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农家福宝:庶子爹爹考科举>第235章 危机意识
  晋王很沮丧,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情绪十分低落。

  皇上命太子退下之后,才转头对晋王说,“你是不是觉得朕偏向太子?”看書喇

  “儿臣不敢妄自菲薄!”

  晋王的回答让皇上十分满意,他点点头道,“你威望不足,朝臣跟贵妃之间的恩怨一时之间很难消弭,朕压着你出头也是为你好,咳咳咳……”

  “父皇,儿臣辜负了您的栽培!”

  晋王哽咽起来。

  皇上蹒跚着从皇位走下来,把晋王扶起来,满眼期待的叮嘱,“好好习学,你的路还长着!”

  晋王被打了兴奋剂一样,又精神满满的许诺,“儿臣一定好好办差,不让您失望。”

  “去吧,把之前给你的差事办好,朕就足以心慰了。”

  皇上拍拍他的肩膀,殷勤叮嘱。

  好一幅父慈子孝的场景。

  晋王出宫后,高澄搀着皇上往寝殿走,“皇上,您又操劳了,太医嘱咐过,您得好好静养!”

  皇上一边咳嗽,一边叹息,“死了就静心了,不死就没个静的时候,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都当朕真是聋子,瞎子,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咳咳咳……”

  搜心刮肺的一顿咳,一口鲜血又喷出来。

  皇上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可是太子跟晋王都不适合接班,他惆怅,真的很惆怅。

  “哪怕再撑两年,能看到皇孙出生也好啊!”

  高澄顿了一下,默默叹息,太子妃肚子里的孩子已经有三个多月,最迟正月里就能出生,只是皇上的身体未必能撑到那个时候。

  ……

  太子从宫里出来,脸上满脸喜色。

  一回太子府就让人去请李冉来。

  李冉心情不太好,神色十分严肃。

  太子只顾自己高兴,没注意到他情绪不佳,一迭声的说,“父皇到底还是明事理的,晋王想要兼管提刑司,父皇就没答应他,要是真让晋王掺和进去,那跟监守自盗有何区别!”

  说了半天,没听到李冉回话,一转头才发现他在发呆,不满的质问,“李爱卿,有没有听到孤的话?”

  李冉回过神来,告罪说,“臣精神有些恍惚,没听仔细。”

  太子皱着眉头关心道,“你是不是哪儿不舒服?要不要叫太医来瞧瞧?”

  李冉往后退了一步,警惕的说,“臣没事儿,只是在想粮库被焚的消息一传开,京中粮铺肯定会涨价,得马上着手调运粮食入京平抑粮价才行,皇上对您越是器重,京中越是不能乱。”

  这时候交通不便,粮食转运很困难,要从外地调五万石粮食进京,第一批粮食最快也得用上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入库。

  远水救不了近火,别说拖延半个月了,只要断粮三天,京城就要乱起来。

  这话说到太子心里去了,他点点头把属官都召集过来议事,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从哪儿弄粮食来。

  刚交了粮税,这时候再去收粮,肯定没人肯平价卖的。

  众人都不吭声,太子很是尴尬,他只好转头问李冉,“李爱卿有什么好法子?”

  李冉心里想着薛雯呢,他又没听到太子的召唤。

  直到身边的人用手肘子撞了撞他,他才回过神来说,“只能找皇亲国戚借一些了。”

  太子一下子愣住。

  李冉解释道,“您以户部的名义出面跟他们借粮,只要外地的粮食一到京城,立刻就还给他们,我想他们应该不会拒绝。”

  他这话一说出口,在坐的人都随声附和。

  反正不要他们自己往外拿粮食就好,皇族拿粮食不是应该的嘛!

  太子虽然觉得有些难为情,可是为了大局,他还是同意了李冉的建议。

  反正皇上也派了薛崇德参与这件事情,太子决定就派他去借粮。

  ……

  李冉散会后,一刻也没停留,他着急忙慌的回去看薛雯。

  薛雯忙着清点粮食入库,累了半天,才洗完澡歇下。

  李冉以为她还在生气,小心翼翼的走到床边叫娘子。

  薛雯睡得迷迷糊糊的,懒得搭理他,不满道,“别吵!”

  “还生气呢?”

  李冉凑到她颈边轻声说,“我跟太子说了,让他帮忙去皇亲国戚家借粮,五万石粮食,随便几家凑一凑就能挤出来,你不用担心粮价会涨。”

  薛雯完全没听到他叨咕,不耐烦的一巴掌拍到他脸上,“讨厌你!”

  这话说得扎心。

  李冉急得抱住她,“不许讨厌我。”

  薛雯这下是真的睡不成了,她又热,又燥,睁开眼睛一瞧,李冉眼睛都红了,样子十分可怕。

  “我都说没事儿了,你以为我真不知道轻重吗?我早就算计好的,这件事情只有晋王会吃亏,别人都不会有事儿,你就是不信我!”

  他着急的辩解。

  薛雯有种想撒气,又不知道往哪撒的感觉。

  “行了,我知道你做事很妥当,只是这件事情太严重了,我是担心你,懂不懂!”

  李冉松了一口气,他心里对薛雯很不满,可是在看到她的这一刻,自己还是妥协了。

  有点不甘心!

  “以后再不许说讨厌我,你知不知道这句话很让人伤心?”

  李冉象只沓拉着耳朵的哈士奇,可怜兮兮诉苦。

  薛雯也认真起来,她严厉的教训道,“我生气是因为你没有把百姓的生命放在眼里,我知道你从出生就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你体会不到缺衣少食是怎样一种感受。”

  “但是我知道,我知道一旦有人趁机宣扬买不到粮食,到时候人们会聚在粮铺门口不要命的去抢。”

  她又解释说,“你是觉得粮库没了存粮,可豪门大户家里还有,但是想让他们拿粮食出来是要付出代价的,没有人愿意不付出任何代价,白白把存粮交出来。

  “再说了,他们就算不敢违抗皇命,但是可以阳奉阴违,只要拖上几天,事情就不了了之,这种的事情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错了,娘子,以后我再不掺和这种事情了。”

  李冉低着头认错。

  薛雯摇头叹气道,“你呀,累教不改,这样的道歉说过多少次了,过后还是忘得一干二净。”

  她说完又道,“我让人从庄子上拉了二十石粮食回来,明天一早就让人分别装了车捐去户部,再把皇上赏赐的积善之家的匾拿出来游街,肯定会有人效仿。”

  “如此再被卖粮食的人散播消息,也不会引起恐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