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魂归明初>第三百六十回 风云再起(四)
  实在不明白,守城的官兵惶恐不安如临大敌,都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反而这些毫无背景毫无装备的普通老百姓老神在在,将城外的顿王国大军视为无物,真不知道是心大呢,还是心大,又或者有什么在背后支持他们有恃无恐。

  管理人员在会议室接见了守城指挥官,刚坐下守城指挥官便迫不及待的将目前的困境全盘托出,希望管理人员给他们指出一条生路。

  负责接待守城指挥官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这个时代的人显得苍老和成熟,也许要到下一代才会像原时空一样,出现四十多岁看上去还像年轻人的情景。

  这位管理人员曾经是明帝国军队的一位连副,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指挥能力,读过书有文化,看问题多从全局考虑,管理上宽容兼备,深得公司的信任。

  管理人员:“你们面对的局势异常严峻,不战而降不但会成为王国的耻辱,还将整个家族至于无限的风险中,而且不知道顿王国会怎么对待你们,因此这条路行不通;不战而逃同样会受到你们王国的惩罚,后果恐怕难以承受,此路同样不通。”

  看到守城指挥官不断点头,管理人员继续道:“坚守同样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一旦城破,面对的可能是一场屠杀,再说了,以一千多人对抗几万人,恐怕你们自己都没有信心。”

  守城指挥官哆嗦的道:“对,对,对,我们官兵对坚守一点信心都没有,用一千多人守一座小城,而面对的是几万如狼似虎的顿王国军队,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希望先生给我们指明一条生路,我代表全体守城官兵感谢你,感谢明帝国。”

  管理人员笑了笑继续道:“也许守不住吧,谁知道呢,在我们华夏,有一座小城,面对蒙古帝国的几十万大军,硬是坚守了两年而不破,最后是通过谈判解决,那一战被认为是蒙古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算了,我们不说这些,其实你们还有一条出路,下午顿王国一定会发起强攻,你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坚持住,等到深夜再突围,一是经过一天的鏖战,敌人人困马乏,二是事发突然,攻城的敌人缺乏警惕,突围后不顾一切的逃往下一座城市,这样一来,你们就成为了王国的英雄。”

  听到这里,守城指挥官怦然心动:“谢谢先生,此计甚好,只是我们走后你们怎么办?留在这里的老百姓怎么办?”

  管理人员:“这个你就不要担心了,有我们明帝国的坚强后盾,量顿王国军队不敢把我们怎么样,除非他们想亡国。”

  回到守城指挥部,指挥官将明帝国管理人员的建议说了出来,得到所有官兵的同意,士气一下子高涨起来,长时间坚持没有信心,但守个三两天还是可以的,现在只是守一个下午,简直不要太容易。

  刚才管理人员提到的战役发生在南宋末年,史称钓鱼城之战。

  1258年农历九月,蒙哥大汗在六盘山祭祀成吉思汗后兵分两路,东路军奔赴湖北,西路军进大散关,沿嘉陵江南下,四万大军分三路入川,号称十万。

  蒙哥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当时继位七年,蒙哥沉静而不苟言笑,意志如铁,此次他对于宋朝仅余的小小地盘势在必得。

  当时四川的防御体系是1242年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以江为线,以山为点,构筑起的独特的山城防御体系。

  沿北方入境的嘉陵江、沱江及支流构筑一道道坚固的要塞,回避与战力超人的蒙古军野战,堵截沿江南下的蒙古大军入川,防止蒙军进入长江,出川攻宋。其中8座要塞最为关键,号称“四川八柱”,8座中,又有6座在嘉陵江及支流上,重庆殿后,层层堵截。

  蒙哥除了自带四万大军,又调集了沿途蒙军与之汇合,最终以真正的十万兵力顺嘉陵江向重庆方向攻击,一路声势浩大,沿江宋军要塞大获成城、运城山、青居城、大良山守将相继投降,川西、川背尽数沦陷,余玠苦心经营的山城防御体系迅速崩溃。

  到1259年初,在大本营重庆以北,只剩下钓鱼城孤零零地等待着汹涌而来的蒙古大军。

  蒙哥达到钓鱼城下后,把大帐扎在了城对面的石子山,在蒙哥看来,重庆才是他最重要的攻击目标,而钓鱼城只有两个选择:被攻破或投降。

  然而令蒙哥和整个蒙古军队都想不到的事情即将发生。

  1259年农历2月3日,钓鱼城的八个城门中的七个遭到了蒙军的强势攻击,钓鱼城之战爆发。

  钓鱼城山寨城门都修在最险要的地方,蒙军遇到了很大障碍,虽然如此,仅仅五天时间,钓鱼城就被蒙军团团包围,钓鱼城变为了孤城。

  1259年农历6月,钓鱼城经过无数次惨烈战斗,还毅然挡在蒙哥面前,蒙哥对此非常不满,整整四个月拿不下一座小城,这还是所向披靡蒙古大军么?

  7月初,蒙哥发动了对钓鱼城的总攻,钓鱼城守将王坚带领大宋军民全部登上城头,抗击元军。

  由于蒙军还是不能突破城墙,愤怒的蒙哥亲自到前线擂鼓助阵,就在这时,钓鱼城守将王坚命令将士们发射镭石把瞭望台上的敌人打了下去,敌人应声而落,摔死在瞭望台下,而在台下擂鼓的蒙哥也因此受了重伤,不得不撤离战场。

  就在返回都城的途中,蒙哥因伤重去世。亚欧大陆的历史就在王坚下令摧毁了望台的这一瞬间被改写,南宋也因此多存在了20年。

  这一战异常惨烈,同时也显示出军民团结一心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足以抵挡任何敌人,历史的转折往往是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件......

  下午两点,顿王国军队经过整顿,向小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在指挥官的督战下,官兵前赴后继视死而归,摆在官兵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攻破城池成为胜利者,并且在抢掠富豪时中饱私囊,二是畏缩不前被就地正法,两相比较,当然是不要命的进攻更有诱惑力。

  守城的官兵同样士气高涨同仇敌忾,他们目的明确,就是坚持到夜幕降临,对这些王国的军队来说,夜战既没有组织能力也没有条件,曾经发生过的夜战,最后无一例外变成自相残杀,黑夜中根本分不清是敌是友。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一战异常惨烈,没有必要的攻城器械,也没有刻意压制守城官兵的远程攻击武器,单靠扶梯想要攻破由视死而归的战士防守的坚固城墙,无异于痴人说梦,攻城如果没有飞艇,也要在城外筑高台,通过弓箭和抛大石头的方式压制守城官兵,这样才有可能爬上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