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初唐异案>177 东都喜乐
  “敬叔父未为敬叔公波及,实乃不幸中之万幸。”

  源协充当试药之人,用过一段时日丘真人留下的缓解异骨症药方后,如今已好去许多。

  无论站立、言语还是日常行动,都已有未患异骨症时六七分的表现,只是稍显迟缓,且就他本人言,冒出体外的骨节处仍有痛感。

  但能和家人围坐在一起用饭,已经是他自己不幸中的万幸了。

  还都长安的日子,延后了五日,但圣人亲宣的密旨,在相关人等之中,却不胫而走。

  五王被褫夺爵位,离开东都的当日,身上仍有伤病的敬晖,前往琼州,而前五王中,独他一人被冠以“流放”之名。

  不能携带家眷,只得由朝中指派两名随从同去。

  塔读@^>

  源协举起手中茶盏,“小老以茶代酒,敬诸位!”

  顾氏在身边替他捋了捋袖子,笑骂道,“好好的一家郎君,因何自称小老!?”

  “不瞒母亲言,现如今源家郎君之源协,行动迟缓,身带未尽之症,自称小老或还年轻些,怕不是要称老朽,才合眼下体态样貌。”

  “只是身周异骨,如何就露老态了?”源阳和父亲对饮一杯,转头对源协笑道,“此药预计再服数日,方可恢复七至八成,我等与太医署约定时日,虽为时尚早,倘若提前些日子至长安,也未尝不可。”

  “你姊弟二人出世至今,从未离开东都,如今圣命在身,要往长安,切记凡事‘稳’字当头。”顾氏眼中不无担忧,“此一去不知几时得返……”

  眼看妻子颇有要落泪之势,源乾煜放下酒杯,安慰道,“东西两京不过数百里,来去长则三五日便至,倘若真想相见,车马齐备,只当一番出远游罢了。”

  “父亲所言正是!”姊弟二人在一旁帮腔。

  “更何况,还有利兆、利恩与我二人同去,生不出何事,母亲大可放心,”源协手微颤,端起茶盏,“真想我与阿姊,就派人送信至长安,一匹快马当日,我便返东都与母亲相见。”

  “这又是胡言乱语了,岂由忙于事务之你返,我与你阿爷去便是,再不成,此一回我二人便随你二人去,于长安置间大宅子,也免了你二人与利兆、利恩住一间小院。”

  “顾阿娘如此言,利兆携胞妹还是住往别处得好,”刘利兆——陆礼昭端坐在案台另一头,仍显局促,字里行间都是歉意。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我又岂是这意思?有你兄妹二人与他二人同住,相互少去许多孤单,宫里宫外亦都有照应,”顾氏连忙解释,“所谓住一间小院,只是于东都内此一间宅子久住,往别处去,总归有许多不便与不适生出来。”

  “阿娘——!”源阳拉住顾氏的衣袖撒娇,“到时安顿妥当,定书信盛情邀请您与阿爷前去。”

  “只是……”源乾煜喝下一口酒,眼睛闪烁,“异骨案结束,终归有些物是人非之感。”

  想到平阳王府和敬府的遭遇,还有被斩于洛水旁的一众隐兵、韦府家臣,河水足冲刷了半日,河岸才由暗红色,变为最初的土色与草青色。

  在这些人被枭首前,他们还被强制派往吟天殿,拆卸四合柱上所有精冥石,其中一部分人还和全副武装做好遮挡的擅水兵士一起,前往河中,打捞、清理或仍留存于河水中的精冥石、曜夜珠碎块。

  横竖是一命,趁仍鲜活时,“人”尽其用。

  源乾煜的话一出口,在座其他人同时想到过去几日,似仍存在于东都城中的最后一丝由异骨症带来的恐惧。

  然而就是这分毫的恐惧,就像是遮天的厚重乌云,压在整座城之上。

  随着圣驾渐远,朝中大员陆续西行,部分东都住民亦因异骨症、浮尸案,临时下定决心离开。

  东都再无与往日相仿的烟火气息,人人面孔上皆是迷茫神色。

  首发&:塔>-读小说

  “事已至此,则无甚回顾之必需,”经历过异骨症的源协,就像是看破了一番生死,比早先更显豁达,“至少如今,如渔夫、渔童,尚能有一线希冀,回复先前常日生活,如此看来,无论东都与城民,皆甚有将来可言。”

  源乾煜凝视儿子半晌,“协儿所言极是,吾终归是年长许多,反倒多愁善感了些。”

  “阿爷莫要哀伤,我听闻宫中传言,圣人虽不满五王,但如何也未取他五人性命,甚仍保留先前藩王之同等薪奉、对待,亦未对其族人有任何罚惩。”

  顾氏深吸一口气,连连默念善哉。

  桌上六人继续吃喝一阵,门外有仆役来报,众人才算是尽展笑颜。

  “快请,快请,”源协先言语,却受限于身体,晚于先一步走下坐榻的阿姊。

  渔夫携渔童,还有妻子与渔家阿娘,带着一整筐鲜鱼,至源府道谢。

  渔童年纪尚小,连续用过几日药,加之源阳对亲手操持,卸下多余骨节,如今已然大好,不止步行,就连稍行跑跳也能做到。

  “此为……?”即便异骨案已结,但对于渔获,众人还是多有忌惮。

  “此乃今日一早,我与阿爷同往御苑更西侧水中,所捕之渔获,绝无精冥石之忧。”渔童忙不迭解释。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众人寒暄一阵,渔夫欲携一家跪拜,为“再造之恩”道谢,被源乾煜、源阳赶忙搀扶起来。

  源府宅中正热闹不止,安静下来后,隐约间听到府门外传来更大声响。

  渔夫几人秘而不告,只劝诱源阳几人往门外去,亲自确认,期间更是频频与仆役互换眼色。

  一行人半信半疑,才方靠近府门,透过宽阔的门洞便能看见,源府之外,足有数十近百人躬身叉手,每人身周都有异骨的痕迹。

  源协以手肘轻触源阳手臂,“那日惠和坊事起,我做何言,阿姊可曾记得?”

  “你言,‘看看无妨’,然此回往长安去,即便再欲看看,我亦会拦你。”

  源协笑着不言语,朝向阿姊,叉手躬身,“多谢阿姊不辞辛劳,为我接异骨症之忧。”

  而府门另一端,百十名即将痊愈的异骨者,恭敬地立于源府之前,向源阳、源协下拜。

  “两位医正于吾等性命,再造之恩,千恩万谢,如何都不得报,只此登门一拜,请诸公、诸位受领!”

  (异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