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从总旗开始>第250章 应天府的家
  不过这些对于易武来说,其实并非是负担。

  只有掌握住一点自己的东西,才能让他有自由度。

  如此才能在锦衣卫站稳脚跟,也才有空间给朱棣传送消息。

  这一夜,几个人早早的睡下了。

  次日清晨,也是简单的喝了几碗昨夜剩下来的鱼汤,就匆匆出发了。

  最终证明老哈克的预测还是十分准确的,午时之前,马车到了应天府的北侧门。

  守门的侍卫在检查了易武的文书,发现他是一名新上任的锦衣卫总旗之后,甚至都没看夕海月和老哈克的文书,就放了易武进去。

  就这么一个细节,就让易武意识到了,锦衣卫虽说现在没了刑狱的职权,却依旧是皇权天命。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还有侦测的职能,锦衣卫就能随时直接对朱元璋回报消息。

  这才是锦衣卫皇权特许的核心功能,也是能取得朱元璋信赖的基础。

  当年朱元璋组建锦衣卫的前身,不知道耗费了多少精力,更不知道把自己的多少亲信都送到了锦衣卫中,发展到现在锦衣卫的很多力士和校尉已经散布在了大明的各个州府。

  就算是惹了事背了锅,锦衣卫也是朱元璋最信任的。

  暗暗记下了这一点,老哈克按照朱棣给易武的地址,在应天府中缓缓前行。

  这是三人第一次到这应天府中,时值四月初,跟北平府中的乍暖还寒不一样,这里已然过了阳春三月,一片的生机。

  易武知道,这南京乃是太祖皇帝建都的所在,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转足有一百二十多里。

  整个南京城城里几十条大街,几百条小巷,都是人烟聚集,金粉楼台。

  城里一道河,东水关到西水关,足有十里,便是秦淮河。

  秦淮河水满的时侯,画船箫鼓,昼夜不绝。城里城外,琳宫梵宇,碧瓦朱甍,在六朝时,是四百八十寺;到此时的大明,何止四千八百寺!

  大街小巷,合共起来,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

  在南京城,不论你走到一个僻巷里面,总有一个地方悬着灯笼买茶,插着时鲜花朵,烹着上好的雨水。茶社里坐满了吃茶的人。

  到了夜里,两边酒楼上明角灯,每条街足有数千盏,照耀如同白日,走路的人,完全都不带灯笼。

  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侯,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心魄。

  两边河房里住家的女郎,穿了轻纱衣服,头上簪了茉莉花,一齐卷起湘帘,凭栏静听。

  所以灯船鼓声一响,两边帘卷窗开,河房里焚的龙涎、沉、速,香雾一齐喷出来,与河里的月色烟光合成一片,望如阆苑仙人,瑶宫仙女。

  还有那十六楼的官妓,新妆炫服,招接四方游客。

  用易武后世看到的一本奇书上的描述,那就是‘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如今的北平府,跟南京城的确是没法相比的,北国风光和江南富庶更是相当不同的,走在这南京城的街头,易武都有一种自己是不是应该在这滚滚红尘之中潇洒沉沦一番的想法。

  忽然之间,他的脑袋里闪过了一个念头,自己要是当真到了这灯红酒绿的南京城后,却还是一点都不跟这滚滚红尘沾边,会不会引起人的注意?

  所以这秦淮河上的画舫,南京城路边的花楼,自己多多少少还是得来上几次的。

  至于在这里面是不是应该干点啥,易武倒是对自己没啥要求,一切看缘分呗!

  穿过了十数个小路,老哈克终于把马车停在了一个巷子的尽头,这个巷子里面有三个宅子,得穿过另外一条巷子才能到宽敞的马路上,也算是个闹中取静的地方了。

  “公子,应当就是这里了。”

  易武闻言直接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四下看了看这周遭的环境,因为在边上,院子也比旁边的两个宅子大了不少。

  他们三人还没等进去呢,就能看见院子当中的一棵大树,枝繁叶茂的,显然占据了院子的一大部分。

  当然,这也能说明这个宅子在这已经有年头了。

  之后摸出自己口袋里的钥匙,尝试着去开房门。

  果然,老哈克对于认路这件事还是相当厉害的,只一下,易武就把房门打开了。

  这个宅子之前的主人是谁,朱棣并没有跟易武说,只说这是他买下来的。

  此时易武也不知道这个宅子是不是空置了很久,从大门和一进门的情况他就能看出来,这两天显然已经有人里里外外把这里打扫一遍了。

  一开门,让易武感到有些惊奇的是,就连院子里的青石步道上面都没有哪怕是一片树叶,这显然就是才刚刚打扫过的。

  二进的院子,在大明官吏,尤其是文官的眼里还并不是完整的合院。

  在他们看来只有三进的院子才能算得上是完整,但易武对此并不在意。

  相比于后世的那些动辄高层一室一厅的居住环境,自己眼前的这个二进的院子就已经很是能满足他的需求了。

  二进的院子,顾名思义就是由两个院落组成,是在一进院落的基础上沿纵向扩展出来的第二进。

  在厢房或者是耳房的南山墙处加一道隔墙,从而区分开内院和外院;隔墙和正房、东西厢房围合成内院;隔墙和南侧的倒座房以及两侧的屏门围合成外院。

  这么一来,跟那些一进的宅子相比,这个宅子不光每个房间的大小大大增强了。

  就连房间的数量也多了至少三个,院子更是不光大了,也多了一个。

  那棵大树,正是种植在外院的正中央,大树底下不远处是一个小巧的水井。

  坐在树荫下,一定是别有一番滋味,而且大树的存在,也给正房和厅堂以及内院保留了相当的隐私空间,显然是个用心的设计。

  “跟咱们在北平府的宅子相比,小是小了点,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

  带着夕海月和老哈克里里外外的走了一圈,易武不由得感慨道。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