪,对大明更有归属感,大明的国运也会更强。

  而把大明的财政收入达到年入5000万两,版图扩张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江浩也只花了三年的时间。

  得益于生产力巨大的进步,纺织业蓬勃发展,大明人人有衣穿,袜子更是普及了。

  得益于化肥厂的建立,以及水泥的应用,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又引入了红薯玉米等美洲作物,农业生产力爆发,大明虽然做不到人人有肉吃,但已经做到了人人有饭吃。

  三年的时间,大明在军事上无敌于天下,明军的威名远播欧洲,毕竟西班牙、荷兰等海上强国,都败于大明海军。

  奥斯曼帝国在帕米尔高原一试锋芒,也被明军打的丢盔卸甲,要不是明军暂时对奥斯曼没有想法,中亚的格局恐怕都要大变。

  天竺的莫卧儿帝国见大明如此威武,根本就不敢动武,而是派遣使臣为江浩送上金钱美女,以免明军攻打他们。

  在西伯利亚,罗刹国也被明军打的节节败退。

  大明的武功,自然无敌!

  而文治的主要指标,就是百姓的衣食住行的水平,这已经是超越了历朝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