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空间灵泉:医妃她又美又飒>第224章 君无戏言
  镇国公府满门,安安静静的去了天牢。

  旋即,皇上给云安县主赐婚,大长公主殿下抗旨不接,镇国公府满门皆被送进天牢听候发落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

  睿亲王妃得知后,先是大怒,紧接着又开怀大笑。

  抗旨好哇!

  抗旨不接,罪名可大可小,她就不信,身为君王,皇上能忍得下这口气!

  她就等着看镇国公府会落个怎样的下场!

  此时,首辅唐府。

  书房里,一众大臣们纷纷看着唐首辅,他们在听到皇上把镇国公府满门下了天牢的消息之后,哪还坐得住,于是纷纷来了唐府寻唐首辅拿个主意。看書喇

  “唐大人,镇国公可还在西北握着几十万大军呢,皇上这么做,就不怕动摇军心?”

  礼部尚书王大人率先开声。

  中书令于大人紧随其后:“是啊,唐大人,大长公主殿下才刚揭发张府勾结妖族圈养邪祟立下大功,皇上此举,怕是会失了信心啊!”

  “自打皇上晋了云贵妃的份位后,你们不觉得,皇上行事越来越有失偏颇吗?”

  工部尚书若有所思地看着众人道。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

  “大长公主殿下可曾说过,云贵妃和妖族苟合,生下了混淆皇室血统的五皇子,虽然五皇子死了无法证实他到底是不是皇上的子嗣,但于情于理,都应该彻查,皇上却执意不肯惩罚云贵妃,这本就不合朝纲。”

  刘御史淡淡道。

  “正是,而且此次皇上突然赐婚云安县主,据说就是云贵妃出的主意。”

  于大人补上一句。

  这事,众臣也都知晓,对云贵妃愈发的不满。

  “唐大人,咱们不能这么看着皇上惩罚镇国公府,如今,列国虎视眈眈,若再发生内战,咱们百越,怕就——”

  兵部尚书向来只关心这些,所以说的也很直接。

  众所周知,百越几百年没出天命境尊者了,好不容易昭武郡主成功突破,成为天命境尊者,可因为忠勇王府那一堆烂事,昭武郡主心灰意冷,带着忠勇王府的世子远遁了。

  而大同,天命境尊者比比皆是,大炎的太子,更是一个心狠手辣之辈,至于天圣,本就是最强的国家,只是因为有天圣学院压着,才没征战它国开拓疆土。

  但这一切都是在百越自己没内战的前提下。

  倘若百越一旦开始内战,大同大炎天圣,绝不会束手旁观,肯定都想分一杯羹!

  大臣们都只有一个心思,不想做亡国之臣。

  所以才会齐齐来到唐首辅这,期望唐首辅能给个主意。

  沉默了半晌的唐首辅,长叹一口气道:“各位莫慌,皇上也说了,只是暂时押入天牢等候发落,想必,皇上也会仔细斟酌之后再做定夺的。”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众大臣心里暗骂一声老狐狸,都这个时候了还不肯给个准话。

  “诸位明天上朝,先上折恳请皇上吧,老朽一会,先去天牢看看能不能说服大长公主殿下接旨。”

  不等众臣们再说什么,唐首辅又道。

  众臣知道,唐大人这是在送客,只好起了身,一一告辞。

  送走了诸位大臣,唐首辅起身,道:“备车,送本官去天牢。”

  而此时天牢里,不同于众勋贵的惶然,镇国公府的人,异常的镇定。

  因着有叶统领的关照,天牢里的官员们并不敢苛刻镇国公府的人。

  至于大长公主殿下,官员们更是不敢怠慢。

  关上了崭新的棉被以及茶具椅子不说,因着天牢寒气重,官员们怕大长公主殿下和老国公受了寒气着了凉,还体贴的送了炭盆进来。

  唐首辅迈进天牢关押大长公主和老国公的牢房时,看到的就是大长公主和老国公分坐桌边,执着棋子对弈的相当安宁的场面。

  “老臣见过殿下,老大人。”

  唐首辅进去后,揖礼道。

  大长公主淡淡一笑道:“唐大人,本宫如今是阶下囚,当不起唐大人这一礼。”

  唐首辅轻轻摇头,无比郑重地道:“殿下及老大人满门为百越立下赫赫功劳,如何当不起!”

  大长公主指了指还剩下的一把椅子道:“唐大人请坐。”

  唐首辅也没退让,径直坐下道:“殿下,皇上赐婚,殿下当真不能接旨吗?”

  大长公主很是平和地看着他,“唐大人,凰丫头的情况,唐大人也是知晓的,那孩子打小就被送去了庄子上,本宫这么多年不曾关心过那孩子一分,如今这孩子好不容易回了府,本宫弥补还来不及,又怎会送她去睿亲王府那个火坑!”

  “凰丫头是个重情的,得知她三哥是被睿亲王世子打伤,所以才会以牙还牙,以同样的手段打伤睿亲王世子,这样的情况下,睿亲王妃替她儿求娶凰丫头,唐大人,您觉得,睿亲王妃是安了好心吗?”

  “再说了,我司家满门的荣光,是司家不管男女,皆带兵杀敌换来的,难不成到了本宫这里,司家的荣光,竟是要本宫牺牲本宫的嫡长孙女一生的幸福才能换来司家的荣光不成?”

  “若是这样,那本宫百年之后,有何颜面去见司家列代先祖?”

  大长公主不疾不徐的一番话,说的唐首辅惭愧不已。

  他原本还想着,到天牢尽力说服大长公主接旨。

  在他看来,不过是牺牲一个小姑娘的亲事,换来君臣相安无事,百越也不会有内战,多好。

  可听了大长公主这番话,他才知晓,该惭愧的是他这个首辅。

  镇国公府满门的荣光,可都是司家先祖马革裹尸换来的!

  而不是出卖儿女的亲事联姻换来的!

  “殿下一言,老臣愧疚,殿下请放心,明日早朝,老臣拼死,也会上谏!”

  他匆忙起身,深深揖了一礼后,大步而去。

  皇上如今听信云贵妃谗言,胡乱赐婚,他可不能跟着糊涂!

  百越,是靠着镇国公的镇慑,才有如今的安宁,倘若一旦让镇国公寒了心,谁知百越,会发生什么!

  再说了,今日大长公主殿下就算接了旨,皇上就真的会罢手吗?

  就冲皇上迟迟不肯立皇贵妃为后,三皇子为太子之事来看,皇上心中,定是对镇国公府有了忌惮之心!

  所以才不肯听众臣们的劝谏!

  这样下去,朝纲早晚会乱!

  又有云贵妃那个居心叵测的女人陪在皇上身边,皇上行事,只会越来越偏颇!

  与其放任皇上偏信云贵妃,倒不如联合众臣,清君侧!

  唐首辅心中有了主意后,便直奔皇宫求见皇上。

  大长公主这里是说服不了的,他也没脸去说服。

  如今之计,先看看皇上那边,能不能说服。

  若能说服皇上收回赐婚圣旨,那是再好不过的。

  若不能说服,接下来再联合众臣们直谏,也不迟!

  进了宫后,他直接去了御书房。

  “首辅进宫,可是因为皇姑抗旨不接之事而来?”

  皇上肃着一张脸,开门见山地问。

  唐首辅点头,早在进宫前他已经措好了词,委婉地劝道:“皇上,老臣正是为此事而来,大长公主抗旨不接,的确有罪,但老臣想着,如今列国虎视眈眈,咱们百越又近百年来,又不曾出过天命境尊者,一旦内乱,后果不堪设想啊!”

  皇上板着一张脸,他何尝不知道这些!

  若不是因为忌惮大炎大同天圣等三国,大长公主抗旨不接,他就不是将镇国公满门押入天牢听候发落了!

  抗旨不接,罪当诛三族!

  愤愤不平的想着,皇上道:“首辅,朕乃天子,天子之言,一言九鼎,首辅既然知道百越不能内乱,为何不去说服皇姑接旨?”

  唐首辅心中一惊。

  顿时明白,皇上他也不肯收回赐婚圣旨。

  君无戏言,皇上今日一旦开口收回赐婚圣旨,有损君威不说,往后,怕也还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可是——大长公主殿下那边,是断不可能说服的!

  定了定心神,唐首辅无奈地道:“皇上,老臣进宫之前,先去了天牢看望大长公主殿下,期望能说服大长公主殿下接旨,只是——”

  “只是什么?”

  皇上急急地问。

  唐首辅苦笑着道:“皇上,大长公主殿下说,司家的荣光,是司家历代先祖马革裹尸换来的,到了她手上,若要出卖儿孙一生的幸福,才能换司家的荣光,她百年之后无颜去见司家历代先祖。”

  一番话,说的皇上的表情变了几变。

  他想到了年幼时,被欺负无人庇护的他,自打遇上皇姑之后,他的命运也由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对皇姑,他心里是有愧的!

  可是——他才是天子!

  他的旨意,代表君王的威严,而皇姑,却不肯接旨,直接拂了他这个君王的脸面!

  这一次,皇姑会为了个孙女拂他这个君王的脸面,下一次,皇姑是不是会为了司无双和宗翰,夺了他的命?!

  愈想,皇上脸上的表情,愈发的森冷。

  看着唐首辅,皇上冷冷地道:“首辅,睿亲王府乃亲王府,世子宗越将来就是下一任亲王,朕赐婚于云安,乃体恤镇国公多年镇守边关的功劳,可皇姑却不肯接旨,是居功自傲!”

  “镇国公府眼中,可有朕这个君王?若有朕这个君王,就不该抗旨不接!”

  “抗旨不接,本当诛三族,朕念着镇国公府的功劳,所以才只暂时将之押入天牢听候发落,倘若镇国公因此怀恨在心,挟兵起事,朕就当诛他司家九族!”

  皇上愈说声音愈大,愤怒驱使下,已然控制不住脸上的表情。

  看着皇上言语之间透露出的,和眼眸之中表达出来的对大长公主殿下的不满和憎恶以及忌惮,唐首辅一颗心,顿时一片森冷。

  他原以为,皇上心中,多少还念着大长公主殿下当年对他的救命之恩和扶持之功,却没想到,皇上心里,竟丝毫不念及旧情!

  对曾救过他且扶持他登上九五之位的大长公主殿下尚且如此薄情,那对那些不曾救过他且没有扶持之功的大臣们呢?

  唐首辅心中一惊,不敢再往深处想!

  都说天下无亲情,他原本以为,昭和帝待大长公主,总是有那么一丝亲情的!

  可现在看来,这全然就是妄想!

  他不敢再劝皇上,也深知劝不动皇上。

  于是他垂了头,深深叩首道:“臣有罪,请皇上息怒。”

  皇上一怔,深深看了伏地不起的唐首辅一眼。

  他起身,亲自将唐首辅扶起来,“首辅何来的罪?首辅一心为朕,朕是知晓的,只是君无戏言,还请首辅,替朕多去天牢,说服皇姑接旨吧。”

  唐首辅脸一僵。

  他这一趟进宫,不但没能说服皇上,皇上还给了他说服大长公主殿下接旨的差事?

  说服别人他还有可能,可大长公主殿下,他根本就不可能完成这差事!

  “皇上,老臣自当为皇上分忧解难,只是大长公主殿下的脾气,皇上您也是知晓的,老臣只怕——”

  皇上摆了摆手道:“首辅不用担心,朕不会怪罪首辅,只要首辅尽心,朕相信,皇后她一定会深明大理的。”

  唐首辅苦着脸道:“老臣愿多去天牢,尽力说服大长公主殿下。”

  “好,只要首辅能说服皇上,朕重重有赏!”

  皇上龙心大悦,豪爽地道。

  唐首辅心中直摇头,却不再多说,恭声告退。

  由御书房出来后,唐首辅并没有直接回府,而是转道去了三皇子府。

  “殿下,皇上将镇国公府满门押入天牢听候发落之事,殿下心中可有什么章程?”

  见了三皇子宗翰,唐首辅直接了当地问。

  三皇子宗翰面色沉重的摇头,“外祖母派人送了信,命我不得插手此事,静观其变。”

  唐首辅听了,忍不住苦笑。

  他早该知道的,以大长公主的聪慧,肯定会派人通知三殿下不要插手此事。

  “唐大人,虽然父皇他战死,也不会将外祖母一家如何,但张家虽倒,朝中怕是还有张府余孽在,倘若有人趁机生事,外祖母一家若在天牢出了什么事端,我怕——”

  三皇子忧心忡忡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