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寒门贵子>第290章 这天下终归有圣人(中)
  “龚不悔?”龙椅上的那位陛下没有皱了进去,这朝堂上的其他人也是直接开始了一阵阵的交头接耳。

  场面可以说是相当的嘈杂。

  尤其是这朝堂上众多官员的目光,一直朝着其中几个人身上瞟去,似乎想要看看他们的神情有什么变化。

  “这龚不悔,朕记得也是先皇在位时候的新科进士吧。”

  “正是!”

  “那...他当年是因何辞官的来着?”皇帝说话的时候眉头都忍不住挑了起来,想要让这位寇相知难而退算了。

  他的确是需要一个赈灾的,但不是需要一个天大的麻烦。

  “龚不悔十七岁因才学显露于世,二十三岁被举荐入朝为官。

  可在为官之后却不想攀附任何人,从而得罪了如今这朝中的些许权贵,应是靠着一身才华在这朝中立足。

  被先皇称之为天下俊杰!

  三十五岁外派治理地方,宽厚待民刚正不阿,短短数年时间便让一落魄小县焕然一新...”

  “好了寇相...”

  “之后便被先皇亲自召回朝中献策,力主增设科举取士给天下寒门百姓一条活路。

  数年时间他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可却在这个时候因为当庭驳斥先皇大兴土木,耗费民力而被先皇所不喜。

  如今的左丞此时率部弹劾龚不悔让其心灰意冷...”

  “寇相,可以了!”皇帝已经是第二次阻止了,他也没想到这位许久不上朝的老丞相竟然这么执拗。

  “...”寇相看了新皇一眼,然后嘴角微微翘起继续说道,“龚不悔辞官之后朝廷六次征辟,却都被他推辞。

  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他或许不需要肥差美事,但却一定会为了灾民重新出山。

  老臣在此,请陛下亲发诏书请那龚不悔出山入世。”

  当老迈的寇相跪拜在地的那一刻,饶是意气风发的新皇都忍不住站了起来,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受他这一礼。

  同时目光看向了那百官之首的位置,他知道当年龚不悔为天下寒门百姓硬生生踩了一条路出来。

  而这条路,就是从这位左相的手里硬生生抢过来的。

  “哎~”一直闭目养神的左相突然长叹一声,睁开自己那昏花的老眼朝着新皇躬身。

  “老臣,附议!”

  当左相说出“附议”二字之后,这终于是弄得满朝哗然。

  “左相说...附议?”

  “当年老臣和那龚不悔争得不是气,争的是各自的理念。

  当年他能力上赢了老臣,但老臣在朝堂上赢了那老匹夫,最后的结果却是两败俱伤。

  这么多年了,既然那个老匹夫还没有死,就让他为百姓做些事情去吧。”

  “可当年先皇哪怕用右相兼户部尚书的职位相请...”

  “那是先皇不了解这个老匹夫,就算是将老臣的位置兼统领六部的职责都给了他,他也不会多看一眼。

  但...若是告诉他如今灾民遍地,就算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他也会马不停蹄的前去赴任的。”

  “这...”

  “虽然老臣不想承认,那个老匹夫...他的心里只有百姓!”

  左相说完之后突然感觉到了一阵阵的虚弱,只能是朝着皇帝躬身告罪,缓缓退去。

  当他转身的那一刻,在朝堂上叱咤风云让无数人望而却步的左相突然给人一种垂垂老矣的感觉。

  而他目不斜视的走出了大殿,那模样的确是非常的落寞,只有在路过同样老迈的一个家伙身边的时候,他忍不住侧目看了一眼,无声一笑。

  半年之后,这个消息同样传回了那正被天灾搞得叫焦头烂额的巴蜀之地。

  “主公,冀州的消息已经传回来了,灾民稳定住了。”

  当萧侃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脸的不敢相信。

  “冀州数百万的灾民,都杀光了?”

  “没有,都安抚住了,百姓得到了粮食...”

  “不可能!”萧侃仿佛变成了被踩到尾巴的野猫一样直接蹦了起来,一脸的不敢相信,“就算是那朝廷拿出来了足够的粮草,他又能够如何?

  这天下无数的官员,哪个不是等着将这些粮草吃干抹净?

  安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看着满脸冷笑不肯相信的萧侃,令狐谦只是将手中刚刚得到的消息送到了萧侃的面前。

  同时说着这段时间冀州发生的事情。

  “赈灾使龚不悔收到朝廷旨意之后当天便将家产全部变卖,留下些许钱财给子嗣家人之后。

  剩下的全部分给了沿途百姓流民,帮助他们进行安置。

  然后接受赈灾粮草之后便立刻奔赴冀州,日夜操劳让灾情稍有缓...”

  “那当地豪强世家就任凭他如此施为?”

  “自然不会,当地官商勾结粮价暴涨,龚不悔来不及使什么计策,亲自给当年的弟子好友寄了书信,四处求找门路调拨粮草。

  然后对他们软硬兼施,终于将他们手中的粮草要出来了些许,将粮价重新稳定。

  四个月的时间,龚不悔不曾有片刻休息....”

  “他今年,六十一岁了...”此时已经看完了手中消息的萧侃突然喃喃说了这么一句,“六十一岁的老头子了....你说他图什么呢?”

  六十一岁的龚不悔为了冀州灾民日以继夜奋战四个多月,最终在冀州灾民被安抚,岳举等人的兵马调动过来之后的那一天。

  直接双眼一闭撒手人寰。

  一个六十一岁的老头子就这么活活累死在了冀州之地。

  龚不悔最后也没有给朝廷写一封请功的折子,他只是留下了一首词,那是他见到冀州无数灾民之后忍不住跪地不起,嚎啕大哭之后留下的一首诗。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他并没有以此诗去抒发心中感情,他只是给自己留下了一封绝笔书信。

  本来已经觉得自己此生都不会再被什么人感动的萧侃,看着那手中龚不悔的一生,再看看他给自己,也给这天下人留下的那一封绝笔。

  却是陷入了久久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