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清穿之我的倒霉儿子们>秦始皇篇18
  自嬴政一统六国,建立秦朝,号称始皇帝后。

  又一件让天下众人议论纷纷的圣旨颁布。

  “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改币制”等,此计一出,天下有学之士,皆是感慨,秦皇心思之细腻。

  有不少六国余孽,心中愤恨。

  此国策一出,那他们手中那些六国遗民,就要彻彻底底的变成秦朝人了。

  不要小看这些计策,这是大大增加国民归属感的利刃。

  一旦这些计划实施成功,想要再推翻秦朝再无可能。

  建国之初是最混乱,也是最有可能复辟的时候。

  可偏偏嬴政此政一出,彻底将人们恐慌的情绪带到了政策中来。

  一旦有一个人开始响应,那么就会像多米诺骨牌那样。

  当人们习惯了听从秦国的号令。

  那么就再也没有那股子反劲儿了。

  无数余孽的咬牙切齿,都没能阻挡,如此阳谋。

  此事由嬴政下令,扶苏督办。

  当然私下里嬴政对六国余孽的追杀也从未停止。

  他们不死,六国余孽复辟之心不死。

  秦国就永无宁日。

  虽然残忍却是最有用的手段。

  朝堂上还有一大部分朝臣,站着不腰疼的说着什么不要斩草除根。

  说着什么上天有好生之德。

  但其实仔细观察,说这些话的人大部分是其他六国的前臣。

  秦朝一统,偌大的国家。

  根本就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只用自己老秦人。

  上有所行,下必有所效。

  所以朝堂之上很多有志之士都是六国之前的大臣。

  而且不能否认他们的才能是不可磨灭的。

  秦皇嬴政,对他们的才能也是十分的尊重,这才礼贤下士,不拘小节。

  可是那时候的人们终究讲究一个落叶归根。

  就算过来效忠嬴政,可心里对于救国还是有感情的。

  这份感情虽然不能让他们背叛嬴政,也不能影响他们的荣华富贵。

  可是在嘴上痛快两句,包庇一下还是可以的。

  世人皆说嬴政残暴,可是纵观历史。

  当一个新的王朝建立时,又有多少功臣能够全身而退呢?

  大明,大汉,大清,哪一个王朝建立之后,有不少功臣都因功高震主唯一清楚。

  明朝的朱元璋,弄死了所有跟他打天下的人。因为他知道他的孙子,朱允文降不住这些人。

  汉朝的刘邦,更是卑鄙无耻。

  韩信多么忠诚能干的那么一个人,却死得如此屈辱。

  当年刘邦对韩信说,你辅佐我,只要你不造反。我保你这辈子永远不刀剑加身。

  可转过头来,此等人杰竟然被一群女人围住,生生的用竹签插死。

  何其悲哉!

  但相反,秦朝一统六国后。

  能臣猛将不计其数,甚至有个别将士的风采,已经盖过当时的秦王。

  秦王虽有忌惮,可无一人含冤而死。也没有一个人备受迫害不得善终。

  如此胸襟能耐,怎能不让人敬佩。

  大秦建立之后,为了安抚那些六国来的朝臣。

  嬴政曾公开说过。

  “寡人生下来就是人质,谁帮过寡人?赵人朝着寡人吐口水,马鞭抽在寡人的身上,那时秦人在哪儿?

  历代先君在哪儿!寡人以前是秦国的王,现在是天下的王!”

  也正因此话一出,不少六国臣子归心。

  无论谁当皇上,他们都是臣子,荣华富贵都是一样的,那还有什么可计较的呢?

  当然这一番话,也让不少秦国人敛去了内心的骄傲自满。

  国家一统之后,老秦人的骄傲是刻在骨子里的。

  有很大一部分人看不起其他六国的人。

  甚至有部分功勋大臣,看着朝中都是当年的老对手,更是骄傲自满。

  毕竟当年攻打六国,他们哪一个不是手下败将?

  但秦皇这番话,彻底让他们不敢自满,敛去了骄傲之心,老老实实的效忠嬴政。

  不得不说这番有些灭自己士气的话,却让整个国家实现了更恰当的融合。

  大一统来临的时代,自然有无数的问题浮现。

  可整个秦朝的人惊讶地发现。

  每当问题来临之时,嬴政好像总能料敌以先。

  将所有的困难解决在萌芽之中。

  甚至有许多次六国余孽的坏心不死,故意弄出的那些恶心人的事儿。

  可却没有一点对秦国造成影响。

  秦王嬴政下达的命令多而繁杂。

  可不知为何竟奇迹般的稳住了这个东拼西凑的国家。看書溂

  随着政令的下发,他们一点一点的融合。

  一点一点的,从相互戒备到平安喜乐。

  直到那天咸阳城来了一位客人。

  他带着好奇打量的目光,望着原本在他想象中应该充满了各种悲凉的咸阳城。

  却意外的发现这里是如此的繁荣昌盛,各得其乐。

  这一路走来,他见识了太多,他原本以为的充满欺压与严苛。

  一次又一次的颠覆他的想象。

  直到走进咸阳城大门的那一刻,孟胜心中不由感慨。

  他输了…

  嬴政真的办到了。

  而且他做得很好。

  原本以为应该被受压迫的六国百姓。

  竟然已经开始恢复,休养生息。

  原本以为,曾经的死战之,国会多有摩擦。

  谁能想到,嬴政竟然一视同仁,让国家迅速平稳下来。

  孟胜一步一步的在咸阳城绕了一圈。

  看到了秦国统治之下的安定,与包容。

  他百思不得其解之后,主动向王宫里,居住的扶苏递了消息。

  故人已逝,可赌约还在。

  他,孟胜,墨家巨子,绝对不会耍赖。

  三天之后,天然居内。

  扶苏坐在云落曾经坐过的桌子旁,静静的焚香泡茶。

  一举一动之间,仿佛苏先生还在一样。

  扶苏身上的温润如玉,和气定神闲。

  竟然像极了他的师傅,这也让手捧剑匣走进来的孟胜,愣了很久。

  “先生远道而来,何不过来喝杯茶呢。”

  扶苏优雅的站起来,衣袂飘飘。竟然少了这些年的勇武,好像真正的成为了历史中,那个儒雅贤德的扶苏公子。

  孟胜眼神一亮,眼中俱是怀念。

  带着三分长辈的慈爱,孟胜笑着朝扶苏走来。

  “长大了也长高了,倒是有几分你老师的风采。”

  扶苏愣了一下,他是真不知道眼前的男人怎么这么自来熟。

  这副自家长辈的模样,他是从哪儿论的?

  不过一想起云落告诉他的事情。

  眼前这个工具人可要好好的拿捏。

  所以扶苏还是收起了浑身的锐气,继续扮演着一个温润的小白兔。

  毕竟现在还没有芝麻汤圆这么一说。

  “先生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