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宠婢生存守则>第10章 没有赴约
  只要不犯事,程月皎待她们是极好的,安歌在这里没再遭过什么罪。

  往锅里倒了些水后,她又从墙角边的地上拿了两个红薯扔进灶里烤着。

  萍萍她们不爱吃这个,说吃多了胃胀不舒服,一袋红薯就这么堆在墙角无人问津。

  但安歌喜欢,试问谁不想在这渐冷的秋季里吃一块热乎乎的烤红薯呢?为此没事她会烤上几个,虽没外面买的好吃,但也心满意足了。

  锅里的水“咕噜咕噜”翻滚起来,安歌放了颗洗干净的番茄就丢里面烫了烫去皮,又打了个鸡蛋在碗里搅拌起来。

  切干净煮的发软的番茄后,她又起锅烧油将鸡蛋炒了,随后把番茄倒入,一边用铲子把番茄压软一边想着,这时候要是有些番茄酱就更好了。

  她在厨艺这一块并不精通,但还是能勉强解决温饱,还好这个世界已经引进了番茄,这一手番茄鸡蛋拌面,可是她以前常常做的一道夜宵。

  安歌边忙活,也不怕打扰到程月皎,程月皎的院子大,小厨房的位置稍稍靠后,离厢房有些距离。

  叶影如鬼爪般在墙面上晃动,屋内的烛光也透着风微微晃动,门外突然传来一声枯枝踩断的声音,安歌立即停下动作,如惊弓之鸟般站了起来。

  这么晚了还有人吗?

  安歌抄起锅铲,朝外喊了几嗓子:“谁呀?”

  门外有人踩着枯枝落叶“窸窸窣窣”的走过来,推门而入的同时烛光照亮了他的面容,安歌大吃一惊,低声喊道:“大爷?”

  温长秋披着一件月白色的长袍踏霜而来,如云烟似的墨黑长发没有束起,几缕发丝随着他的动作微微飘动。

  “好啊,吃独食!”

  怪罪的话配上他带笑意的眼倒不叫人拘谨了,温长秋走上前来朝着锅里面看了看,见下的是面条,便没有什么兴趣。

  安歌有些尴尬,这大半夜没想到会遇到温长秋,想要引话让他出去,问道:“大爷是来找大少奶奶的吗?我替您掌灯送您过去吧!”

  她着急想把人引出去,立即要拿桌案上的油灯。

  “我不是来找她的。”温长秋连忙制止她的动作,解释道:“你这小厨房离我院不远,看到这里有人生火,便过来看看。”

  安歌一顿,她显然是没注意到这个。

  “那,大爷要尝一尝吗?”

  以为安歌下的只是清汤寡水的面,他连忙摆手:“我就不了。”

  那行吧,既然人这么说,安歌也不再顾及他了,从锅里捞出面条过了一遍冷水,随后拌进了早就做好的番茄炒蛋里。

  几下搅拌,白色的面条被染成了诱人的粉红色,这一系列操作也让温长秋看的是目瞪口呆,可刚才已经拒绝了安歌的邀请,眼下再要说话,便显得有些嘴馋了。

  安歌唆了几口面条,虽然没有记忆中那般香甜,但她已经是很满足了。

  瞥眼见温长秋干巴巴的站着也不离开,安歌有些别扭,又想到了自己放在灶里烤的红薯。

  “大爷这里还有红薯,要尝尝吗?”

  安歌从灶里扒出烤的松软的红薯,抖了抖上面的灰转身递给温长秋。

  温长秋这下没拒绝了,他从月牙白的丝绸袖中伸出皙白的手接了过来,安歌这才注意到他的手指修长好看,就连指甲盖都养的粉嫩剔透。

  真真正正在蜜罐里养大的少爷。

  温长秋剥开红薯皮闻了闻,红薯的清香味传来,他又咬了一口,略略的皱了皱眉。

  “不好吃,你可尝过城西王老头家的红薯?”温长秋问道。

  在他说出“不好吃”的时候安歌就懒得搭理他了,到底是精贵的少爷,她这放在灶子里烤的要怎么好吃,勉强对付几口就行了!再说了,要不是他站在这里不舍得走,这红薯还便宜不了他!

  心里这般想,面上安歌还是客客气气:“我没怎么出去过。”

  “可惜了,他家的红薯可真是一绝。”温长秋微微眯眼,满脸回味,“这样吧,我去买来给你尝尝,明晚你在这里等我!”

  “好好好,大爷,天色已晚,先回去睡吧!”

  吃饱喝足,安歌自己也有些困意了,连连点头又将人请了出去,温长秋朝她嘱咐了两次,她都敷衍着应了下来。

  然而第二日,安歌就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第二日夜里下了小雨,又打了几声惊雷,安歌在被窝里伴着“淅淅沥沥”的雨声睡的香甜,一夜到天际泛白雨才停了。

  安歌睡了个自然醒,走到窗前打开窗,一簇坠着露水的松树枝扎向她,躲避不及便沾了满身的湿气。

  窗下花木架子上原本种了一排菊花,或许是昨夜雨太大了,有两盆花竟然摔在了地上,花盆破碎落得是满地泥土。

  温夏此时也起来了,看到这摔在地上的花连忙叫道:“哎呀,这两盆花怎么摔碎了,昨日才开的好了!”

  安歌叫她去拿新盆换上,宽慰道:“兴许是昨夜雨来得急,又刮了风。”

  温夏挠了挠头,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安歌来到程月皎屋子里说了这事,程月皎有几分可惜,同安歌叹息道:“原先我还觉得那处背风不易刮到,看来还是不能放在木架子上,你去叫人把花盆搬下去。”

  安歌点头,正出去找温秋她们的时候,便看见刚进门的温长秋。

  四目相对,安歌恭顺点头示意,喊了声“大爷好”。

  温长秋面容有些憔悴,刚要冷哼一声开口,又见这丫鬟往旁边走去,同其他丫鬟说话,他张了张嘴,反倒是愣在原地了。

  安歌同温秋交代完了,正要进屋扭头又看见温长秋站在院子里,有些奇怪的问他:“大爷?不进去吗?”

  说罢,她率先一步,掀起了帘子。

  她这般示意,温长秋只能跟着她一起进去。

  程月皎正靠在软塌上看书,看见温长秋过来有些奇怪,挑了挑眉毛问道:“你怎么来了?”

  这回倒是沦到温长秋别扭了,他局促的坐在椅子上,也不敢离程月皎太近,双手握拳紧紧的抵在膝盖上。

  对于程月皎这个结发妻子,温长秋除了害怕就是畏惧,自打成婚的时候,娘就要求她管着自己,爹娘再生气也不会对自己动手,但程月皎不一样,口里念念叨叨比书院的先生还严肃,经常指教他这个那个,还仗着自己聪明对自己冷嘲热讽,有时候逼急了还要动手打他。

  温长秋害怕她,就算成了婚,夫妻俩也不在一起住,更别提过来了。

  刚开始温家二老还催催两人同房,到后来有了宓姨娘后,二老也不怎么去管了。

  程月皎落的清净,有时候一月里都见不到温长秋一回。

  今天倒是太阳打西边出来,没有什么事情,他倒跑过来,局促不安的坐着。

  安歌替温长秋倒茶,临放杯子的时候莫名觉得有人在瞪她,转过眼又见温长秋没看自己,兴许是错觉,她站起身走到了程月皎的身侧。

  温长秋慢吞吞的说道:“许久没来了,过来看看。”

  程月皎注意到他的手包扎了起来,又问道:“手怎么伤了?”

  “不小心弄伤的。”

  一问一答结束后,气氛又到了一阵短暂的沉默。

  “眼下宓姨娘肚子大了,她怀的又是你头个孩子,你有空就去她那里坐坐,陪着她说说话都好。”程月皎收回目光,纤细的手指翻了一页书,嘴里又习惯性的念叨着:“乡试过后还有考试,其他考生回去都抓紧时间看书了,你反倒在玩,小心赶不上人家……”

  程月皎边看书边絮絮叨叨,安歌站在旁边看着这一幕都觉得有些好笑,这两个人哪里像是夫妻?分明是老师在训导学生!

  “知道了知道了。”温长秋小声应着,一双好看的眉眼也微微皱着。

  他在这里坐了片刻,一壶茶水都快被他喝了个干净。

  程月皎絮叨到后来也乏了,她和温长秋向来没有什么话要说,索性放了书闭上眼睛小憩,安歌没插话,整个屋子里有种说不出的静谧。

  见没有人理会他,温长秋也受不住这样的气氛,他“刷”的下站起身朝门外走去,掀开的帘子猛然落下砸在门框上,发出了一阵很大的声音。

  程月皎闭着眼睛舒了一口气,侧过脸去继续睡,安歌看着没理好的门帘,上去想要拉好,没想到一掀帘子,发现温长秋站在门外并没有离开。

  温长秋转头,和安歌四目相对,他面色一僵,将袖口里揣着的东西扔进了安歌的怀里,安歌一把接住,只摸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

  安歌再抬眼,见温长秋甩着外袍离开了,低眼一瞧,发现竟然是个纸包住的红薯,只不过这红薯应是放了一段时间了,由原先的柔软变成现在这般发硬。

  安歌顿时想到那晚的事情,温长秋这是真的给自己带了红薯,只不过昨晚她没有去赴约。

  想一想,她也不可能去的。

  若说第一次是意外,那第二次她还去,这要是被发现,岂不是落了个私会少爷的名声?

  安歌没有那个想法,她不想和这宅子里的任何人有关系,更不想陷进去。

  这事就此就算过了,安歌没去找温长秋解释,温长秋也没再来过程月皎院子。

  这日用早食,厨房里端上了肉沫面条,又配了些许的小菜。

  一家人围坐在桌子上低头吃饭,温长秋挑了挑面条,突然想起了那夜见那丫鬟做面条的手法,他顿时放下碗筷,对侍女说道:“你叫下人去炒个红配黄。”

  大奶奶在一旁给他扳了个玉米递到他的碗里,奇怪的问道:“这餐点不够你吃吗?好好的,吃那个做什么?”

  “娘,我今日给您做个新鲜的吃法!”温长秋神神秘秘的说道,逗得大奶奶一笑,伸手拍了他一下。

  不一会儿,侍女便端上了厨房做好的“红配黄”,温长秋接了过来,想着那日安歌的举动,将碗里的面条捞了出来,加入番茄鸡蛋里拌了拌。

  “娘,尝尝。”

  做好这一切后,温长秋率先端给大奶奶。

  大奶奶尝了一口,酸甜可口回味无穷,顿时赞道:“不错不错,长秋真聪慧,竟然想到这样的吃法!”

  温长秋听的心里开心至极,也弄了一碗尝了尝,寡淡无味的面条多了些番茄的清香,入口很是美味。

  温长秋招呼着众人一道尝尝,可温老爷却撂了筷子不怒自威,指责温长秋:“对吃食这么了解,你要是把这些心思放在读书上,至于这么久不中吗?我看你怕是以后想当厨子!”

  温长秋听了这话,满心的愉悦如一桶冷水泼了下来,他收起笑容,闷不做声的坐回原位。

  温长胥尝了一口,宽慰他:“大哥,很美味。”

  听见弟弟夸赞自己,受到打击的温长秋也只是抬眼勾了个淡淡的笑。

  大奶奶见儿子失落,忙开口替儿子说话:“老爷,好好的说这些做什么,长秋已经很用功的在读书,我这当娘的都看着呢!再说,这拌面实属不错,老爷也尝尝!”

  她说着又夹了一碗给温老爷,眼神示意他吃下去。

  惧内的温老爷看了看自己的夫人,又看了看温长秋失落的模样,最终妥协了,伸了筷子夹了一口。

  品味一番后,他淡淡的说道:“嗯,不错。”

  听到这话,温长秋才勉强多了几分笑意。

  不过,他也不愿意抢别人的功劳,忙解释道:“不过这也不是我想出的吃法,这是我看夫人院里丫鬟吃的。”

  程月皎筷子一顿,抬眼看他,温长秋什么时候去她院子里看过丫鬟吃饭?她怎么不知道?

  温长秋这边说的兴奋,没想到大奶奶听的是痛恨不已!

  丫鬟丫鬟,又是丫鬟!这府里已经有个丫鬟出身的宓姨娘了,自己这儿子怎么还抓着丫鬟不放?

  大奶奶眼神冷不丁的扫了程月皎一眼,温声道:“月皎,饭后同我走走,咱们消消食吧!”

  程月皎料到婆婆会找自己,点点头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