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爆萌奶包出没嗷呜>189 绯绯前往蜀地
  龙冥睁开双眼,他转头去看绯绯。

  当年的女孩及笄了,参政了,目光却仍旧清澈见底,犹如一汪清水,纯善却不会任人欺压。

  所有的疲惫与烦躁都像是找到发泄口,龙冥长叹一声:“朕知晓了,”潜意思便是知道错了,这对于一位帝王而言,多么不容易,“不会再有下回,朕的绯绯最会念叨,朕也不想你替朕背下罪名。”外面的流言他一清二楚。

  “传朕旨意,户部郎中李淳私扣赈灾粮食,导致蜀地暴乱至今未能赈灾,意图贩卖官位,不堪重用,革职抄家,男子秋日问斩,女眷流放,大理寺卿即刻前往蜀地羁押回京!”

  户部郎中总共就两位,郑起爪牙接连拔起,如今命脉捏在身为吏部侍郎的宣容手上,吏部掌管调动、升迁等,如此好的机会宣容可不会放过。

  “陛下,微臣愿代替大理寺卿前往蜀地!”宣容面带焦急,“不仅是羁押李郎中回京,还要解决赈灾粮食的事情,况且一直任由灾民发展下去,不利于公主的流言会越来越多,甚嚣尘上,如此微臣愿请缨去赈灾!”

  宴知怀对宣容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是一个立功绩的好机会,宣容刚入朝虽说已站稳脚跟,但确实不如老臣们的功绩,群枪舌战时总会提起这个就会落於下风。

  可三人没想到,宣容说完后,绯绯竟然也道:“儿臣也要去!作为户部侍郎,此次粮食出事,更应该做好押运的监管。”

  少女的神情不似作假,小脸蛋因为三人目光汇聚有些害羞的泛红。

  龙冥似笑非笑:“又是儿臣,又是户部侍郎,是朕的女儿还是臣子?”他的心情好上几分,出声开玩笑。

  绯绯故意加重了手上力度,引得龙冥发笑。

  “公主本就处于风口浪尖,前往蜀地永远被当做旱灾根源,如今四处揭竿而起,凤体稍有不慎就会受到伤害,请公主殿下三思。”宣容心中百般不愿,他不想心上人受到伤害,不仅龙冥心疼,他也会自责没有保护好她。

  因为绯绯说完后,他便出声阻止,希望绯绯能够待在京中,安稳的同时还能与郑起周旋一二。

  一直不曾出声的宴知怀终于说话,嗓音一如既往柔和,眉眼带笑,如沐春风:“宣容,你是站在担忧绯绯的角度上看事,而不是站在支持公主殿下的角度看事。你深夜来皇上寝宫递奏折,身份便是吏部侍郎。”

  “你不妨换个角度想想,殿下跟随你前去,这次如果处置得当不仅能趁机为你们积攒功绩,还能挽回殿下的名声,再一造势,殿下便是祥瑞之人。”

  他们当着龙冥的面商议,龙冥听得津津有味,支持女儿就是支持自己!

  宣容垂眸思考其中利弊时,龙冥便当机立断道:“朕准了!你们带着圣旨即日出发!”

  他们深夜打小报告,第二日上朝郑起才在太和殿得到消息,李郎中连夜被抄家,挽救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是在太和殿内上奏,他还能在其中周旋,毕竟户部不能再损失暗线了,可以推出其他替罪羊,哪料到这俩小屁孩竟然又打小报告!

  皇上也一改前些天的喜怒无常,又回到他们敢谏言的状态了。

  可为时已晚!

  公主殿下出京,必定要送行,但如今局势紧张,这次也不需要押送粮草,因为仅在宫门口大臣为绯绯与宣容送行。

  绯绯与龙冥和宴知怀说着私房话,她趁大臣还未抵达,偷偷劝他俩:“父皇,丞相。绯绯知晓你们的心思,但绯绯不想继承皇位,绯绯只想天下太平便足够了。”

  这番话让两人深深皱眉,多有不虞,毕竟天下太平与登基并不冲突:“绯绯莫不是再胡言乱语?”

  “没有,儿臣很清楚自己在说什么。皇室中除了我还有一位优秀的人啊,她是皇室血脉也来得光明,雪儿如今愈发沉稳,京城流言风波她也出力帮我阻止过,只是难以见成效,雪儿是一位好郡主,父皇与丞相可以多多培养她。”

  说完后,龙冥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他一言不发,很明显生气了。

  一向温和的宴知怀也难免气道:“此事莫要再提了,在我与皇上心中,你才是最佳人选。”

  “可……”绯绯还想再劝劝他们,可远处来了乌泱泱一大片人,众多大臣抵达宫门,绯绯只好收了声。

  王光一把鼻涕一把泪,对此次两人前往充满了担忧,不断叮嘱:“殿下在路上一定要小心谨慎,也莫要饿着自己,路上多带盘缠,若是生了病莫要逞强,在中途住下便是。”

  其他老臣也是纷纷叮嘱。

  宴知怀眉头轻皱,刚闹了不愉快,可担心也是真的,两个小豆丁看着长大,难免充满了疼惜,虽不如王光叨唠,但短短几句话充满了温情:“公主与侍郎定要珍重,若是伤了自个儿,心疼的可是我们,望一路顺风。”

  龙冥的心情还未回暖,硬邦邦丢下一句话:“照顾好自己。”

  对比他们的情深义重,郑起显得假惺惺许多,神情僵硬,说的话也是夹枪带棒:“两位侍郎路上要是耽搁了,可担不起灾民的怒火,免得丢了性命,一定要快马加鞭。”

  宣容冷冷回道:“是了,李郎中与郑大人来往密切,要不是郑大人建议皇上出兵镇压,李郎中私自扣押粮食,蜀地哪会沦落到生吃人肉的地步?”看書喇

  他懒得于郑起多费口舌,说话又狠又快,不着痕迹说起两人关系,也不着痕迹提醒郑起已经失去三位幕僚。

  这可不能认下来,郑起反唇相讥:“宣大人此言差矣,莫要给人扣一顶帽子,我与李郎中不曾有过聚会何来交集?况且在赈灾粮食全须全尾的抵达下镇压确实是最好的法子,哪料啊。”

  对于郑起急忙撇清关系的作态,绯绯嗤之以鼻。

  她翻身上马,背着简单打点的盘缠:“郑大人现在说什么就是什么,毕竟李郎中不在京城,就是不知道他羁押回京后,是否还和郑大人说得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