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魂归明初>第三百七十二回 腹背受敌(四)
  第四天,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昨晚下了一场小雨,早晨的空气格外清爽,微风轻吹,按往常,太阳早就应该出来了,也许是一个阴天。

  这样的天气非常适合战斗,不管是进攻一方还是防御一方,都能够保证体力的持久,否则在烈日下作战,身体里水分的消耗就是一个难以越过的坎,对双方都一样。

  用过早餐稍微休息刚好八点,只见国防大臣一声令下,代表各军团的旗帜迎风招展,在震耳欲聋的锣鼓与号角声中,顿王国军队呐喊着从四面八方冲向拜王国城池,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群,守城官兵一下子蒙了,他们没有想过顿王国军队会用这种看似野蛮的方式发起进攻。

  以往的城市攻防战,基本上都是试探再试探,然后选择一个方向发起总攻,现在好了,也不知道顿王国指挥官是怎么想的,只是试探了一次便发起无差别的强攻,守城官兵担心,自己在危险之时得不到后续部队的支援,没有人知道会在那个方向出现危险,也许每一个方向都会出现危险,到了这个时候,后续部队的投放就看指挥官的指挥水平了。

  之所以采用无差别攻击,是谋士看到守城官兵淡定、应付自如,继而想到守城指挥官有一套针对重点进攻的策略,而且重点进攻有两个问题,一是兵力无法展开,二是防守一方只需要面对一个方向,可以源源不断得到后续兵力的补充,怎么看都是对防守一方有利,以其这样,还不如打乱防守一方的部署,从四面八方施加压力。

  没有主次,防守一方就无法确认重点,容易造成指挥官的误判,或者出现犹豫不决的状况,只要防守指挥官在兵力调度方面出现失误,攻城部队的机会便来了。

  不得不说,在战争方面,顿王国军队要高出拜王国军队许多,不管是兵员素质、训练程度,还是指挥官的指挥水平,顿王国军队都要高出一大截。

  还没有开打,城防指挥部已经乱成一团,请求增兵的报告从四面八方涌来,搞得指挥官一个头两个大不知如何是好,每一个前来报告的通信兵,无一例外声称正遭受敌人的猛烈的攻击,而且进攻人数超过防守部队十几倍,更有夸张的说有几十倍,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指挥部对战场形势是两眼一抹黑,也不想想顿王国军队一共有多少人。

  当然咯,防守部队分散在城墙上,对局部来说,十几倍的敌人是有的,问题是,十几倍的敌人不可能同时上啊,最多也就轮番攻击。

  派出几支预备部队后,指挥官才从惊愕中醒悟,只听到顿王国军队的呐喊声,根本没有厮杀声和双方官兵的惨叫声,丫的,还没开打呢,抹了一把冷汗,赶忙叫停了准备出发的几支预备部队。

  指挥部设在正面的城楼上,从上面看去,确实是密密麻麻的身影,但也没有夸张到几十倍的地步,不是还有护城河吗,总算是放心了一些。

  此时,战场上空正有两艘飞艇停在三百米处,四名太平洋舰队特战队员密切的监视着整个战场,作为局外人,反而是对整个战场最了解的存在,开战的时间、规模、战术等绝密情报,在顿王国国防大臣还没有向下传达前便已得到,不得不说,在高一个维度的文明面前,参战的双方就像是一丝不挂的少女,裸露在太平洋舰队特战队员面前,悲哀!

  飞艇上的特战队员在密切监视战场的同时,也在分析这场城市攻防战的走向与结局。

  特战队员一:“顿王国军队的战术可圈可点,在双方装备、军队人数、训练强度等现有的客观条件下,无差别的进攻战术可以做到扬长避短,以拜王国军队的组织能力、军队素质以及指挥官的指挥水平,恐怕坚持不了一个上午。”

  特战队员二:“攻城最忌的就是添油战术,要么是围而不打困死敌人,要么就全力一击,打乱防守一方的部署乱中取胜,从这点上看,顿王国请的谋士还算有一定的水平,但我不认为仅凭这些就可以轻易拿下城池,不要忘了,人在没有退路之时所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就像蒙古帝国在四川的遭遇,一座小城硬是坚守了差不多两年,间接改变了世界的格局,这也是我们攻城总是围三缺一的原因。”

  特战队员三:“有道理,不使守城官兵破釜沉舟就是攻城的不二选择,现在的形势是,留在城市里的官兵和那些商人无路可逃,不管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还是为了自己的财富,都不得不拼死相搏,至于那些老百姓,谁赢谁输都无所谓,不过是换了交税对象,唯一能够让老百姓加入战团的唯有重赏。”

  特战队员四:“这场城市攻防战就看哪一方能够忍受损失,谁坚持到最后谁就胜利,至于时间嘛,我认为应该在三天内出结果,如果三天内拿不下这座城市,顿王国军队将后继无力,不要说达到战略目标,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未知数。”

  特战队员一:“不至于吧,顿王国还有六万的后续部队,再说了,这里的文化没办法与我们华夏文明相比较,他们对国家认同感非常低。”

  特战队员二:“我们还是拭目以待看戏吧。”

  这个时候,顿王国军队还没有冲到护城河,守城官兵已经控制不住开始了杂乱无章的反击,看得飞艇上的特战队员不住摇头。

  在压力下底层官兵已经将军队的纪律忘得一干二净,同时也表示指挥官御驾部队的能力不行,这样乱打一气的反击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看似密集,实际上每一个顿王国官兵周围都有不小的空间,对这些接近极限射程的弓箭,躲避并不是一件难事,伤亡极之有限。

  等到守城官兵重新上弦,发现顿王国军队负责架设浮桥的士兵已经跳进护城河,想要阻止已经力不从心,这个时候,顿王国的前锋部队开始了远程攻击,虽然没有造成守城官兵的重大伤亡,但严重扰乱了守城官兵的反击,没有指挥的情况下,人的本能是首先应对迫切的威胁,看到顿王国军队射来的密密麻麻的弓箭,躲避的同时针锋相对反击。

  事实上对守城官兵威胁最大的并不是顿王国军队的远程攻击,而是跳进护城河架设浮桥的官兵,如果是明帝国军队守城,对这样的远程攻击肯定直接无视,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攻击跳进护城河架设浮桥的官兵,最好的办法是用火攻,只要浮桥架设不起来,攻城就是一个笑话,可惜的是,拜王国守城官兵已经失去了有效的指挥,任由顿王国军队将浮桥架设了起来......

看書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