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从总旗开始>第200章 燕王一脉危险了
  “哦?太孙此番是代表陛下前来这要是送我这个藩王礼物,我怕是有些不敢收下啊!”

  朱棣倒是没想到,在自己摆出来这么一个态度之后朱允炆竟然说的是他有礼物送给自己,这让他一时间也没摸清楚朱允炆的套路。

  “不,四叔这是多虑了,这个礼物跟皇爷爷没什么关系,就是我给四叔的一点心意,我相信四叔一定会收下的,也是四叔一定用得着的。来,把我的礼物抬上来!”

  朱允炆这么一开口,李景隆连忙对着自己身边的一个侍从使了个眼色。

  他快步走出门去,显然在门口这个礼物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没多少时间之后,两个人抬着一个精美的箱子就走到了众人的面前。

  “来,把箱子打开!”

  朱允炆一声令下,两个侍从连忙把箱子放在地上,之后打开,从箱子里拿出了一副精光闪闪的铠甲。

  朱棣是个常年在马背上打仗的人,对于铠甲,当然是有着自己的眼光的。

  朱允炆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竟然忽然之间从自己的箱子里拿出来了一副相当不错的铠甲,这让他一时间有点摸不清头脑了。

  这到底是他的礼物,还是别人的礼物,还得看朱允炆自己怎么说。

  “太孙,这是?”

  “四叔,这是我专门为四叔准备的,当初我年方十岁的时候,先父曾得到了这么一副铠甲,当时他以为我日后能跟四叔一样,为了我大明守卫边疆,披荆斩棘,这才将这副铠甲送给了我,但如今我的情形,上阵杀敌军、怕是有心无力了,皇爷爷也不允许我上阵杀敌,这副铠甲既然是先父的心意,放在我的府邸里,怕是蒙蔽了它的光亮了,我这才想着它应该是放在四叔的手里,才能发挥出它真正的作用,我将这铠甲送给四叔,愿四叔做我大明的守护神一般的人物,有四叔在,这北平府便是固若金汤!”

  一边说着这么一番话,朱允炆一边走到了那铠甲的旁边,轻轻的抚摸着铠甲,仿佛是真的倾注了自己很多的情感。

  他这么说,不少他带来的官吏还有北平府的官吏们都是为之侧目,心说这朱允炆小小的年纪,还当真是相当的有家国情怀。

  但对于他的这些说辞,朱棣心里却是相当的腻歪。

  朱允炆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觉得自己知道的比朱元璋还得多一点。

  朱棣一直说朱元璋选择朱允炆当这个皇太孙,那简直就是魔障了一样。

  他是把自己对于朱标的情感,再加上对之前那个让所有人都喜爱的朱雄英的情感,全部都倾注在了朱允炆的身上。

  朱元璋甚至不允许锦衣卫去探查朱允炆的交际,对于朱允炆,他强迫自己无条件的相信,这样的相信,在朱棣看来就有点自欺欺人了。

  但身为藩王,朱棣完全干涉不了朱元璋的决定。

  现在朱允炆在自己的面前假惺惺的大放厥词,博取同情,自己还得一本正经的陪着他演戏,这实在是朱棣这辈子最不愿意做的的事了。

  在朱允炆说完了这番话之后,朱棣也是霍地站起身来。

  “朱棣多谢皇太孙赐给铠甲,我定当穿着这铠甲,为我大明斩杀北元贼寇,守护我大明国门平安!”

  这个时候的王天风就站在朱高炽的身后,他差不点没憋住笑了。

  这要是易武这个时候在他的旁边,肯定会说这朱允炆和朱棣叔侄俩完全是在这唱高调,而且是一调更比一调高。

  朱棣表态完了之后,朱允炆还不忘又对朱棣表达了一番敬佩之情。

  之后这俩人才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座位,重新开始了晚宴。

  这么一次晚宴,在南京城来的官吏和北平府的官吏们的推杯换盏之中,很快一个多时辰就过去了。

  按照惯例,朱棣和朱允炆都是要提前离开的,朱棣在敬了朱允炆和李景隆各自一杯酒水之后,朱允炆就说不胜酒力想要回去了。

  送走了朱允炆,朱棣也把招待这些人的任务交给了朱高炽,自己提前回去了。

  应付起来这种场面,朱高炽倒是得心应手,他把李景隆忽悠的对燕王府那是连连称赞。

  重要人物走了,这宴席的场面也并没有冷却下来。

  剩下的人里,因为李景隆的存在,让很多北平府的官吏开始慢慢的向他身边靠拢。

  既然他能跟着朱允炆来这北平府,就足以见得他跟朱允炆之间的关系肯定是不一般的。

  这样的关系之下,跟他打通了关节,也就算是对朱允炆站队了。

  在这样的场面下,王天风也终于能够暂时离开朱高炽,到外面看看易武有没有什么消息传过来了。

  谁知他刚一打听,就知道了易武早就派人过来候着了。

  果然是在这城里有了大发现,而且拿来了易武亲自写的手书。

  易武说的明白,要是不能送到朱高炽或者朱棣的手里,就送到王天风的手里,让王天风看过了之后再去琢磨这个书信应该送到什么地方。

  王天风拿到书信之后,毫不犹豫的打开看了起来。

  看完了之后,他直接收起书信,看了看正被李景隆缠着朱高炽,径直抄小路奔着朱棣的内室去了。

  这个时候的朱棣正在跟自己的燕王妃吐槽朱允炆就是个大忽悠,在南京城把朱元璋给忽悠的百依百顺之后,现在又到这北平府来买好了。

  他这么一忽悠,肯定会有不少人官吏借着这个机会对他示好,这对于朱棣当然不是什么好事。

  “怎么说他也是咱们大明的储君,要是他不难为咱们燕王府的话,咱们为他效命,又有何不可?”

  燕王妃是徐达的女儿,她其实一直在劝说朱棣,既然争取不了皇位了,那就像是她的父亲一样,做个进退有度的人,往往也是能在最终明哲保身的。

  “夫人你且看着吧,这朱允炆一旦登基,他的真正嘴脸就会暴露出来,要是我们此时不做准备,咱们这一脉,就危险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