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红楼:金玉良缘>第一百三十二章 宋琅也许就是那丢失的孩…
  李守忠叹了口气,说道:“这是赵家三老爷的嫡生儿子,落草时原是双生子。

  三岁时,赵三夫人带着两个孩子去西北边关探望赵三老爷,没成想途中遇上了山家丁护卫拼死护着,却也只是保住了赵三夫人和这个孩子。

  另一个孩子和奶娘则连人带马车一起被山匪掳走了。

  等报了官,追剿完匪徒,那匪窝里却怎么也寻不到孩子和奶娘。

  据那被抓住的劫匪说,劫来的人都被充作了劳役,不劳作的就关在山洞里。官兵攻打山寨时,兵荒马乱的,山洞里的人都趁乱跑了。

  官府四处搜寻,虽说也找到不少,却始终没孩子和奶娘的消息。

  赵家也是年年都派人出去在各地找,却一直都是音讯皆无。

  如今,赵三老爷虽说只有这一个嫡子,却也不曾娇惯了去,打七岁起,每年都扔进西郊大营里,跟着赵老将军以前麾下的将军们磨练三几个月。br>
  去岁还去了西北边关和赵三老爷待了一年,如今也是刚刚回来。"

  二人边走边说,金旭也跟在一旁听着,不禁心下微动,开口问道:“舅舅,不知那赵三夫人是在何处遭遇山匪的?”

  守忠见外甥问他,蹙眉想了想,答道:“听说是在山西大同境内。”

  金旭听了,觉得也许是自己多想了,毕竟山西大同离着宋老伯的家乡常州甚远,个奶娘带着孩子,身上又无银钱,怎么会到了那边?

  正想着,就听李守忠又说道:“这两个孩子出生后,赵老将军那时还在西北边关镇守,听说得知消息后,翻烂了好几本书,熬了好几个夜晚,才给取好了名字。

  还忙不迭又给父亲写信来夸耀。还记得当时父亲看了信后,笑着说赵老将军这次倒是吃多了些墨水,取得名字还不错。”

  “哦?取得何名?竟得了师父的赞赏。"林如海一挑眉,颇感兴趣。

  “大的那个叫赵琅,小的这个叫赵環。"李守忠答道。

  "确实是好名,琅環乃天帝藏书之地,倒也难为赵老将军了。"林如海莞尔。

  可随之他又怔住,看向金旭。金旭也看着林如海。二人眼中都有一种莫名的意味在流转。

  李守忠将他二人的情形看在眼中,不禁疑惑:“可是有什么不妥?"

  林如海思忖片刻,说道:“旭儿去年在扬州收留了宋姓祖孙二人,这小孙儿名琅,就是琅環的琅。

  且这宋琅与今日见的赵環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故而我与旭儿心中疑惑这宋琅是否就是那丢失的孩子。

  只是那宋姓老者说他们是南直隶常州人士”

  "明日便让人回去问问,不可耽搁了。若真是丢失的那孩子,也算对得起赵老将军家子的精忠报国之义。"一直在旁边听他们说话的赵老太爷打断了林如海的话,语气有些焦急。看書溂

  林如海忙躬身应了。

  几人正说话间,就见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夫人在几个丫鬟婆子的簇拥下快步走了过来还未到跟前,就听老夫人嗔道:“就这么几步路,你们要走到何时?明明知道我等的心焦,还不走快一点。"

  金旭看着这老夫人的眉眼间与母妃的画像很是相像,心中猜度着这定是外祖母了。

  方欲拜见时,就被来人一把搂入怀中,紧紧地抱着。

  “好孩子,总算是见到你了"李老太太有些泣不成声。

  "母亲,还是回房说话吧,此地人多眼杂"李守忠低声劝到,随之又目光凌厉地扫视了一圈,见都是心腹之人,这才放下心来。

  李老太太这才拭了眼泪,略有些不好意思地朝着林如海笑了笑,说道:“如海,让你见笑了。”

  林如海忙躬身见礼:"如海给师母请安,看着您老人家依旧健朗,如海甚是欣慰。

  李老太太笑道:"如海不必多礼,咱们回房说话。"说罢,携着金旭的手就往自己院子去了。

  李老大人就跟被夺了至宝一般,口中也不知道嘟囔了一句什么,急匆匆跟在后面同去了。

  林如海和李守忠二人,相互看了一眼,也快步跟上。

  李老太太的院子正中是五间正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台矶之上,摆放着一盆盆春兰,正在花期,幽香迎面。

  正房门口立着几个青衣的丫鬟,一见他们来了,忙低头行礼,打起帘笼。

  众人鱼贯进了房中,金旭扶着李老太太和李老太爷坐了座,才正式拜见了外祖父母又呈上礼单。

  李老太爷嗔道:“来了便好,还备什么礼。"

  李老太太却一边笑眯眯地着接了礼单,一边埋怨李老太爷:“孩子好不容易来了,这也是他一番心意,你说他作甚?!”

  李老太爷一噎,也不脑,笑着回道:“我这不是让孩子把这儿当自己家么,回自己家还备什么礼。"

  李老太太闻言点点头,笑着对金旭道:"好孩子,正如你外祖父说的,这里就是你的家,下次来可不许这样了。"

  金旭听了这暖暖的几句话,心都快融化了。这就是家的感觉!

  金旭笑着应道:“谨遵外祖父外祖母之命,旭儿记下了。"说罢又笑道:“不过这次的还请外祖父外祖母收下,就当是替母妃尽孝了。”

  番话说的李家这几人眼圈都是一红。

  金旭见了,忙岔道:“大舅母和表兄们可在家?"

  李老太太见他问,忙道:“在呢,在呢。瞧我这记性,一时高兴,怎么忘了让人去传他们了。"说罢,叫了丫鬟过来,命赶紧去请了太太和大爷二爷过来。

  丫鬟领命出去。

  李老太太这才打开礼单看了一眼,这一看便皱起了眉头:"你这孩子,怎么送如此贵重之物?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吧。"边说,边将礼单递给了一旁的李老太爷。

  李老太爷接过来一看,也是蹙眉,正待要开口,却听金旭说道:“倒也没什么,给外祖父的金石之学是父皇赏赐的,给舅舅的是幼时出宫带出的,我也是借花献佛罢了。

  外祖母的和舅母的,都是昨日机缘巧合之下得了的。"

  李老太太听他说的轻巧,却也知是费了一番心力的,不禁将金旭揽在怀中,一阵摩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