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万能空间助我在古代种出高产粮食>第 21章 张掌柜得提议
  叶蓁蓁又去鸡栏看了,好多好多的鸡蛋,看了一下面板显示,鸡蛋108托。好在鸡蛋一直是保鲜的,不用愁鸡蛋会坏掉或者孵出小鸡。孵化小鸡的任务是在鸡栏的孵化栏里自动完成的,会自动加入需要孵化的鸡蛋,鸡栏外的面板上显示已经有五十只公鸡,五百只母鸡啦。原来一只大公鸡有十个媳妇。这个生产速度还是叶蓁蓁设的二级鸡栏最低生产率。毕竟鸡蛋还没办法大批拿出去卖掉,需要一个合理的输出途径。鸡栏自动运行需要耗费功德值的,所以还是慢慢来吧。莲儿内心翻了个白眼,一只鸡一天最多可以生12颗鸡蛋,小主人设置的是每天每只母鸡生产5颗鸡蛋。这个速度还真的像乌龟爬一样地缓慢。

  叶蓁蓁看了一下功德值,又增加了12点,详细内容是因为帮助三婶和大伯娘的娘家人找到了未来的希望,奖励5点。赠送铜钱和鸡蛋,助人为乐,奖励5点,还有2点,是给家里人一餐美食的奖励。现在系统鸡栏自动生产需要耗费功德值;自动种植,采收药材也需要功德值,耗费太大,几乎是入不敷出啊!

  得想办法赚功德值。叶蓁蓁决定,明天去找张掌柜,把订做的瓷瓶拿回来一批,开始做金创药粉。再去酒楼,看看能不能把鸡蛋销售出去。叶蓁蓁在空间主卧的大床上美美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早的出来吃过早饭,与哥哥一起坐的牛车去了镇里。到了仙草堂药铺,张掌柜正组织伙计把窑厂送来的瓷瓶重新打包,用稻草塞满装着小瓷瓶的木箱子,以免送到村子里时路上颠簸,损坏了这么金贵的瓷瓶。鸡蛋大小的瓷瓶十文钱一个,贵是贵了点,做工却是很精致。

  叶蓁蓁非常满意张掌柜的细致。谢了张掌柜以后,确定了每天最多可以出80个瓷瓶,镇里的窑厂很小,能做小瓷瓶的师傅只有一个,需要成型以后在胎体上还要雕刻药品名字和店铺的logo——这个是叶蓁蓁设计的,目的是创立品牌,不能轻易被仿制。窑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全天最多也就80个,如果要加大订单,那就需要窑厂把别人家的订单都完成以后,只接叶蓁蓁一家的订单。叶蓁蓁听了后说,先把药品进药铺销售以后,看销售情况再定。

  张掌柜吩咐小厮等下驾着牛车把瓷瓶安全送去叶蓁蓁家。回头邀请叶蓁蓁进药铺喝茶。叶蓁蓁道了谢,说:“谢谢相会伯伯,我还要去酒楼去一趟,就不打扰了。”张掌柜询问:“恕我多嘴问一句,姑娘是去酒楼用餐,还是有其它事情?”叶蓁蓁说:“家里和亲戚都养了不少母鸡,每条产蛋量不小,货源稳定,而且鸡蛋都是红心的,质量特别好,希望找有规模的酒楼长期合作,卖个好价钱。”张掌柜陷入沉思,摸着胡须,叶珍珍也没有打扰。沉吟片刻,张掌柜笑着对叶蓁蓁说:“叶姑娘这里的酒楼规模都不大,附近村民养鸡的多,鸡蛋都是足量供应,所以你想在这里卖高价不是特别容易。如果姑娘相信我,等明天我给您回信,县里的酒楼和南北子都需要鸡蛋。也有不少大户人家,每天鸡蛋的采购量都是非常大的,可以找几家大户人家签订长期的供货协议。大户人家不太在乎价钱,主要在乎鸡蛋的质量,看重鸡蛋是不是新鲜,有营养,口感好,如果能保证质量稳定,货源充足,购买量会一直很稳定的。如果你能保证货源充足,在大户人家的圈子里口口相传,销售量会越来越大的。最好不走酒楼,酒楼毕竟是以经营为主,成本是他们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因此高价格不是特别容易卖到,,特别像鸡蛋,这样比较普通的食材价格是很稳定的,多半文钱都难。”叶蓁蓁心里想难怪是当掌柜的,张掌柜对经营之道就是有独到的见解。她欣然接受了张掌柜的提议,说,那就麻烦张伯伯了,明天我等您的消息,如果可以那就由张掌柜帮我向县里售卖鸡蛋,我会给您分红的。”张掌柜听了笑着说不用不用,举手之劳。

  叶蓁蓁说:“张伯伯您就别推脱了,我这不是只卖一次,以后天天都会有很多鸡蛋,还有公鸡,老母鸡都可以售卖。您就顺带着帮我把这件事情做好,我先在这里谢谢您啦!又说每天最低有2500个鸡蛋,鸡蛋的货源我都能保。至于公鸡和母鸡,每天可以供应10只公鸡,10只母鸡,如果有需要的也可以顺带的推销一下。您可以介绍这谢鸡是在山里养的,喝着山泉水,吃着草地里的虫子和最新鲜的青草野菜,还额外添加了一些粮食,鸡吃的,好喝的好,生长环境好,不得病。这样的鸡生出的蛋,新鲜健康又营养,吃起来放心。所以鸡蛋和鸡肉的质量是非常非常好的,口感也好,吃起来就会感觉到与普通的鸡蛋和鸡肉有明显的不同,我们家里已经吃了两顿大公鸡了,大家都说非常非常好吃,与平时吃的有明显的不同。”张掌柜点头称赞。叶蓁蓁商定鸡蛋和活鸡价格由张掌柜先去县里了解一下行情,回来再做最后决定,然后互相告别。

  叶蓁蓁和哥哥坐着牛车一起离开了,到了肉摊子,又买了一副下水,十斤五花肉,剩下的大棒骨和扇骨都要了。肉摊老板高兴得应着,割了一大块上好的五花肉。叶蓁蓁让肉摊老板把五花肉分成四份,用草绳穿了,包上荷叶,放在篓子里。又去了粮铺,买了五十斤白面,这两天包包子包饺子,白面消耗的速度惊人,干脆多买一些,过两天可能还要包大包子呢。买好了东西坐牛车慢慢悠悠的,回到村里。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