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万能空间助我在古代种出高产粮食>第 94章 一碗水没端平
  叶蓁蓁午时初,把圆觉大师带回了方丈室。过了两刻钟,小沙弥来敲门,小声询问:“方丈师父该吃午食了。”叶蓁蓁打开了房门,让小沙弥将食物端了进来。圆觉大师在空间吃的满肚子麻辣大对虾,麻辣鸡胗,麻辣兔肉,还有一碗鲜虾鱼板面,两根牛肉火腿肠。现在撑得正在塌上休息呢,哪里还能吃得进去这些?

  可是也不能浪费。于是对小沙弥说:“惠净啊,为师打算出去云游,等会儿就下山啦,这份午食你就替为师吃了吧。”惠静小沙弥听说方丈师父要走,竟然生出三分不舍之意,红着眼睛问:“方丈师父,您几时回来?”圆觉大师说:“为师此去是想游遍三山五岳,在游历中参悟佛法。归期未定。徒儿,你在家里守好门户,你师兄们每天出去苦行,有时几天不归,你要照顾好自己。”

  惠净双手合十:“多谢师父惦念。师父一人在外,多加小心。徒儿不能伺候您按时三餐,请师父照顾好自己!”圆觉大师点头,让小沙弥退下。

  叶蓁蓁说,下午她回叶家村,安排人手,最快明天能给寺里送来米面粮油,蔬菜水果和一些零食。师父走了,不能把徒弟留在庙里吃不饱啊!又说了打算修缮寺庙的事。圆觉大师说,一切由叶蓁蓁安排。他只管进空间打坐啦!”

  未初之时叶蓁蓁到了叶家村。大槐树下,一群吃过午饭的妇人在树下闲话家常,几个五六岁的孩童围着大槐树跑跳嬉闹。一看到叶蓁蓁的马车进了村子,一群人忙围了过来。

  叶蓁蓁赶快掏出奶疙瘩糖,油炸黄豆,一口酥花生米这些零食,每人抓了几袋。几个孩子还为多抓一块糖,少抓一袋花生发生争执。叶蓁蓁又拿出一些,分均匀了,才回了自己家。

  叶家二房现在都去了

  老宅,今天休沐,四叔和三位哥哥们也在。老叶家终于又团聚了。他们刚吃过午饭。正聊着叶家二房去京城的事情。叶蓁蓁等他们聊得差不多了,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说了。

  第一,此次进京是有急事,也是有要事。就没有办法带其他家人一起去。其中的凶险叶蓁蓁并不打算跟家人说,徒增他们的担心。

  第二,还有不到两个月夏播,叶蓁蓁要求全家的土地都留出来种她的良种粮食。等会儿,她会把粮种和肥料,放到二房的屋子和灶房里,一家人都走了,屋子就当临时仓库用。石家村来取良种也拿给他们,不过要签契约。叶蓁蓁拿出一份事先拟定好的契约给了大伯,这件事情就交给他来办了。

  第三,家里房屋,都破旧了,叶蓁蓁打算拿出四千两银子,一家一千两,把村里离山不远,斜坡上面的几十亩荒地买下来,建四座院子。无论以后叶家人走到哪里,这里都有自己的家。

  叶蓁蓁与大家分析了那块地的好处。那里离村子不远,也有一点距离,这正好有点私密空间。左边不远就是山坡,打柴方便。另外,紧临官道,出入也方便。以后出入就不走进村的路了,直接在大门口修一条路连接官道。

  除了四叔其它家都小声嘀咕着,过了半晌,叶老爷子叶云山开口了,说:“按顺序,从老大开始,把你们的想法,都可以开诚布公地说出来。大家一起商量。”

  叶春发说:“以后家里两个孩子叶屹之和叶峻之结婚,住在一个院子,就得建大一些的院子,再加上老人一起,院子格局不好设计。”

  叶蓁蓁说:“不用那么麻烦,兄弟俩分开建两个院子,爷爷奶奶我会单独建个小院子,不与大伯一家一起生活。四房轮流照顾。如果没人照顾,叶蓁蓁出钱买两个下人伺候二老起居。

  又轮到二房,叶夏成说:“我们都听蓁儿的。一千两怎么也用不完,就是建三进砖瓦房,带全部家具也足够了。”

  轮到三房叶秋实发表意见。叶秋实先是有些腼腆又兴奋地说:“我媳妇有喜了,正愁着以后孩子多了住不下怎么办呢,没想到,这孩子是有福气的,刚怀孕三个月,他堂姐就要给我们建大房子。一切都听莲儿的。”说完很信任的看向叶蓁蓁。

  叶蓁蓁说:“崇之还小,三婶怀的这个小堂弟就更小了,三叔想怎么建都行,以后不够住,等堂弟们长大了再建吧。”

  最后轮到叶家老四叶冬暖,他说:“我的就建一个三间正房,两边各三间厢房就好。我还没成家,以后去哪里还不一定,不用建那么大的房子。”

  叶蓁蓁心里为四叔点赞。还是读书人目光远大,没有把目光局限在小小的山村。

  看着大家又小声嘀咕。叶蓁蓁转头对奶奶说:“奶奶我给您留一万两银票,家用都从您这里支取。每月月例就按成人五两,入学堂的孩子们十两。没入学堂的八两,一岁半之前哺乳期的孩子十五两。”大伯娘问,为什么孩子们反而多给了?

  叶蓁蓁笑着对大伯娘张梅花说:“因为他们要读书的开销大,哺乳期花销更大。崇之这么大的孩子长身体需要营养,衣服也脏的快,需要多备几套换洗。而且他长得快,没几天就穿小了。”

  大伯娘点头,不过还是不开心,面色很难看。叶蓁蓁问:“大伯娘,我们有话可以直说,您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提出来。”

  张梅花看了看自己家男人,发现叶春发并没有理她。她委委屈屈地说:“蓁蓁一碗水没端平。三弟妹前几日回娘家,听说蓁蓁对她娘家那是诸多照顾,给钱让她娘帮着两个兄弟娶媳妇,还给了银子盖大房子。蓁蓁简直把老石家当作亲娘舅家。而我娘家可是没受到什么照顾。这不是一碗水没端平吗?”

  叶蓁蓁微笑着说:“亲戚有难,有能力出手相帮,帮把手,那是人情,礼尚往来。而且石家舅舅们也是我培养的未来得力助手。大伯母娘家人采草药卖给仙草堂,也赚了不少吧?而且,张家舅舅和姨母们每次送的药不止是自己家采的,还大量收购村里人采的药材。质量把关不严,参杂好多杂草。仙草堂实际不需要零散收药材,我是考虑到亲戚们生活艰难,所以才让仙草堂照顾一下,高价收购你们采的草药。想当初也是说,只收自己家人的草药,不收外人的,但是要保证质量。大伯母,为了照顾您的娘家,我请仙草堂不与您娘家人计较,差价我来补。前前后后您娘家一共卖了三百多两银子。请问大伯母,我还需要怎么一碗水端平?”

  叶家人脸色不好看,大伯叶春发更是无地自容。张梅花还是振振有词地说:“我娘家人都是凭本事赚的辛苦钱,可不是你直接给的银子!”

  叶蓁蓁听着好笑,说:“是吗?那以后张家也可以继续凭本事赚钱。”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