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魂归明初>第三百八十六回 讨价还价(三)
  收到顿王国发出的谈判倡议,默王国与拜王国的反应大出人们所料,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大相径庭,钛合金眼镜掉了一地。

  对顿王国的谈判倡议,所有人都认为拜王国会第一时间接受,而默王国可能会推三阻四,不为别的,拜王国被顿王国打得遍体鳞伤几乎亡国,那里还有继续再战的筹码,而默王国损失了一支庞大的舰队心里憋屈,而军队毫发无损,有继续打下去的筹码和底气,断不会轻易接受。

  结果恰恰相反,默王国爽快答应,而拜王国推三阻四,最后在顿王国与默王国的压力下才不情不愿的同意。

  实际上默王国和拜王国在接到顿王国谈判倡议后,都经历过激烈的争吵,出发点不一样,结果肯定不同。

  默王国的将军们与大臣们全部反对谈判,他们一致认为谈判要有先决条件,那就是将舰队归还给默王国,否则谈判没有意义,大不了真真正正干他妈的一仗。

  对这样一致的意见,默国王也不好独断专横一票否决,否则不但影响士气,更重要的会造成将军与大臣们对自己的信任,没办法,只好求助于明帝国太平洋舰队教官。

  教官笑笑道:“各位,你们的勇气与精神值得赞赏,但你们不是普通的老百姓,也不是普通的小兵,你们是默王国的支柱,你们的所作所为,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默王国的未来,因此,你们看问题与处理问题不能凭自己的一时冲动,要将目光看向未来,要有全局观念。”

  顿了顿,教官继续道:“我想你们都清楚王国的战略目的,一句话,就是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准备时间,而抛出整支舰队,便是实现这个战略目的的措施,顿王国得到整支完整的舰队,在其形成战斗力之前,不会再有余力发动更大的战争,这就为默王国争取到了最宝贵的时间。”

  众人听后陷入深思。

  教官:“如果默王国提出先决条件,也许谈判无法举行,结果怎么样?毫无疑问,就算是不发生战争,恐怕默王国也要将庞大的兵力部署到边境,而且整个王国都要为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争服务,这样一来还有时间搞建设吗?”

  众人的脸上开始流露出惭愧的表情。

  出现这样的局面并不是默王国和顿王国想要的,否则就不会有谈判倡议了。

  教官:“如果出现不死不休的局面,也许默王国能赢得胜利,也许不能,但无论是出现哪一种结局,得利的只有川王国,等你们战个精疲力尽的时候,川王国便可以堂堂正正之师加入战局,其站在的一方不但要对其言听计从,还要对其感恩戴德,这是你们想要的结局吗?”

  将军们与大臣们听到这里不约而同的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教官继续道:“为默王国的未来计,这个舰队就是送回来都不能要,只有这样,才能让顿王国与川王国之间产生兵戎相见的机会,当然咯,谈判嘛,不外乎讨价还价,不管是哪一方都需要筹码,而这支舰队就是默王国最好的筹码,可以提出归还舰队来获得更大的利益。”

  在教官说完之后,激烈的朝堂变得落针可闻,每一位将军、每一位大臣都是尽量屏住呼吸,看到这样的结果,默国王被教官的智慧深深折服,他在心里想---这个教官在明帝国太平洋舰队不过是一个中层指挥官,放在明帝国如同恒河沙数,比其高级、比其厉害的人物恐怕没有千万也有百万,由此可以想象明帝国有多么的强大。

  明帝国现有人口接近两亿,千万之数真不是胡扯。

  默王国:“对谈判都没有意见了吧,此事就由外交大臣负责,目的是达成和平协议,争取最大利益,记住一条,就是没有利益,甚至牺牲我们默王国部分利益也必须达成协议。”

  至于拜王国,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集团愿意谈判,不是拜王国还能打,而是各个集团都是损失惨重,一致认为在损失得不到补偿之前,谈判就是耻辱,因此拜王国在第一时间拒绝了顿王国的谈判倡议。

  打也好,谈也好,拜王国依仗的底气在于顿王国在胜利在望前退兵,他们认为顿王国内部不是出现了危机,就是无力抗衡默王国的压力,既然这样,必须在得到赔偿的前提下,才可以坐下来谈判。

  这样的理解,这样的分析也不能说有错,只是他们忽略了默王国有一支完整的舰队被顿王国缴获,可见不是顿王国怕了默王国,而是当时默王国不按常理出牌,打了顿王国一个措手不及,这样的谋略可一不可二,再来一次绝对不会重演。

  面对拜王国的油盐不进,顿王国放出狠话---不谈可以,望拜王国做好准备随时接受开战,不要再像前面那样一触即溃,否则就太没意思了。

  威胁,恐吓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拜王国依然我行我素,眼看谈判无法进行,默王国给拜王国发了一封措辞婉转,言之未尽的电报,内容如下:

  尊敬的拜国王陛下,对贵王国拒绝谈判的决定,我们默王国上下表示无限的钦佩和崇拜,这种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的铮铮傲骨是我们拜王国学习的榜样,说实在的,这种我们拜王国想做又不敢做的决心,为我们竖立了榜样,我们为你们拜王国点赞。

  目前,我们默王国正陷入到巨大的危机里,经济停滞不前,而在军事上,因为失去了一整支舰队,使得我们的国土防御千疮百孔,实在是无力他顾,一旦贵王国与顿王国的战事再起,我们默王国唯有在道义上给贵王国于支持,望贵王国能够理解我们默王国的苦衷,在此深表歉意。

  默国王顿首!

  这封电报一看就知道出自明帝国文人之手,教官虽然强悍,但要写出这样文捏捏的电文,恐怕不是一般的难度,事实上这封电文确实出自明帝国文人之手,以前,明帝国的读书人唯一的目的便是金榜题名然后步入仕途,王景弘与马和穿越而来,带来的最大改变应该是观念上的改变,普及教育后,读书人不再将仕途定为人生的唯一目标,各行各业都充满了机会,与仕途比起来更容易成功。

  像拜王国商业银行的负责人,前身就是文人,这样的电文由他来写,不过是举手之劳,当然咯,报酬免不了,而且不薄。

  收到默王国电文,拜王国从国王到大臣再到老百姓,一下子呆若木鸡,随后便是炸锅,整个王国乱作一团.....

看書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