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从乞丐到圣人>5.何以为圣
  陈平瞬间跪倒在地:“大人,冤枉啊,奴才所言句句属实。”

  他是在撒谎,但他不相信对方能看出来。因为,他在心里早就有了充足的准备,他是在信心十足的状态下说出那句话的。

  趴伏在地的他看不到,几位大人正在用眼神交换着信息。

  待两名护卫架着陈平转过身,向河岸上走去时,陈平脸上没有丝毫慌张,只是突然长叹一声:“唉,可惜,可叹。”

  本来心中还有‘可悲’两字,但他没敢说。否则即使此事完美解决,他也会得罪人,得罪了在座的五位大人。

  “刘相,我看着小子好像还有话说,也很不服气,不如就让他说出来。哪里不对,刘相再杀他不迟。”游国史小声对刘相说道。但这声音,却又能传入陈平的耳中。

  好一会之后,此时陈平已经被架着来到了岸上,刘相才慢慢说道:“好吧,看在游国史的面上,就让他说说。”

  陈平再次被架回到原处,依旧跪伏在地上。

  文三少喊道:“陈平,如实将你爷爷谈论恒进的事说出,若有半点虚假,谁也救不了你。”

  陈平喊道:“多谢刘相,多谢诸位大人。在一年前,有次我爷爷突然自言自语道:看来恒进是想成圣啊。小子那时不懂,便问是成为神仙吗?爷爷笑着跟我解释,是圣人。那天他兴致极好,耐心地跟我讲了很多。我爷爷说,昔日礼圣成就圣位,最主要的,是其学说和行为福泽天下,其功绩可比天高。而恒进,能建立一个学说,其思想,确实领先于时代;而且,其学说也确实对各国影响很大,从总体上,对社会确实有功。但对于百姓,得到的,却并非都是福泽。因为法律太过严苛,冤死了不少人,更有很多因冤假错案和酷刑而增加的灾难。所谓苛法猛于虎也。所以爷爷说,别说是圣人,他恒进连亚圣都不配。”

  陈平说这些话,完全有着讨众人喜的意思。

  流浪爷爷确实没提过恒进之事,他对恒进自然也一无所知,但爷爷提及过,当世的法律太过严苛。

  其实,华夏古时候的法律,一样很严苛。

  只有随着文明的进步,法律才更精确。精准的法律,也就意味着对绝大多数守法之人,比较宽松。

  在座的这些都是人精,自己只需要扔出砖头,他们自然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果然,一人大笑:“哈哈哈,你爷爷说的太对了,有见识。”

  另一人也带着笑意说:“陈平,起身近前说话。”

  陈平连忙起身,低头走到亭台口处。

  “进来吧,三侄儿,先让陈平吃块瓜润润嗓子。”

  文三少此时满脸笑容,递给陈平一块瓜,还催促着:“赶快吃了,等众大人问话。”边说边拉着陈平走入亭台内。

  陈平确实口渴,之前那一块还没敢吃,就丢在了地上。

  看陈平吃完,刚才那大笑之人笑着说:“你爷爷还说了什么?”

  陈平拱手行了一圈礼,然后依旧微微低头说道:“爷爷说,要成为圣人,必须在三个方面达到要求,那就是:立德,立功,和立言。立德,是指树立德业。也就是指具有仁爱之心的人能够做到恩泽于民并取得很大的功绩,从而获得百姓的认可,德高望重。该项是从长远来看。立功,就是此人为大多数人做出了重大贡献,这项稍稍偏重于当世。立言,就是创立学说,成为名言,永为后人流传。恒进只占了最后一项的创立学说,能不能永为流传,还两说着。更何况,其学说还被礼学包括在内,所以,他最多可以称作大家或文首。”

  “好,你爷爷必然也是一位大家,竟然能把圣人定义的如此准确。”文大学士赞道。

  待大学士话语结束,陈平继续说道:“爷爷还说,只要是沾‘圣’字,必须要做到福泽百姓,否则,何以为圣?”

  “好。”

  亭中的五位大人全都叫好,有人鼓掌,有人拍桌子,根本不顾什么形象。

  随即,五人相视而笑,“哈哈哈”的大笑声,在湖面上回荡。

  良久,刘相笑着说道:“大学士,佩服佩服,你这府内竟然收留了一个大家带出来的孩子。”

  聪明人交流,无需说透,文大学士笑着点头:“我也没想到。我准备把陈平收为关门弟子,诸位看如何?”

  “该当如此。”

  “很好。”

  “恭喜。”

  众人纷纷祝贺。

  陈平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平儿,你初入门,为师就交给你个任务,将你爷爷所说的这些,整理成文,记录下来,明早交给我。”文大学士笑眯眯地看着陈平说。

  陈平心中叫苦,因为他从陈乞儿那里所学,只有七八十个字。

  他对着文大学士鞠躬道:“师尊,能否让别人记录。之前我被别人鞭打,伤到了眼睛,现在看东西都有重影,估计要修养几天。而且,因长期跟着爷爷流浪,练字的时间很少,我的字写得太丑,怕辱了师尊的眼睛。”

  “眼睛伤的厉害吗?回头我让御医过来给你看看。”一名老者问道。

  陈平之前没看到众人的面貌,但他听声音知道,此人正是大祭司。便连忙拱手鞠躬:“多谢大祭司关心,今天就比昨天好多了,我估计还要两三天就能痊愈,不用麻烦了。”

  “是何人鞭打你?因为何事?”另外一名四十多岁的大人问。

  陈平只得将昨天的事讲述了一遍。

  “你想怎么处置他们?”这名御史大人问道。

  陈平摇摇头:“算了,他们也不容易,稍稍教训他们以后别那么猖狂就行了。”

  “行。你也算立下大功了,肯定会给你一个交代。好好养伤。之前跟在一位大家身边流浪,现在又跟着另外一位大家学习,我看好你。多多努力。”

  “多谢大人关心,小子绝不会辜负诸位前辈的期望。”

  此时,陈平的心中升起了一股强烈的欲望。

  大事已解决,五位大人心情极好,开始聊起刘相刚才的那半句诗来,纷纷让刘相续上。

  刘相哈哈一笑:“我看,不如这样,每人续一首,咱们比较一下,哪个最好。”

  “好。这主意很好。不过,我文底薄,不如我先来。”彭御史笑着说。

  “彭御史先等等,这不还有两个孩子么,让他们先来。”刘相笑着指向陈平和文三少。

  文三少一缩脖,苦笑着说:“刘相伯伯,你老就饶了我吧,我怕玷污了这首好诗,破坏了它的意境。”

  “你个臭小子,现在知道丢人了。滚一边去。”文大学士怒骂道。

  三少讪讪地站到一边。

  “小家伙,该你了。”彭御史笑着对陈平说道。

  此时,自然不能退缩,否则,只会让众人失望。毕竟,他陈平和文三少不同,没有靠山,暂时还承受不住哪怕一点失败的打击。

  陈平对着刘相拱手:“晚辈年幼,文采一般,若是狗尾续貂,还请刘相谅解。”

  随后,他看向湖水及水中的荷花,又向四周望了一圈,口中抑扬顿挫地咏念道:

  一汪碧水三面莲,

  四岸湖柳舞翩跹。

  众贤浅酌桃花酿,看書喇

  笑看封圣成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