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会把公司对员工的福利一一都建立起来,这也是提高员工们工作积极性的方法之一。

  于是在何雨柱的眼神下,两个人重新回到他们的工作岗位之上。

  何雨柱有些不理解秦淮茹的做法,你要是真心想要换岗位,自己不主动努力,总是欺负刘枫是个什么意思。

  办公室里。

  娄晓娥把刘岚留下来:“其实我有一个人可以推荐给公司,只是这个人我暂时还拿不准对方会不会来我们公司?”

  刘岚还是第一次见娄晓娥来公司,听到娄晓娥会管公司的资金账务,心里还是很佩服的:“你要是有合适的人来我们公司做事,直接让他过来就行,我肯定是相信你的眼光的。”

  “你都不知道那人有一个怪脾气,她觉得自己是当时女诸葛,要是没有人去三顾茅庐,还不一定愿意出山。”娄晓娥笑着说,并不是在开玩笑。

  刘岚有点明白了:“原来是一位女同志啊,怪不得你不去找师父帮忙,那你告诉我她住在哪里,我亲自去找她,这样就合理了吧。”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的娄晓娥说:“就住在城西的落花巷,和我是一个笔友,她说自己是京城大学毕业的才女,因为一些事情的变动,所以一直没有工作,但是待在家里,一心研究着自己的诗歌,说是要做一位有名的现代女诗人。”

  “大学生啊,我去说会不会有点难啊?”刘岚没读什么书,怕过去找不到共同话题。

  娄晓娥小声地说:“你去找就是了,她现在的日子过得不好,正是需要一份工作的时候,你到时候其实也不用多说什么,就说自己是慕名而来,而且把公司最好的员工福利给她讲一遍,她听过三次,那肯定会答应的。”

  刘岚又问:“那师父有说给她安排一个什么职位?”

  “sh分公司负责人总经理的职位。”娄晓娥安排了一手。

  刘岚便先记在心里。

  公司没有多大的变动,只等到邮电局开通寻呼台的服务,何雨柱也就会把bb机在三大城市进行售卖,目前车间里都在囤货,以晓雨公司的资金来说,还不至于有资金紧张的样子。

  何雨柱要把公司的研究设计部给组建起来,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以前的老朋友,陆所。

  自从离开京城以后,他们就断了联系。

  但是何雨柱还是知道陆求恩的住所,一回来便在那边找了好几次,然而就总是没见到人,所以弄得何雨柱认为l是搬家了。

  何雨柱没有放弃。

  “同志,以前这里是住着的是陆求恩,你知道他去哪了吗?”

  开门的是一张陌生的脸孔,所以何雨柱很礼貌地问道。

  那人想了一下。

  “你在问陆老师去哪了?我不太清楚,你可以去前面第三家问一下,那边的董家人跟陆老师关系比较好,所以会知道一点吧。”

  已经有了新的进展,何雨柱还是很开心的,所以感谢对方的提示,然后走到了董家门口。

  “有人在家吗?”何雨柱边敲门边问。

  里面回话:“哪个?”

  “同志,我来问一下,你知道陆求恩去哪了吗?”何雨柱大声地说。

  门开了,一个穿着黑色衣裙的女子出现了,她单手抱着一个两岁的小孩,一看见何雨柱,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何雨柱,是你?”

  原来是熟人。

  女子就是研究所的董小乐,当初在陆求恩手下做事,是个非常聪明的姑娘。

  但是看她现在的样子,已经没有那时候做研究时的傲然,反而多了些为人母亲的生活气。

  “真没想到能见到你,看来我找到陆所的可能会更大了。”何雨柱有点开心:“你都结婚了,孩子长得很可爱。”

  “我家老二,进来坐吧,我刚给他喂了点吃的,现在才不怎么闹腾。”董小乐邀请何雨柱进屋坐着,这样聊天也方便一些。

  何雨柱没有客气,顺势进了屋。

  “你丈夫不在家?”

  董小乐点头,把孩子放在地上,让他自己玩:“他是铁路检修工,工作是调休制,上个月刚调休回来了,现在应该在铁路上巡视呢!”看書溂

  何雨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确实不应该聊对方的个人情况,听上去有些尴尬,也有点难过。

  董小乐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是研究所的得力人员,若是她的人生没有发生那个变化。

  她绝不可能跟一位干技术的工人凑成一个家庭。

  注意到何雨柱的样子,董小乐又说:“没你想得那么惨,乌烟瘴气的时候有个人一起努力,家里人为了让我能好好生活,于是就让我嫁给了他。”

  “嫁了人的女子,也得认真的活着。我一开始也没有办法接受,但也知道自己改变不了现状,不过我算是运气好的,我老公是家人再三选择的结果,脾气好,长相也出众,也读了初中,这么多年,对我一直都很好。”

  “不然,我怎么会愿意跟他生两个孩子。”

  是啊,人活着,幸福很重要。

  何雨柱感受着董小乐的开心:“你还没告诉我陆所去哪了?以陆所的机灵,他不可能被人给弄坏了吧。”

  董小乐靠近一点儿:“你问我算是问对人了,陆所当年事业上遭遇挫折,没了资金来源,日子越过越差,陆所没办法,只好一个人去了山上住着,边种田,边做理论研究,你要是想找陆所,去山上找吧。”

  “那你还在做研究吗?”何雨柱马上换了一个问题:“你还想做研究吗?”

  董小乐愣住片刻,才对何雨柱说:“等你把陆所请下山再说吧。”

  陆求恩所活动的山离京城有十五里路程,山脚有村子,唯独他跑到了小山上生活,也在山上自己开辟了三亩地,每年种的粮食,产量都不太高,也是因为他不擅长种田。

  毕竟陆求恩总是一心放在自己的研究之上,这种简单的想法当然会影响时间上的分配,那么能给他的日常生活提供的帮助就变得少之又少。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