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玄幻奇幻>逐鹿>第一百五十六章 书帖
  金銮殿内,一众文武位列两边,随着掌印太监一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几位官员先后出列,将各自奏折禀报上去,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皇帝杨淳似乎精神欠佳,勉强听完官员们所报之事后便挥了挥手,率先离去。

  退朝以后,一众官员鱼贯而出,三五人群,陆陆续续走出这座天下文人士子无不向往的恢宏大殿,礼部尚书邓文渊跨出殿门以后,此时站在白玉台阶上稍作停留,望向密密麻麻的人群,刑部尚书宋琦与工部尚书沈庆忠关系走得较近,此时两人并肩而行,有说有笑,几名国子监官员则是结伴而行,也是相谈甚欢,想要在官场,尤其是在这座天下首善之城中站稳脚跟,既要靠自己的本事,也离不开同僚好友的帮衬,众人拾柴火焰高,抱团取暖的道理,这些老狐狸哪个不是深谙个中三昧,至于为数不多独来独往的那几个人,在他邓文渊看来,要么是另类,要么就是屁股下的那张椅子已经高到不需要靠他人帮衬了,他视线微移,落在了一道年迈的孤独背影之上,满朝文武,唯有此人从来是一人入朝,一人退朝,此人便是当朝首辅夏言。在邓文渊的印象里,除了工作上的事情,能跟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老人还能说上些话的少之又少,而那位同样是习惯独来独往的吏部话事人徐潜便是其中之一,对此,邓文渊也只是感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書溂

  就在邓尚书微微出神之际,忽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邓文渊回过神来,见是户部尚书谭仑,微微一笑。

  两人并肩而行,沿着笔直御道朝宫外走去,谭仑笑问道:“邓大人,刚才看什么呢?”

  邓文渊朝前面不远处努了努嘴,谭仑循着对方视线望去,看到了那位老人的身影,脸上带着一丝莫名之意,最后也只是叹了口气。

  邓文渊说道:“谭大人,不瞒你说,看着夏阁佬的身影,我总是觉得有一股凄凉之意。”

  谭仑看了一眼神色略显惆怅的礼部尚书,说道:“邓大人今日怎么突然多愁善感起来了?”

  邓文渊无声一笑。

  谭仑打趣道:“如今内阁就只有夏阁佬一人,虽为首辅,可也只是光杆司令一个,既然邓大人心有不忍,要不邓大人入阁去替夏阁佬分担分担?”

  邓文渊自嘲一笑,说道:“少来,我邓文渊有几斤几两,心里清楚。”

  谭仑笑道:“邓大人这话可就过谦了,自从邓大人主事礼部以来,别的不说,礼部跟其他几个部门的关系明显改善不少,现在几个部门受你们影响,关系明显比以前融洽多了,连徐大人走动也多了起来,邓大人,这可都是你以身作则的功劳啊。”

  户部尚书这话不假,自从邓文渊上位以来,礼部在这位‘文渊阁大学士’的领导下,运行得四平八稳,加上邓文渊喜好走动结交,最显而易见的改变就是与其他几个部门的关系拉近了,有了上面的亲身示范,下面的人自然有样学样,现在礼部跟谁都是和和气气,唯有兵部例外。

  邓文渊不以为意,说道:“你就别变着法挖苦我了,我没那个本事,也从来没奢望过入阁一事,我只要能守好礼部那一亩三分地就行了。”

  谭仑继续调侃道:“邓大人,这可不像你啊,想当初刚接任礼部尚书一职时,你邓大人是何其的风光无限,现在怎么如此消极了?”

  邓文渊目不斜视,叹气道:“其实内阁也好不到哪里去,如今...”

  谭仑猛地撞了一下对方胳膊,依然望着前方,不动声色道:“知道知道,你我心知肚明即可。”

  邓文渊摇了摇头,不再多言,走在御道上,忽然心生感慨,脚下的这条路,从皇城外到皇城内,每多走一步,便意味着要将无数人踩在脚下,能跨过那道宫门,便意味着鲤鱼跃过龙门,他邓文渊从宫门外走到宫门内用了十年,从宫门内走进大殿则用了二十年,说是把历任尚书熬走的一点也不为过,可走到如今才发现,有些事情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两人走出宫门以后,一名户部官员上前向谭仑禀报事情,谭仑便先行离去,只剩下邓文渊一人,没走几步,眼角余光中便看见一道魁梧身影大摇大摆的走过,邓文渊嘴角不禁扬起一抹不屑之意,那位让礼部尚书面无表情的不是别人,正是兵部尚书胡荃,走在其身旁的还有两名兵部官员。

  望着那位龙骧虎步的同级大佬离去,邓文渊满脸不屑,不知为何,对于那位兵部尚书,邓文渊仿佛是从骨子里带来的不喜,尤其是看不惯对方那副大大咧咧的模样,而且好几次在礼部坐堂的时候,都能听到从兵部传来的震天骂声,不用想都知道是他胡荃在大发官威,在邓文渊看来,堂堂礼仪之邦,虽说你们这些蛮横武夫大字不识几个,可也用不着隔三差五就训人啊,那像什么话。

  从大殿到六部,距离也就半柱香的功夫,礼部乃六部中的清闲衙门,只要不遇上节日与祭祀之类的日子,基本上是无事可做,稍微有些‘志向’的世家子弟都不会往这座清水衙门里跑,因为完全没有油水可捞。正当邓文渊要走进礼部衙门的时候,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呼喊,邓文渊转过身,望向来人,“赵翼?何事呐?”

  赵翼笑容灿烂道:“邓大人,借一步说话。”

  两人走到廊下一角,邓文渊负手问道:“说吧,什么事?”

  赵翼笑道:“其实也没别的事情。”

  邓文渊眉头一皱,“你到底有没有事,没事就赶紧去忙。”

  赵翼赶紧道:“有事,就是下官前段时间得到一副书帖,但不知道是不是真迹,知道邓大人你是这方面的行家,所以想请邓大人你给过过目。”

  邓文渊斜瞥了一眼对方,“就这事?”

  赵翼弯腰笑道:“就这事。”

  邓文渊面无表情道:“一幅书帖而已,京城满大街都是赏字鉴画的名师,你随便找个人也比我看得准。”

  说罢就转身离去,赵翼脸色平和,并无失望之色,果不其然,尚书大人刚走出没几步,突然转身问道:“你刚才说真迹?谁的真迹?”

  赵翼微笑而不失恭敬道:“黄先生的。”

  闻言,邓文渊眼中闪过一抹惊讶之色,“当真?”

  赵翼心中暗笑,知道对方嗜好字画,这才投其所好,他敛了敛心绪,苦笑道:“下官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欺骗大人您啊,书帖是一位朋友相赠,说是书圣大人黄先生的真迹,可下官对这方面一窍不通,恰巧知道大人你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尤其是知道你看过不少黄先生的真迹,所以这才想请你去过过目。”

  邓文渊神色稍和,在朝安城摸爬滚打多年,自然是有些志趣相投的朋友,曾经也确实有幸见过几次那位名满王朝的书圣的真迹,他抚须感慨道:“听说黄先生在西蜀道的一座小酒馆留下了一幅字,如今连酒都卖贵了,你还真别说,老夫距上一次观摩书圣大人的字也有些日子了,既然如此,今晚正好有空,到时就去看看吧。”

  赵翼喜不自胜,道:“一言为定,那下官就在家中恭候大人大驾光临。”

  邓文渊笑着点了点头,转身走进衙门。

  赵翼嘴角微扬,跟着跨进礼部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