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初唐异案>敬过往 阖家团圆
  武周朝神龙年,宰相张柬之、凤阁侍郎崔玄暐、司刑少卿桓彦范等人拥戴太子李哲为帝,发动“神龙兵变”,武后被迫退位,不久病逝,复辟李唐。

  旧制百废待兴,“显唐”一派众臣规劝中宗还都长安,意欲以始为终再创盛世。

  中宗为太子时,久处软禁氛围,凡事皆拿不定主意,大多时刻都需韦后在一旁参谋。得到皇位之后,他亦对还都一事,意向不明,举棋不定,但内心深处更倾向于能回到出生地长安。

  而韦后为太子妃时,就替中宗操持内外之事多年。

  李唐复辟后,她更是一面笼络朝臣,一面交结前武周朝武氏宗族,假意迎合“显唐”一派,背地妄图诓骗圣人长居东都,伺机达成新的“二圣临朝”,韦后更是想要效仿武后,成为女皇,执掌朝政,而另一边,武氏宗族利用武三思对韦后的牵制,暗地酝酿“复周”。

  塔。读*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朝堂之上,显唐、复周两派明争暗斗,圣人表面勉作强势,内心怯懦,受困于朝臣派别争斗与家事背叛之中。

  在两派与圣人之间,还有一位丘真人在朝堂内外斡旋。

  丘真人据传已过百岁,长居东都翠峰山修道,自隋杨氏开始,为皇室信任、重用。先后更是被唐李、周武恳求,以政局之外的视角入宫相商。

  其见解高瞻远瞩、顾念苍生,在二圣临朝、废唐立周、废周复唐等重大时间节点中,在一国之主跟前都扮演过举足轻重的角色。

  因此,神龙兵变平息后的神龙元年,圣人对朝野之中显唐、复周两派因意见不合,且两派针对还都长安一事,借题发挥的现状不满,却因顾及韦后情面,不予正面表态,甚至屡屡默许韦后做最终决定。br>
  另一方面,圣人命韦后及两派关键人物张柬之、武三思随自己前往翠峰山寻丘真人,以求真人对还都长安一事的看法。

  最终在丘真人奇巧化解之下,显唐、复周两派在返回长安的分歧中达成一致,圣人在韦后的怂恿下,当即决定将神龙复唐与还都长安两件事合并在一处庆贺。

  丘真人将中宗历经坎坷而复唐的经历,比作“水至寒则为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并以“水生木”作为推演,提议在洛水之上举行一场“东都水祭”,并在还都长安后兴修一处宫殿作“西京木祀”之用。

  东都水祭预想盛况空前,中书省承圣人命,着吏、户、兵、工四部,开始筹备东都水祭事宜,自神龙元年春季始,在东城左掖门外的河道之上,秘密搭建水祭主楼建物,并用巨大黑帛笼罩,一时成为洛水一处异景。

  主楼建物使用材料包含金粉、釉漆,工部为满足圣人、韦后期待效果,更是在番邦外族的贡品中,选用“精冥石”这一神秘物件制成的粉末。

  扣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水祭定于神龙二年八月举行,从东都返回西京长安的时间为十月。

  而自神龙元年秋季开始,一场怪病开始在东都城内悄然蔓延,起初出现在被征召建造水祭建物的工匠身上,工匠身上长出异样骨包的症状,但随着不同工种的更换,得病工匠的去向无人在意。

  相关朝臣中有听闻此事的,也出于本代朝政未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哲保身的态度,对异骨病之事只字未提。

  期间虽有复周一派朝臣想要借此发挥,以现显唐一派提出还都长安之事违背天理命数,因此受到天罚,一时朝中谣言四起,显唐一派承受莫大非议和压力。

  韦后得知,以为此举效果已至,及时叫停复周一派几人的持续上奏,企图用这般行为,拉拢显唐一派。而民间实际的异骨病发状况,无人真的在意。

  此后,异骨之症在东都内愈演愈烈,受病人数增加,多为常在东都城中洛水下游活动的渔民。

  其中静仁坊中渔夫一家三代深受异骨其扰,家中祖父更是因病丧命。

  与此同时,在距离数坊之外的花坊惠和坊,水面漂来十八具浮尸,正寻花问柳的中书舍人崔湜于花船之上偶见此状。

  他早听闻过异骨一事,甚至知道此病或源于水祭建物所用材料,但从未对此上心,但这时闹出十几条人命,便一下慌神,把大理寺、刑部、县衙都找来。

  动静过大,消息传入东宫,被才入主东宫不足半月的太子听闻,欲在皇父面前略表现一番,便将洛水浮尸一事,捅到圣人面前。

  塔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韦后早对太子非出自自己亲生一事感到不满,得知惠和坊浮尸一事后,反倒希望借浮尸如此一件微不足道的事让太子出洋相,便怂恿圣人将右卫派出皇城巡夜保卫安全,顺带打探详实消息,寻找蛛丝马迹。

  右卫首领敬诚为神龙兵变五王之一敬晖之子,忠君爱国,虽有疑惑但仍按皇命出城巡夜,偶遇太医署医师源氏姊弟。

  源氏姊弟本是圣人着太医署,专为雍王李守礼诊疗的医师。李守礼因对水祭好奇,王府恰巧又在距现场较近的修文坊,水祭筹备开始后,李氏皇族多有受邀请前往水祭建物现场观摩,而李守礼则在首次得见后,哪怕在未受邀之时,时而单人、时而携家眷到水祭建物之中小逛。

  几乎同于异骨病产生的秋季,李守礼开始出现全身无力、食欲衰退、怕寒畏冷的现象,起初以为热症,用药之后确好一些,可症状间断持续数月不止。

  至神龙二年春季,东都城的皇亲国戚之中,陆续有人出现与雍王相似的病症,共同病因直指水祭建物,但武后朝深受迫害的皇室众人,又忌惮于为圣人操办水祭的外姓韦后与武氏,对心中猜测的病因不透露分毫。

  于是太医署只能按热疹一直用药,奇妙之处在于,用药之后,确只留下体易倦怠、身表微热等轻症,似并无大碍。

  圣人心中挂念雍王,特遣医师专为他诊疗,由此姊弟二人才能在这晚巧遇因惠和坊浮尸一事出皇城巡夜的敬诚。

  两人在路上就听闻惠和坊有怪事,便央求与源氏族长交好的敬诚,将他二人一同带往惠和坊一探究竟。

  在惠和坊与崔湜、大理寺卿裴谈相见后,进入坊内,源氏姊弟二人却被崔湜单独留在一间房内,不希望他俩掺和到浮尸的事里。

  几经周转,在敬诚的坚持下,两人得以接手最为蹊跷的三具异骨浮尸,与其它十五具不同,这三具并未被水泡制浮肿,从各处判断,十八具浮尸都是由人杀死后再抛尸中的。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随着调查的深入,姊弟俩接手的三具浮尸与其他十五具并非相同职业,十五具的手部几乎都能找见被细线、刀具勒伤、割伤的痕迹,而另三具手部完好,只是指缝处有些许与洛水入夜后才显出的荧光色。

  经过一番查验,姊弟二人只发现这些蹊跷,并未探明其中缘由。在裴谈提点下,察觉出十五具或是渔民,而眼前三具大有可能为某类工匠或是兵卒。

  而在静仁坊中,渔夫在确认父亲无法医治之后,开始准备丧葬事宜,就在一家人心力交瘁入睡之事,家中突然闯入一行绿衣道袍装束的人,迷晕渔夫一家后将老汉尸体盗走。

  惠和坊一事折腾了一晚,第二日清晨,洛水两岸,惊现数百具异骨浮尸,一时惊骇全城。

  消息传入明堂,朝中也一片恐惧,大臣力谏圣人彻查此事,却被韦后与武三思横加阻拦,更是以水祭与迁都在即为由,认为异骨之病不过是突发状况,不足以影响大局。

  而验尸、探案一整晚的源氏姊弟二人,出惠和坊后正遇上洛水一侧因老渔夫尸体失踪,在河边哀嚎找寻的渔夫一家,从渔童处得知异骨为中空的信息,由此联想到异骨或与水祭建物有关。

  紫微宫中,韦后与武三思正就水祭之事大闹不止,更以大量浮尸作为托词,强调水祭必须按时进行,以安抚在洛水中异常死亡的各人。

  圣人不问世事,亦只关心迁都,便再往翠峰山征求真人意见。

  丘真人听几人片面之词,认为原本的水祭计划之外,应再辅以“五行调和”为纲,一为镇魂,二为祈愿。

  一心想“二圣临朝”的韦后,见此刻有自己发挥余地,更是接之前真人所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之说,直言期望水祭出现“冰火相容”的奇异效果。

  密码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于是着工部,预备在盛夏之季,命人朝洛水注入深冻之冰与烧滚的热水,以营造水面烟气氤氲的氛围,更是要求在流动的洛水上搭建漂浮的亭台。

  为讨圣人欢心,她还提议在民间举行选秀,寻四位年纪、身形、相貌相仿的东都俏丽处子扮演“洛神”,手持金剑于浮台之上载歌载舞,庆贺复唐与还都。

  真人认为,由此凑成水上烟气为火,火生亭台之土,土生洛神手中之金,金生洛水之水,水生长安之木,甚好。

  在民间调查的源氏姊弟二人,此时已查至水祭建物“墨帛箱”,托父亲与敬诚出面,进入其中参观,才知在建物内参观之人,需身着特制银丝带帽罩衫。

  狐疑之时,听闻“精冥石”一物,源协对西域此物有些印象,过久接触此物似会染上别样症状。于是二人将异骨病与工匠、渔民联系起来,更是猜测此事与王族多发怪病、雍王久病不愈有关。

  而如今,一切解答都将落于韦府中的此番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