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唐:从漠北杀神开始>第104章 没落的长孙家
  长安,群贤坊。

  杜安赔着笑将王越送出杜府,一转身面色就难看下来。

  回到府中,儿子杜承晖走了过来。

  “爹,那王越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朝中官员五品以上都需要拿出粮食千石,银钱十万,一是军饷,二是救灾之用。”

  杜安脑袋一阵发疼,面上满是愁色:“这银钱十万好说,但是粮食千石,我们杜家总共加起来也不过千石余,都拿出去了,我们吃什么?”看書喇

  杜承晖皱着眉头,说道:“那其他的几家呢?李家和魏家还有长孙家,他们都拿了吗?”

  “这为父就不知道了,承晖,你先去府中将那银钱准备好,我一会去拜访一下文明公,探探他们的口风,看能不能把粮食减少一些。”

  杜安烦躁的挥挥手,让儿子去准备银钱。看書溂

  ……

  金城,长孙家。

  “欺人太甚!那李陌想要干什么?想榨干我长孙家吗?”

  家主长孙耀祖怒气冲冲,瞪着眼前的郭钊大声说道。

  郭钊面一沉:“长孙家主,这道赈灾令并非是汉王下的,是朝中大臣一起商议出来的结果。”

  “朝中?”长孙耀祖一愣,皱起眉头说道。

  “汉王给我们一年的时间……”郭钊简单的说了一下。

  随后,面色认真的看着长孙耀祖:“长孙家主,此次赈灾并非让贵府白给,我听说令公子长孙光宗文韬武略,见识过人,有当年长孙太祖之风。”

  “今天除了通知赈灾一事,还有就是希望令公子明日能上朝,为中兴大唐出一份力。”

  “这……长孙耀祖犹豫了一下。

  “爹!我愿意去!”却见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长孙光宗的身影出现在厅中。

  长孙耀祖一皱眉头,瞪了他一眼:“胡闹!你现在去,为谁效力?”

  现在朝堂尚未平稳,汉王李陌不愿意登基,

  那皇帝李纯虽说退贤让位,但李陌不登记,他还是皇帝啊。

  那现在长孙家跳上去做什么?

  是为李纯效力,还是李陌呢?

  “爹,我为的是大唐!”长孙光宗却是身体一正,傲然说道。

  “好!不愧是长孙家的天才!”

  郭钊叫了一声好,十分满意的望着长孙光宗,不停点头。

  他转过脸,对面色复杂的长孙耀祖说道:“长孙家主,光宗说得对,汉王说过,如果我们能把朝政处理好,他就登基。”

  “那…那当今陛下呢?”长孙耀祖想了一下,小心的问道。

  听着这话,郭钊眼中闪过了一抹复杂之色。

  当年皇族亲戚长孙家终究是落后了。

  就连皇帝驾崩这真实之事竟然没人通知。

  不过,他们郭氏何不曾在慢慢的走下坡了。

  到了这一代,目前的后代当中有哪个能挑大梁?

  不过一想到汉王的铁血雷霆,或许……

  不再多想,郭钊正视着长孙耀祖,说道:“当今陛下已经做出退位让贤的贤举了。”

  “再说了,现在的皇宫里都是我们的人,陛下想管也管不了。”

  “退位让贤?这恐怕是你们放出来的消息吧……”长孙耀祖若有深意的看着郭钊。

  “不过,这赈灾的事,我这里没有问题!还有我试着走动一下吧,恐怕那纪家和李家不好说话啊。”

  最后,长孙耀祖似乎还是做出了某种决定,对郭钊说道。

  郭钊大喜:“家主如此深明大义,真乃大唐之福啊!”

  长孙耀祖连连摆手,摇着头说道:“尽自己的能力而已,我也希望大唐能重新强大起来,那是我们共同的期望。”

  “如今看来,也只有汉王能做到这一点了。”

  ……

  李家府邸。

  李昌山望着走出门去的王远录,面色阴晴不定。

  半晌后,阴沉着脸把管家喊了过来。

  “去,把纪家和王家两家家主请来,就说有要事相商。”

  管家点头,转身走出去。

  进了内府中,他坐下来,喊了一声:“陈光”

  一个脸色狠鸷的高瘦汉子走了进来,躬身行礼。

  “老爷,有何吩咐?”

  “你去宫里一趟,看看太子殿下怎么说。”

  “老爷,是白天去还是晚上去?”

  “晚上去吧,这事还是别让汉王知道的好。”

  “是,老爷。”陈光转身走了出去。

  李昌山似乎还是觉得心不安,想了一下走出院子。

  “薛伯,过来!”

  他招招手,把账房喊了过来。

  “薛伯,我们的银钱和粮食还有多少?”

  “老爷,银钱账面上的有七十八万,至于粮食……”他看了一眼自己的老爷,低声说道:“还有七万石,走藏在庄子上。”

  李昌山沉吟了一下,咬咬牙对他说道:“先准备十万银钱,粮食暂时不管。”

  “好的老爷。”

  ……

  李家,密室。

  五六个人围着一张桌子,面色凝重无比。

  “太子殿下没有说什么,只是让我们自己决断,大家说说吧,我们几家该何去何从。”

  李昌山眯着眼睛,目光在众人面上扫过,沉声说道。

  其余人眼中闪过各样神色,都在悄悄打量着其他人的面色,不过皆是没有率先发言。

  密室中一时寂静下来。

  片刻之后,坐在桌子南边一个面色阴鸷的老者眼中精光一闪。

  “嘿嘿,既然都不开口,那老夫就说吧。”他望了一眼众人,将袖子放下,把双手拢在袖中。

  这是王家家主王诗阳,他的目光盯在了李昌山面上。

  “老夫觉得,这天下再怎么争,都是你们李家的。我王家在太祖年间还有些实力,到了如今已经式微,我打算离开长安,就不掺合这天子之争了。”

  李昌山面色一变,沉下脸:“王兄此言差矣!这些年来我们三家一直都和先皇共同进退,早就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哈哈,你想退,恐怕没那么容易吧?”

  坐在王诗阳旁边的老者冷哼一声:“哼!现在谁不知道李陌正如日中天,太子殿下哪里有一丁点的胜算?我王家可不想陪着你们李家倒霉!”

  “王崇山,你说什么?”李昌山旁边的一个大汉拍台而起,怒目瞪着那个老者,恶狠狠的喝道。

  李昌山亦是面色难看,阴鸷的盯着对面二人。

  “好了好了,都是自己人,这时候吵什么吵,有用吗?”坐在西边角落的一个老者开口了,沙哑的声音让两方都安静下来。

  “纪哥,我老王也是实话实说,这并没有错吧?”王崇山气愤的说道。

  “好了崇山你少说两句,今天我们是来商量对策的,不是吵架,老哥我倒是有个想法,你们看看怎么样?”

  姓纪的老者缓缓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