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疯批首辅入赘了>第134章 买铺子
    没过几日宋榆就做出了个丢出去就会炸的小球,韩盛安亲眼见过它的威力后,再没有对他表示出任何质疑,反而问他愿不愿意以为韩将军效力。

    宋榆以不愿与家人分开为由拒绝了。

    韩盛安虽然觉得有些可惜,但也还是尊重他的决定。

    亏得这事儿苏老二不知道,不然他非得骂宋榆不知好歹。

    他虽然不知道韩盛安的真实身份,但某一日在院里练武时,她就顺手点拨了几招,他就觉得大有进益,从此成了韩盛安的忠实迷弟。

    她不知道她的姓名,也没听她说过,只听苏梓桑叫她安安姐,他便也跟着后头叫安姑娘。

    成天安姑娘长安姑娘短地跟在她后头转,用刘氏的话来说就是:“你都要长成人家的尾巴了哦!”

    苏梓桑对他二哥的表现见怪不怪。

    她亲哥的性子她能不清楚吗?

    如果说苏柠月是医痴的话,那她二哥就是军事迷,是武痴,平时就缠着苏子明给他讲兵法,求着宋榆陪他下棋。

    况且韩盛安和苏子明他们不同,她自幼习武,上过战场,杀过人,是有真才实学,有实践中的制敌经验的,苏老二不缠着她苏梓桑才会觉得奇怪呢。

    不过既然他自己乐在其中,韩盛安也愿意教他,苏梓桑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其他人也顶多开开苏老二的的玩笑。

    在苏梓桑一家额照料和苏柠月的定时诊疗下,韩盛安的身体一天天好了起来,精神头也一天更比一天好了,有时候还会不时去周边走动走动,每到饭点就准时回来。

    或许是时间长了与大家熟悉了,她人也比来的时候开朗了不少。

    一段时间以后,苏梓桑才发现,韩盛安虽然地位尊崇,但却很好相处,不挑吃穿也不忸怩做作,更没有看不起她们这些普通农户,反而会帮着苏梓桑一起打理蚕房。

    她做事干脆果断,性子又爽利大方,又比苏梓桑大不了几岁,两人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一起住进了蚕房,睡得就是宋榆之前做的那张床。

    但因为韩盛安还有要务在身,养好了伤就向苏梓桑辞行。

    苏梓桑纵然有千般不舍,也只能含泪目送她走远。

    看着韩盛安远去的背影,她眼泪还没来得及落下来,旁边的苏老二就哭成了一个泪人。

    “呜呜呜桑桑,你说她什么时候会再回来啊?我兵法还没学完呢。”

    苏梓桑抽抽噎噎地安慰他,“她不是还把兵书给你留下来了吗?”

    一听这话,苏老二哭得更凶了,“是啊,可是……上面好多字我不认识啊呜呜呜呜……”

    苏梓桑:“……”

    她已经能预料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宋榆会遭受怎样的纠缠了。

    默默在心里给宋榆点了根蜡,心疼了他那么一秒。

    不能再多了。

    因为她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忙,忙到分不出多少时间去伤感难过。

    最新的一批蚕已经陆续成茧了,她要挨家挨户收丝盘仓,还要给大伙儿把工钱结清。

    等忙完这一阵子,养蚕的季节就要过去了。

    但她还不能歇下来。

    苏梓桑考虑过了,养蚕只是原料产出,利润微薄,要想把生意做大做强,做成丝绸生意,就要有把蚕丝变成丝绸的能力,再将丝绸锦缎变成达官贵人身上穿的锦衣华服。

    最大的利润在加工和销售环节。

    她的铺子还得开起来。

    之前许东来给她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阴影,成亲后她也一直没敢去县城,就怕撞上许东来。

    但现在她也缓过劲儿来了,她已经成亲了,就算许东来当街遇见她,也不敢把她怎么样。

    她总不能窝在苏家村一辈子,早晚要出去的。

    挑了个宋榆放假的日子,小夫妻两个再一次去了县城。

    这回他们去的是东市。

    东市的达官贵人虽然没有西市的多,但客流量大,来往的商人也多,也经常有些大户人家的小姐来游玩,买些时兴的小玩意儿。

    总的来说,地段也还算过得去。

    而且这儿有一点好——碰不上许东来。

    东市人多眼杂,划分也非常复杂,三教九流的人都有,地痞流/氓不少,强盗逃犯也有,这些人多的是不要命的。

    俗话说得好,强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就算他许东来是知县的独苗苗,也不敢惹这些不要命的。

    所以他多半不会来东市给自己找不痛快。

    但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在此她虽能避得开许东来,却也需要与这些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

    也并不轻松。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眼下她只想先置下一间铺子。

    东市生意人与西市不同,他们没有家族产业做支撑,经不起亏空,若生意不好做,会很快关门大吉。

    因为来东市的多是普通人,在东市做生意的也多是寻常百姓,他们家里没多少身家,如果经营不善,会在入冬生意惨淡之前先把店铺盘出去,及时止损。

    苏梓桑就是挑这个时候来买铺子,因为此时可以用最低的价格买下铺面。

    实际情况也与她所料不差,他们来东市的时候,有不少铺子都在售卖转租,但这些铺子的地段大多比较偏僻。

    苏梓桑觉得,也许他们生意做不下去跟地段也有关系。

    她不想步他们的后尘。

    虽然她对自己的货有信心,但酒香也怕巷子深,试问会有几个人会花大价钱在偏巷买丝绸锦衣呢?

    地段对做生意的人来讲非常重要,所以苏梓桑怎么也不愿意将就。

    宋榆全程没有半句埋怨,一直陪着她奔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还是让俩人找到了一家地段还不错的铺面。

    这家铺面虽然不算很大,但在十字路口,可迎四方来客,人流量也大。

    老板因为家中老母重病,不得已才要将铺子当出去给母亲治病。

    苏梓桑很满意这家铺子,又同情老板的遭遇,便也没怎么同他杀价,谈了个差不多的价格就将铺子买了下来,当场交了钱拿了地契。

    可是等她买完了铺子,却依旧没有等来任务完成的提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