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穿越之空间农女>第86章 会试
  他们都不知道爷爷心里想什么,但是今年村学还真的要散了。

  村里有资质读书的也就三人,其中两家还能勉励供一个读书人,可有一家就非常困难了,家中只一寡母带着他,爷爷奶奶都去世了,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这人只能做针线换钱给儿子读书,至于红薯粉方子她认为赚不了钱就没去买,她只一人,做的在多也不如绣花帕子来的轻巧。

  这书也读不下去了,爷爷也觉得没了意趣,只等今年这两个考上童声他就不准备再教学生了,教人说起来容易可责任心太大,他还是颐养天年的好。

  又是一年过去李父的果树终于结果了,李九瑾在其中还出了大力气,她当然给果树嫁接了,枝条是空间出来的,虽然只有一半的树木但是产量也不是这个时代任何的水果能比的。

  第一年结果也只够两家人吃的,李父这两年历练下来也不是原先那个只知道做木匠活的人了,买下了一大家子人来管理果园和家里田产,他再看几年,要是儿子有出息他就往县里走,要是儿子考不上在村里做一个土地主也可以。

  村里这些年过得虽说好些,可邻村不好的也有很多,卖田卖地并不少,原先李九瑾让飞羽安排的那家人还在,见村里人还没有发现红薯的便宜种法,让她直接让那家人这样种了,今年的收成简直是惊呆了村里的人,里正也重视这是,当即就报了上去,这插苗的方法太节省种子了,而且产量也不差什么。

  县太爷当然也是想干实事的,他的辖区内有了这样的收获他当然开心,马不停蹄让人来学习观摩,又立马写折子给上官,这上官就是公主殿下的小舅舅。

  严家村又一次热闹起来严招娣早在年前就出嫁了,在镇里的苏婉也做了母亲,遗憾的是苏婉做了妾室,连平妻都不是。

  这一年正好是晋乾六年,李九默终于考上了举人,位居举人行列的还有李九涛。

  李九涛运气好得很,最后一名录取的举人,他这时候才觉得读书是真的费脑子,不想读书了就去找了李九清这个哥哥商量,但是大伯不同意他丢下书本。

  既然李九涛觉得读着吃力,他这个做爹的也不见硬逼着儿子读书,大伯也知道这读书得分人,他也进过学只是读不进去这才让老子爹给找了一个账房先生做着,孩子读不进去那就不往上考了,既然是举人了,那就能补缺,做一个县丞或者小吏都是可以的,想彻底把书本丢开不可能的,哪怕是奉承上官也要引经据典吧。

  明年就是又一年会试,李九清当然要去考试,李九默却想着要从武举出身,书也不曾落下,继续读要是武举走不通那还是要读书的。

  晋乾六年李九瑾已经十四岁,他大哥已经十六岁了,李父不着急给儿子订亲,这还是儿子的想法,他当然知道儿子想要考武举人,当儿子说等努力一下再说,他想争取找一个会读书的妻子,读书明理他不想像大伯一样家宅不宁。

  李父听了也直叹气,这样他也不好硬给儿子定亲,这个大嫂一辈子都分不清楚轻重,儿子有想法那就随他去,但是也给李九默划了个时间线,那就是两年,李九默当然同意。

  李九逸是个跳脱性子,读书没什么进步,对数字什么的比较敏感可科考考数学可没多少分,到现在也只是一个童生,连秀才都不是。

  童生试三场,要过来最后一场的才是秀才,李九逸才过了第二场,第三场已经是考了两年了,李九逸都要放弃了,李父却压着他读书,才十二岁,不读书干嘛?又不要他养家种地,分担家务,那就继续读,读不进去也要读。

  李九逸简直要被父亲逼疯,时不时找姐姐耍耍宝去一去心中郁气,李九瑾也时不时打击弟弟一两句,给他紧紧神,不然成了纨绔子弟可咋整。

  最近庞紫英也颇为恼火,她的好二哥终于伸出爪子往江南去了,江南是朝廷的粮库和钱袋子,他眼光倒是准的很,既然拦不住就让他去,要想使其亡必要让他狂,养肥了宰了就是。

  李父果园在晋乾四年丰收,李母做主把剩下的都给公主送去了,这水果滋味不俗。

  公主殿下收到东西,近几天积攒的郁气一扫而空,吃着果子心情舒畅了,这舒畅了,月事迟迟不来庞紫英就觉得可能是怀孕了,她身体一直很好,月事不来只一个原因,请来太医一看,果然怀孕一个月,算算时间这孩子得在明年七月出生,好嘛!要生在热天,公主殿下心情又不怎么好了,她向来怕热,但孩子来了也不能不要,生就是了,上战场都不怕,生孩子也是不怕的。

  李九瑾知道公主怀孕也为公主高兴,当晚就去了空间里把里面种的各种补药都挖了不少出来,放在空间里风干,等炮制好了就给公主送去。

  晋乾六年李九清进京准备第二年会试,九月皇帝再一次下旨晋乾七年举行武举,李九瑾包袱款款的带着一家人上京了,这次住的院子就在她以前住的地方,她再京城有三处院子,还给李九清卖了一套,那边并没有清理他们准备这次在京城住在一起。看書喇

  大伯见弟弟要来京城就把李九清托给了他,爷爷也趁这个机会去了县城,他带的两个孩子这次乡试并没有名次,只等来年再考。

  李九瑾到京城安顿好,当即就去公主府拜见公主。

  庞紫英见这个伴读长高不少,心下满意,又测试了李九瑾的进度,更满意了,一大堆东西就赏下来了,她也不拒绝公主这些东西多的是,与其放着败色积灰她拿来用了也是为公主分忧。

  庞紫英也喜欢小伴读这个不做作的脾气,要是她赏个东西小伴读还战战兢兢那她真的是眼瞎了,她身边的人就该是这样大气不拘小节的,这伴读再是和心意不过。

  柒夜一早就听了李九瑾的安排找人打扫了屋舍,安排下人和整治园子,当然各种花朵是必不可少的。

  李母最近几年也狠狠的补了礼仪,看起来还是有一家主母风范的,在家里人看来比大伯母好了不止一星半点,这院子在富人区,五进的大院子,一万两白银,李父当然不放心李九清一个人住一处,所以就和他们住在一起。

  这次不管中与不中李九清都决定要留在京城,他的老师给了他一封信,让一到京城就先去拜师,这位是萧家世交乃当世大儒。

  李九瑾从公主府回来又对府里的细节进行了安排,李九清和顾云薇的住处当然交给他们自己打理,他们都带了丫鬟小厮累不着,李母则是安排李九默的住处去了。

  李九默考武举这下就要好办很多,他的情况比李九清好很多,毕竟考武试没有作弊一说,要说作弊就是贿赂考官,可这次主持武试的是太子,听说这次提拔的人要直接上带兵去战场,边境被其他三国联手包围了,这次是个长期战役,所以武举也是表态,一个不妥协要打仗的态度。

  公主殿下知道小伴读的哥哥要考武举之后心里也点头,她对李家人还是很熟悉的,所以她还是希望李九默能够把武状元的名头收入囊中,她给小伴读的赏赐里面就有她上一世熟读且应用良好的兵法。

  李九默拿到这些喜不自胜,心里对公主感激不已,现在才秋天,考试定在会试过后,也就是明年三月底,这一次武举状元和文科状元要一起游街,所以他下定决心好好研读,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