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万能空间助我在古代种出高产粮食>第 190章 一万两银子归属
  叶春发被自己弟弟来了一次灵魂的拷问。大嫂现在的性格行为,都是在老大默许的情况下,慢慢形成的。

  如果老大叶春发能有明确的反对意见,不行就和离。老大媳妇早就老实了。最终责任还是在于老大自己。

  叶春发支吾了半天,说:“我反对也没有效果啊,她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固执。

  可是你大嫂毕竟是两个孩子的娘,而且她对我很好,我也不忍心抛弃糟糠之妻。”

  大家都听懂了,是叶春发的纵容,张梅花才越来越自私自利,只为自己着想。

  叶春发最后说:“大房两个孩子麻烦爹娘和二弟二弟妹帮忙照管。我和梅花就守着叶家村的产业,叶家人永远都有一个安全的退路。”

  叶家二老没什么不舍,估计这样的话题也不止一次提到过吧。只是今天大家一起拿到桌面上谈了。

  叶秋实有些纠结,他说:“我想和爹娘二哥一起去京城,一家人还是在一起踏实。

  不过心兰娘家都在这边,舅哥们和我岳母也惦记心兰,我得和他们商量一下。”

  叶夏成很理解。故土难离,最难离的还是亲人。他想起女儿的叮嘱。蓁儿告诉他,如果石家人依然保持着淳朴善良的本性,那他们如果愿意来京城。我们非常欢迎。

  叶夏成把叶蓁蓁的原话说了一遍。

  叶秋实说:“我四位舅哥,个个勤劳本分,并没有一点张扬。邻里关系也处得非常和睦。他们还指导村民种植良种,受到大家的称赞。”

  叶夏成点头,说:“都不急,大哥和三弟回去好好商量。既然有走有留,就把家分了吧,爹娘你们看呢?”

  叶家二老经历此次劫难,什么都想开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树大分枝,鸟大分窝。

  既然不在一处,应该分了。自己过自己的日子,过好过歹全凭自己,也不用怨爹娘偏心啦!

  叶云山开口说话了:“想当初没给老大家盖两个院子,是因为不能偏向。

  更是因为,叶家的未来不能守着这个小山村。峻之,屹之以后要去京城读书,未来在哪里谁也说不好。

  现在,这四个宅院已经空了一半。我们走了,更是没有那么多人住。

  既然分家,那就研究一下这四个宅院的归属和使用。还有那十六亩地的归属。”

  叶春发说:“我回去和梅花商量一下。”看書喇

  叶秋实也是这么说。既然如此,也不留二人。他们趁着天没黑,赶快雇了马车,一个回了大河村,一个回了叶家村。

  等他们走了,三个读书人也都回了书院。剩下叶家二老和叶夏成,三人一起谈分家的事情。

  叶夏成告诉爹娘,如今叶蓁蓁在京城那是如鱼得水。事业干得红红火火。二老不必为大房,三房的去留,分家这样的事情忧心。

  又说,叶蓁蓁告诉爷奶,他们手里的一万两银子随意支配。不够用他手里还有三万两。就是想着可能会分家,别让各房不开心。

  爷爷说:“大房夫妻俩目光短浅,岳家人的心思不正,不能给他们太多钱财。钱财多了,反而是祸。

  这次绑架之事,就是大房媳妇和她娘家哥哥贪心不足导致的。如果不是亲戚,应该告官,把这两人抓进监牢。

  如今,他们不愿意去京城,倒是一件好事。你大哥大嫂只能小富,守着家财过个安稳的小日子。钱财超过百两,你大嫂的娘家就会起幺蛾子。

  这次分家,给老大家的银子,不能让他们一下都拿到手。最好每月能拿到一部分。否则,可能最终可能人财两空。”

  叶夏成听父亲这样说,心中有个想法,对二老说:“大嫂的哥哥,把娘手里有一万两银票的事情告诉了土匪,这才引起绑架之事。

  我不能饶了张家老大。做了恶事就要付出代价。否则,以后大哥家不会安宁。也许会害了更多人。害群之马,必须收拾他。”

  叶家二老让老二不要做违法的事。叶夏成说:“爹娘放心,我只是让宋县令查办此事。”

  商议好事情,各自都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大房和三房夫妻匆忙来到客栈。正好都没吃饭呢,大家一起去酒楼吃早餐。也把书院里的爷仨也叫来了。

  今天这是有没有资格的都来了,既来之,则安之。那就一起开诚布公地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叶家老大没说什么。张梅花开始哭穷,说自己被骗了,现在一文钱都没有了。以后怎么活啊?一边说,一边哭哭啼啼。

  叶老太太厉声喝道:“不能好好说话,就滚出去。你自作孽,关别人什么事?

  我还没追究,你伙同你娘家哥哥,害我和老头子被土匪绑架的罪过呢。你还有脸先哭穷?

  前前后后几百两银子,不是被你娘家要走了,就是被骗了。还欠下村里人四百两银子。

  你二弟为了让你们大房能在村子里继续生活下去,不但还了四百两,还额外给出去几百两。

  你这个搅家精,就该把你休了,让你回娘家。看你能不能像在老叶家这么混不吝,还能作威作福?”

  张梅花被叶老太太一顿抢白,顿时把哭泣声憋回去了。还拿怨毒的眼睛向两个儿子求助。

  两个男孩子都不小了,一个十四,一个十五,在学院里学了为人之道。为有这样的母亲感觉到难过和无奈。只能装作没看见,埋头吃着碗里的米粥。

  张梅花一看两个儿子都不管她了。更是怨恨顿从心头起。仗着胆子说:“娘,我也是受骗了,您可怜可怜我们一家四口。既然分家那娘就把那一万两银子分了吧!

  我们一家四口人,您的两个孙子都不小了,都该相看人家了。我们又是长房长孙,理应得大份。

  你们要都去京城享福了,就剩下我和你大儿子在乡下受苦看家。娘,你这一万两银子都给我们吧。以后我们就不找您要银子了。”

  当场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这是人说的话吗?

  老大和两个儿子,羞愧地满脸通红。也不好意思多说什么。

  老三气得直喘粗气,可是他碍于自己是小叔子,不好骂大嫂一顿。本来就晒得黢黑的脸,被气得更黑了。

  老四觉得大嫂最近的表现才是她的本性暴露。以前的敬老爱幼都是装的。

  记得小时候了,每次大嫂给他还有两个侄子做棉袄。他的棉袄看着最厚,穿没几天就越来越薄。原来是里面的棉花故意弄得特别蓬松。

  而两个侄子的棉袄,穿时多厚,一个冬天后还是那么厚。里面的棉絮是压实过的。

  还有每次给三个孩子添粥,他的都是最满的,但是里面米粒很少。两个侄子的都是多半碗,可是都是干干的米粒。

  他有一次看到,粥好了,她盛出四碗。然后加水再煮个开,才是大家的。

  他从来没和别人说过,不过他心里知道,这个大嫂现在暴露的才是本性。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