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重生:实业为王>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爆的半月刊
  在这次的转型中,当然也有很多人是不满意的,毕竟以前自己在手机上操作就能把鲜奶送到家。

  而现在可能要再就近的报刊亭登记一下会员信息,然后告诉报刊亭的工作人员要不要送奶,几点送奶,变成了一个固定的时间送奶的方式。

  让一些生活不规律的人都有点接受不了这种改变。

  但是由于小土APP给所有外卖会员都提供了两升鲜奶的免费额度。

  只要在就近的报刊亭,提供你的会员编号,查到你有定过鲜奶外卖的记录。

  就可以免费领导两升鲜奶,而且可以存起来,什么时候想喝什么时候提取。

  并不会有过期的选项。

  所以在推出了针对用外卖的客户的补偿之后,大家的怨言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第二天,所有报刊亭正式开始营业。

  因为五百米一个,所以在郑封的所有人都发现了一晚上出现的这么多的报刊亭。

  都因为好奇而驻足,毕竟上个世纪都淘汰的产物,今天竟然又出现了。

  每个人都对这突然出现的老古董感到好奇。

  而卖的东西还是这么的复古。

  本来以为上面的东西都是以前的东西,报纸也不是实时的。

  但是看到报纸和杂志都是新鲜出炉的之后,就感觉非常的新奇。

  报纸说的都是当下郑封最近发生的趣事。

  所以每个人路过的时候,因为好奇或者其他感觉,就会买一本杂志和报纸。

  而由于磁带租着也便宜,买一个随身听,租两版磁带,也是现在麻木生活中的一种情趣。

  而由于所有店面都是线下实体,所以想实时的知道这些报刊亭的营业额就非常的困难了。

  毕竟不是外卖,卖出几单就可以算出利润。

  没有到晚上汇总一下营业额,谁也不知道这个项目是好是坏。

  不过在郑封市引起的讨论还是非常大的。

  已经上了郑封市晚间的社会新闻,毕竟一天之内开了200家报刊亭这种壮举。

  只要是出门的市民,都能看到的事实。

  而这时整个班级群里都在讨论报刊亭的事。

  “你们听说了吗?苏尘办的那个杂志,已经铺货到全市了。

  我爸妈还买了一本,一直问我有没有发表什么文章呢。”

  “苏尘真实搞的太大了,杂志真的做出实体的了,在哪买的我要去买一本。”

  “咱们学校挨着超市就有一个报刊亭,刚刚我去买水看到一堆人围着买杂志,我还没注意是苏尘出的哪一款杂志,要是知道我也在那排队了。”

  “对啊,这次的东西苏尘好像并没有宣传,直接就推出来了。

  也不提前说一声。”

  “【图片】”

  “同志们,抢购杂志的现场真是人山人海啊。”

  “张三,帮我带一本。”

  “@张三,也给我带一本。”

  ……

  由于实体杂志的发售,小土APP上的杂志的人气又一次达到了高峰。

  本来在杂志上发表文章的同学,有时候想炫耀一下,只能在手机上找出来自己的文章,才能开始炫耀。

  这次就比较简单了,每半个月就出一个实体的半月刊,上面有这半个月来所有的日刊汇总。

  只要发表过文章的同学,想找到自己发表的文章,非常的简单。

  想跟别人炫耀的时候一目了然。

  而且拍朋友圈的时候都非常的容易。

  这让所有同学在杂志上发表文章的热情再一次迸发。

  而且半月刊的杂志设置了一个小亮点,就是封面人物。

  第一刊的封面人物,是APP中投票选出来的我最喜欢的文章的作者。

  一个文学系大二的同学。

  舒文特别找他拍了张艺术照,然后印在了封面上。

  以这个半月刊的发售量和影响力来说,这个同学已经在郑封市全市都出名了。

  而所有人都开始眼红这个封面人物的位置。

  这可是文明全市的机会啊。

  谁能够抵挡做一期封面人物的诱惑呢。

  整个大学城由于半月刊的发售,陷入了疯狂。

  从每个学校的文学社,写作社,和漫画社就可以看出来。

  最近两天加入这些社团的人大大增加。

  所有同学都想着能够在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就知足了。

  舒文舒艺在音像店,看着火爆的杂志和报刊亭,感觉这次苏尘做出的这个决定是多么的正确。

  毕竟前几天外卖一天亏五六万,但是从肖健说的鲜奶今天的供货量来看,今天鲜奶的销量不错,已经超过了外卖时的单量。

  而且现在已经有报刊亭的员工在报刊群里说杂志已经卖空了。

  还有的说报纸已经卖空了。

  虽然没有到晚上汇总利润,但是这个项目已经实实在在的成功了。

  而苏尘这时候在刘梓欣的饮品店的二楼,接受这所有同学的轰炸。

  “苏尘,能不能再下个半月刊之前,发表一下我女朋友这文章,小诗也行啊。

  这次实体杂志一出来,她闹着如果下一刊自己还登不上就跟我分手了。

  尘哥你帮帮忙吧。”

  “尘哥,不用搭理他们,我的文章已经审核过了,我想问问能不能下一刊的封面人物能不能选我,或者是给我打打广告,让我也出一个名。”

  ……

  苏尘做在茶室的中间,周围围着十来个同班同学。

  都是要再杂志上发表文章的。

  由于发表了实体书,所以发表文章的热情已经超越了交笔友的板块。

  毕竟笔友只能一对一,也不能装逼。

  苏尘听着所有同学的诉求,也有些难办,要是说一点好处也不给。

  那也不符合自己的身份,毕竟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自己的同班同学,如果一点好处没有,那岂不是把全班都得罪了。

  苏尘只好说到。

  “大家先听我说两句。

  我知道大家都是因为杂志来的,但是杂志文章的审核确实不是我来管的。

  如果让我一个一个的跟审核打招呼,通过你们的文章也有些不切实际。

  所以我想出了另一个办法,就是开设一个新板块。

  这个板块就是江大创业系大一风采专栏。

  每一个双日刊都能有这么一页的地方,来放咱们班自己同学的文章。

  不需要审核,只需要咱们班内自己投票选出,就可以放在杂志上。

  这样,所有同学就都有登上杂志的机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