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穿越之空间农女>第172章 养儿
  看李九逸那鬼样子,李九瑾真是气狠了口不择言道:“文不成武不就,还心有所属,说实话要不是娘催着我劝你娶亲,我建议你这辈子不娶就是对那些无辜女子最大的安慰,嫁一个心有所属的人还不如不嫁。”

  撂下这句话李九瑾转身离开,她现在再也不想见着弟弟一面,走出亭子她转身看着李九逸道:“自今日起给我写一万字认错书,要是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就去祠堂跪着写,想必祖宗能给你灵感。”

  李九瑾怕再对李九逸动手,她现在是越来越暴躁了这样不好。

  李九逸就这样在亭子里待了半天,李九瑾在这边却把事情跟李母李父说了,不能再瞒着他们了要是出事他们还瞒在鼓里,他们有知情权。

  “我没忍住揍了他一拳,最近让他写认错书,爹你直接让人把门锁了,一天一万字认错书,您看了就给我送过去,要是他想不通就别放他出来。”

  李父一脸愁苦,这都是什么事啊!好日子没过几年…

  想到这里李父恨声到:“早知道还不如送他去战场算了。”

  李母虽然也担心但是也很不赞同李父的说法,总共两个儿子一个就在战场,另一个总要在家的。

  其实李九瑾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她不能这么说,要是两个都去了战场倒是出事李父李母估计都受不住,此时李父说的也多半是气话。

  回到王府李九瑾瘫在榻上,把圆圆放在她身上坐着,奶娘站在一边想说世子妃不合规矩,又不敢开口,只得低头站着,嬷嬷们倒是有说教的权利但她们明显看出主子不太高兴也就由着她。

  圆圆从没在这个角度看过娘亲,一时之间有些新奇,不断的在李九瑾脸上亲一下或者摸一摸,那样子萌翻了,把那些糟心事暂时放下,陪儿子玩耍起来。

  心里还在想已经停工的院子,就在分家之后老爷子发话让修整院子,日后住的宽松一点,李九瑾其实也觉得自从圆圆出生她们这院子就笑小了,现在国孝期间也不能继续动工真是可惜,那边院子都是按照邵涵和她的喜好修建的,只能等出孝再说了。

  谁知傍晚邵涵下衙门回来带来一个大消息,先皇留了遗旨,上面写了先皇的从起兵到病重的感触,写得最多的就是对于百姓的关爱和体恤,他直言有些地方自从战乱就人口稀少,人力乃国之根本,他身后事不需要守孝三年,一年足矣,留下遗旨国孝守孝一年可婚配,皇上在先帝下葬把这旨意发出,在朝上痛哭流涕感念先皇,百官更是有哭晕的。

  李九瑾也跟着哭了一场。

  内心深处………

  接下来就是册封旨意,皇后册封为慈仁圣母皇太后入住慈宁宫,太子妃册封为皇后入住坤宁宫,册封镇国柔阳公主为永庆镇国柔阳长公主,其余公主原封号加“长”字,其余太子妃妾都有了封号等级,入住后宫,孝期过去再行册封礼,接下来是封王,新皇的弟兄都得了个王位,虽然只有一个是世袭。

  当然还要其余官员有升有调,这一日发出的圣旨就是礼部半年来的成果。

  李九瑾在第二天收到了李九逸的认错书,里面全是圣人言她看完冷笑这是还没想通,让人带话回去重写,随即丢开不管,先做其他,守孝期限缩短,李九瑾也把修缮房屋的事提上日程,又让手底下的窑子烧了几炉子她喜欢的瓷器。

  国孝期间日子也过的飞快,日常走礼也少了一大半,专眼就到了下雪的日子,李九瑾怕奶娘不尽心晚上圆圆踢被子再冷着,干脆照着后世的那种孩子专用睡袍画了花样让绣房做出来,两天时间就得了这东西,晚上就让圆圆用上了,只要邵涵不在家她就带着圆圆睡,邵涵还是很忙的,他算是新皇心腹所以回来和李九瑾同床共枕的时候少的可怜,虽说孝期不能婚假生娃,但是做一些夫妻恩爱的事也不会有人刻意和谁过不去。

  晚上圆圆睡得真的也不是很踏实,估计是不习惯那被子,这样李九瑾也没办法,总不能让孩子一直踢被子吧,估计过几天他就习惯了。

  之前没这个睡袍的时候圆圆晚上睡觉太糟心了,不盖被子,盖上去就踢脚手抓,等他睡沉了能盖一会儿那也没多久,还不能立马就给他盖上,盖上又得掀开,多来几次就要醒了,醒了倒是不哭不闹就是要玩睡不着,这习惯一点都不好,李九瑾就怕把他整醒。

  温奶娘也啧啧称奇,只要大少爷和世子妃一起睡晚上大少爷就醒都不会醒,睡眠好的出奇,世子妃定的喂奶方法真的太有效,2到3月的时候每日的喂养只在5到6次之间,每一次间隔不超过两个时辰,

  3到5月的时候大少爷每日的喂养时间就缩短在3到4次上下,不包括晚上的,也是不超过两个时辰喂一次,6到9月的时候大少爷晚上已经不吃奶了,一觉睡到天明,她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太好带了。

  到十二月的时候12月的大少爷开荤了,世子妃开始给大少爷家辅食,世子妃说的就是辅食,这下每日喂养在2次上下,最多还是早晚各一次,白日里世子妃爱给大少爷吃其他的,比如她就见过大少爷吃面条、包子、饺子、馄饨,粥,水果汁、菜汁、菜汤、肉汤、米粉糊、磨牙食品、菜泥、水果、肉末松、碎菜末这些都是世子妃亲自做的。

  她就没见过谁家一岁的孩子吃这些,还身体倍棒,她家大小子在两岁的时候都没有大少爷高壮,温氏对世子妃越来越佩服了。

  小儿子在府里也沾光了,大少爷吃奶少她也喂了自己小子,世子妃还发话让小子几个跟着大少爷吃用,小儿子比大儿子当年壮了一个头,温氏对世子妃更加感激了。

  郡王妃对此并没有多大的意见,她也问过府医,府医也是对小儿媳养孩子的方法赞不绝口,既然医生都说没问题了,她也就不做这个恶人了。

  不提下人奶娘对李九瑾都感谢,郡王妃也觉得儿媳会养孩子,奶娘的孩子都能跟着大少爷一起吃没道理馨儿这个小姑姑还吃不到,李九瑾最开始是做好了让巧丹给馨儿送去,有一次馨儿来玩遇上圆圆吃辅食,馨儿陪着圆圆一起吃之后就不用送过去了,一饿了小姑娘就自己来了,馨儿走路早,有时候还不乐意奶娘抱,自己边走边玩就来了。

  家里有两个孩子还真是热闹不少,特别是弟妹一家分家出去,郡王妃就觉得府里太冷清了,如今郡王妃见闺女爱往这里来问了奶娘才知道,再看女儿圆了一圈的小脸乐了,跟着去了一趟终于知道小丫头的心思了,这是去蹭小侄子的吃喝去了,回去就找了一套黄玉的头面还有一些古画给儿媳送去。

  李九瑾当然不会拒绝,收下第二天就把黄玉的头面带着去请安,郡王妃见了更加高兴了,这儿媳妇各个方面都招人喜欢,她送儿媳东西就是希望她喜欢,不是送出去让人供着这东西,喜欢就要戴出来才好,不像大儿媳之前每次送什么东西给她,她都会说表示尊重要郑重收好,久而久之她只以为大儿媳不喜她送的东西,小儿媳这样就很好,喜欢就要大大方方的戴出来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