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从总旗开始>第33章 帝王之相
  “这么说,咱们还真没看错这个易武,他不光能力出众,更没有一丝反叛到瓦剌之心,这就更加坐实了这个胡涛是诬告了,只听他们说,我还是有些不托底啊,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多了。”

  二人此时围坐在内宅的书房里,当中一个茶桌,上面摆着两三个小菜和一小壶酒水。

  吴守正和王天风分列两旁,就像是两个老友一样交谈。

  吴守正一边说着,一边给王天风倒上了酒水。

  “说实话,虽然我有点不能理解,但易武各方面的能耐的确是不在我之下的,一旦他在我的面前刻意隐藏了实力,我不论文武可能都不会是他的对手。”

  王天风在吴守正的面前从来不打诳语,他这么一说,吴守正神情就有点凝固住了。

  “他才不过十六七岁,之前一直生活在大兴县,虽说也读过几年书,但却从未听说过他有过人之处,第一次上战场也的确被北元人打的险些丧命,他要是真的有那么大的能耐,为何之前一直没表现出来,他总不能就在这等着胡涛这一出呢吧?”

  吴守正和王天风一样都是聪明人,但是他们俩却都无法判断易武到底是怎么就有这么大的能耐了。

  “知县,当务之急,还是先把胡涛告发易武这件事办妥了,我倒是觉得怎么可以这样……”

  就算是在县衙的内宅,王天风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还是俯身在吴守正的耳旁,足以见得其中的辛秘。

  “好!如此算是暂时把主动权掌握在咱们的手里,还可以做到引蛇出洞,估计易武对于这个计划也会十分满意,不过我就不跟他说了,你找个机会,去把咱们的计划跟他透露一二,让他在没事了之后在卫所里活动注意着点,特别是再次发生跟北元的战争,要是胡涛真的不是孤家寡人,那边折损了一个胡涛,是不会轻易饶过易武的。”

  王天风点点头,他对易武之后的日子并不担心。

  这要是之前,易武家里的三个女流的确是他的一大弱点。

  但是现在,有了夕海月这样的高手暂住在易武家里,王天风相信这样的情况是绝对不会再出现的。

  这一顿饭,吴守正看着王天风几乎把饭菜吃了八成。

  就从这,他就能看出来王天风和易武这一路上的艰辛绝不是他那几句轻描淡写的话就能说出来的。

  “天风啊,你本该游戏江湖,在江南水乡享受大明的太平日子,何必跟我到这北平来受苦?这件事过后,你就回去吧!”

  吴守正自己当着知县,虽然一直把王天风当做是自己的知己和幕僚,衣食住行也都是他在供应着。

  但他却明白,王天风有本事,要是像之前一样做个江湖游侠,可比在这不知道轻松自在了多少。

  “这么长时间太平日子我在这县衙都过了,现在我大明看似太平,但陛下年事已高,太子故去,太孙年少,明显是山雨欲来,北平府位置敏感,知县你的位置更是如此,我怎能在这个时候离开?”

  王天风笑着边分析边摇头,显然是拒绝了吴守正的这番好意。

  对于王天风的脾气,吴守正是知道的,他也不再劝说,只是默默点了点头,心底记下了王天风的恩情。

  有王天风在,吴守正在处理很多事的时候都大胆了不少。

  他知道,一旦自己到了事不可为的地步,王天风不会让他白白死去,起码能保全住他的家人。

  到了夜里,多日的紧张情绪让姜锋和李森挤在一个矮塌上,早已经进入了梦中。

  而易武则是独自睡在门口的另外一张榻上,他睡的很浅,毕竟自己的事还不算是结束,该有的紧张感肯定是要有的。

  忽然,易武睁开了眼睛,之后抱着自己的长刀悄然出门。

  在门外,脸色有些微红的王天风才刚要走近。

  “看来你把这县衙当成了咱们在瓦剌的客栈了,也罢,你跟吴知县接触的时日还浅,而且胡涛诬告你的事还没有定论,换做我,也会如此。”

  低声叹息了一句,王天风冲着易武招招手。

  两人在县衙内宅的小路上漫步着,走到了一处花园中的凉亭。

  此时就算是县衙里的下人们也都睡着了,周遭十分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一些鸟鸣声。

  “王兄莫非有话?”

  “我刚刚跟吴知县说了一些咱们这一路上的遭遇和见闻,如此一来,吴知县对于你就算是了解的差不多了,接下来,他准备这么办……”

  说到关键的地方,王天风依旧是靠到了距离十分近的地方,在易武的耳朵边低声说的。

  “哦?吴知县有此决心,倒是不错。”对于王天风说出来的这个计策,易武显然还是认可的,这其实也是早就在他脑袋里形成的方法之一,只不过鉴于自己跟吴知县的关系,他没有说出来罢了。

  “不错是不错,但这样一来,你和胡涛的这个案件盖棺定论,你回去之后怕是就难混了,我这次来,就是让你先知道这件事,心里有个准备,要是有什么困难,我可以帮你,吴知县也可以帮你。”

  易武当然明白王天风嘴里的困难是什么,他摇着头冷笑了一声,才继续开口。

  “钱百户吗?他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此事暂且不用知县和王兄担心,卫所里的事儿,我自己就能解决,吴知县担心他掺和到卫所中去,你也大可以告诉他不必太过担忧,不论胡涛还是钱百户,都不是什么人物,上面的一些博弈,咱们看热闹就行了。”

  易武没有把话说的太明白,但王天风却是能听明白,他叹息一声,久久没有说话。

  “我大明,也算是时运不济啊!太子英才,可惜早亡,我等最怕的,就是我大明重蹈了当年大隋朝的覆辙,二世而亡啊!”

  “天风兄不必如此悲观,我大明,人才济济,庙堂之上,江湖之远,能人辈出,皇室也还算人丁兴旺,这其中有帝王之相的,还是有的!”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