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穿越之空间农女>第54章 启程
  李九瑾被庞紫英一拳打退五六步,这才惊觉对方神力不是看看而已。

  庞紫英也很惊奇对方的力气,要知道她已经使了四成力气,她自己是真的四成力有多大了,没想到伴读还给了她一个惊喜。

  吃了饭之后李九瑾见了飞羽,让他把给李父的铺子安排一下,再去公主那边把事情交代清楚。

  飞羽还是有点紧张可不能给主子留下后患,不管是结果如何他是一定要去的,结果比他想象的好太多,公主没有怪罪,只让去找了那位的尸首,确认了身份就回来了。

  当初要不是为了给那位找一处好地方葬了,他也不至于被追杀差点一命呜呼,怀着复杂的心情去处理事情,交代手下一位掌柜的看好铺子,这是给主子父亲的三间,还有主子的产业,李九瑾想了想也没卖留着到时候有个万一也是给李家留的后路。

  李家这边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大伯母又闹起来了,还是因为李九瑾,大概是大伯母看她一飞冲天做了公主殿下的伴读就心里有气,几天过去从想起来自家亲女儿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就闹着大伯来找李父,让李父告诉她请公主殿下帮忙找人,大伯当时就给了大伯母一巴掌。

  闹得有点大,大伯一气之下把当初女儿为什么卖身的事给大伯母又说了一遍,血淋淋的撕开了大伯母的面皮,李九清早就知道倒是不意外,对大伯母心情复杂得很,可李九涛和李九桐不知道,李九涛虽说不怎么爱说话,可小时候就是大姐带着他的,他不爱说话一直以为姐姐是自愿的现如今咋一听闻整个人都有些懵,整个人都是恍恍惚惚的,满脑子都是娘逼走了姐姐,卖了姐姐,如今找不到人了生活好了也迁怒二叔家,把堂妹当做仇人。

  这件事给李九涛的打击很大,隔了一天他就发了高热,还好李九瑾的师父在村子里,不然还真的要出大事。

  李九桐还懵懂,见爹爹打了娘大哭一场,在奶奶的安慰下就把这事忘了,哥哥又生病了,整个人还是沉默了很多,没有以前活泼了。

  奶奶见家里的变故,对大伯母更是每个好脸色,大伯母还不死心再一次提起李九瑾对命是她女儿拿卖身钱换来的,奶奶就爆发了,问她:“徐氏我家*没有一点对不起你,瑾丫头是他侄女,哪怕是卖命有一丝希望都要救,而且这钱是茹丫头交代要给堂妹治病的,别说这是茹丫头的卖身钱是她自己的,你这个娘没尽到责任也就算了,是你亲手把女儿逼走的,那是我老李家的孙辈,我没找你麻烦就算好的了,*那里给了你多少银子你心里有数,照你这个卖女儿的劲十个八个女儿都能买,你别不知好歹逮着那几百钱不放手,徐氏自私也要有个限度,别看人家对女儿好你就犯病,要不是徐家人不知所踪老大指定就把你送回去了,一天天日子不好好过搅风搅雨的不学好。”看書喇

  奶奶这番话说的大伯母脸色青红交加,她没想到一向不管事的婆婆会说这样的重话,心里冷了一大半,当看到还在病着的儿子一脸绝望的看着她,她心里更慌了,下意识的就说:“又不是我的错,是茹丫头自己要去的,她得卖身钱救了瑾丫头,如今她得了贵人的眼,请她帮忙找茹丫头有什么不对,她的命是茹丫头给的就该把茹丫头找回来。”

  大伯母越说越觉得就是这样,她没错,有错的是丈夫那个爹,是他偏心,女儿就该二弟家去找回来。

  “徐氏!”奶奶一把摔了手里端着鸡食的盆子,里面的菜叶子撒了一地,奶奶看也不看指着她鼻子骂:“我看你是疯了,我养大的孙女被你卖了,我还没找你算账你倒是算得清楚,你是忘了你对茹丫头说过的话,可还有人记得,别一天在这晾衣架晾衣兜,装疯,先前是怜你失了女儿不愿意和你计较,可你都说在我脸上了,我今日就要和你从头掰扯清楚,你说是谁撺掇我儿子要卖女儿的?是谁?是你,徐氏,我儿子不同意又是谁亲自去逼女儿卖身?还是你,徐氏,你的良心是被狗吃了。”

  奶奶见她一句话不说,干脆一口气把话都说完,还没等到她再说什么就看到孙子倒在了地上,一惊,一把扒拉开还在地上歪着的大二媳朝着单在门槛上的孙子跑去,还不忘恶狠狠的道:“徐氏,要是涛娃子出了事我就拼了这条老命也要把你送回南方去,谁把你教成这样的你去找谁。”

  背着孙子一路疾往姜家去,李九清不再看着家里的一摊子,这才放下心绪去追奶奶,刚刚他也全都听到了,他完全没想过娘会对堂妹有这么大的意见,就因为堂妹用了姐姐的卖身钱,简直可笑至极。

  等李九瑾知道家里出了什么事已经是要出发的前一晚了,这还是去交接的掌柜传给飞羽的,让飞羽去休息,她走到桌边坐下,看着最外面这个盒子,这里面装的都是家里给的银子,有爹娘给的,爷爷奶奶给的,有大伯给的,哥哥给的,就是,没有大伯母给的,恐怕大伯母还想她送钱给她,而不是反过来给她这个侄女一点路费,堂姐是不可能不找的,哪怕是为了家里的爷爷奶奶,都要把堂姐找到,那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孩子,找不到一定会成为老人的遗憾。

  这一年多的相处李九瑾是真的把他们当做了亲人,这冷不丁的要走了她才觉得先前安排得还不够,可这已经是能力之内最好的了,止于大伯母那就没必要管她的想法,她一直也是这样做的。

  方姑姑这两天已经给她说了,公主回京就可能赐婚,相看准备婚礼,估计也就一年半,最多两年她就能回家,不知道两年后堂哥能不能考上举人,止于李九默和李九涛年纪太小学识可能也不够。

  第二天天还没亮,李九瑾被叫醒,早早准备起来,天亮就要出发,一个时辰的陆路坐马车,再坐船到京城,她也终于知道京城在西安,而不是她所想的北京。

  在船上比李九瑾想的好太多,她是有点晕车的,坐马车都不太舒服,来公主这里赴宴这天都差点吐了,只是有好吃的好玩的转移了注意力,她以为会晕船,情况还好。

  方姑姑这几天都在教李九瑾礼仪,她学的还不慢,虽说反复练习麻烦了些但学着还是很快的。

  不练习礼仪的时候李九瑾都在背书,这是师父交代的,领走的时候她带的最多的还是医书,后来公主殿下又送了她好几本,全都有新华词典那么厚够她背个半年了,坐够了就在甲板上扎马步,这是公主给的功课,据说她下盘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