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玄幻奇幻>逐鹿>第235章 战鼓雷鸣之时
  拂晓时分,天微微亮。

  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怀朔城头的时候,城外是密密麻麻,已经集结完毕的柔然大军。

  这场针对于龙关防线的叩关之战,由东线主帅拓跋魁亲自坐镇,随着其抬手之后重重挥下,一道低沉雄浑的号角声响彻战场。

  这场注定会载入史册的龙关攻防战终于拉开了序幕。

  与之前的攻城手段大致相同,近千辆投石车率先开砸,其中原本有一半在攻打北燕的过程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是柔然工匠连夜修缮完毕,然后几乎就在一夜之间调集到了最前线,由此可见柔然后勤的强大能力。随着一颗颗巨石不断飞向怀朔城头,破风之声不绝于耳,巨石砸在城墙上发出的沉闷撞击声如同这座屹立边关数十年的雄城发出的痛苦呜咽,令人心悸,在此期间,怀朔城头一片死寂,只能任由那些飞石从头顶掠过,直到数轮抛射之后,破风之声才渐渐安静了下来。

  “杀!”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柔然大军开始攻城。

  攻城步卒如潮水一般涌向城墙,各种攻城器械在辅兵的协同操作下稳步推进。

  而在柔然步卒接近城池的过程中,怀朔城头的各种弩箭也开始激射而出,其中以床弩最为引人注目,这种需要数人共同操作的战场大杀器,一支弩箭的威力之大,相当于一名一品高手的倾力一剑,但凡挨边,不死也是重伤,与此同时,当敌人距离城墙约摸三百步的时候,城头将士开始弯弓搭箭,随着一拨拨羽箭如泼墨一般洒向城下,可以清清楚楚看到一些士卒摔倒在人群中,不过这对于兵力占优的柔然一方而言基本上无关痛痒,在前赴后继的汹涌人潮之下,那点损耗很难对柔然大军的攻势造成一丝一毫的迟滞,潮头一线很快就推进到了城池下方。

  最早到达城下同时也是最为悍不畏死的先头部队开始攀城。

  王振站在城中高楼上,居高临下注视着城头的一切,据战前得到的情报所言,柔然蛮子此次攻打怀朔城,拢共投入了近十万兵力,要知道在攻打北燕的整个过程中,柔然没有一次攻城战投入兵力超过三万人,由此可见,拓跋魁此次对怀朔城是志在必得。

  开战之前,怀朔城头被划分成了十二个区域,各由一名都尉负责领防,深知此战成败意味着什么后果的王振已经下了死命令,倘若都尉不幸战死,则由下一级官员就地顶替,谁要是胆敢后退一步,就地处决。

  不过柔然人的攻势之猛,显然出乎了这位半百老将的意料之外,不到一个时辰,城头就有两处防线被撕开了口子,两名都尉当场战死,关键是那两道相邻的口子有越撕越大的趋势。

  王振居高而望,沉声道:“曹蛮,速速带人去补上那处缺口。”

  手中刀早已饥渴难耐的年轻副将应了一声后便带着三百人火速冲上了城楼。

  城头缺口处,有几名身材健硕的柔然步卒在人群中横冲直撞,看那几人身手,显然不是寻常的柔然步卒,其实无论是在大隋还是柔然军中,或为朝廷招揽,或是自己主动投军,都有不少江湖武人混入其中。

  曹蛮嘴角扬起一丝狞笑,勉强摸到二品门槛的他提刀直奔那几人,猛地一刀下去,直接将其中一人砍翻在地。

  三百人紧随其后,加入战团,约摸一炷香之后,那两处缺口终于被逐渐收拢。

  曹蛮瞥了一眼地上的那些尸体,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转而望向城下,看着密密麻麻的柔然士卒,自言自语狞笑道:“都来吧,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今天爷爷定要赚你个盆满钵满。”

  王振神情肃穆,怀朔城与雍州防线的渔阳城不同,后者位于怀远渔阳重梁三城居中且靠后的位置,可以居中调度,但怀朔城恰恰相反,是东线直面柔然大军的第一座雄城,没有后退可言,而拓跋魁要想将龙关防线撕开一道口子,怀朔城必须拿下。拓跋魁从一开始就发动如此凶猛的攻势,可以看出对方是想要急于拿下怀朔城,在战场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再简单不过了。

  王振忽然转头望向内城。

  某一刻,城门洞开。

  八百铁骑鱼贯而出,径直撞入如潮水般的攻城大军之中。

  犹如稚童拿石块投向湖面,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

  攻城大军大致分成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之间有一道约摸三丈宽的空隙,这八百骑的目的当然不是为杀敌而去,而是为了扰乱柔然人的攻城节奏,为首一骑一马当先,领着几百人在方阵中左冲右突,试图打乱敌军攻势,但收效甚微。

  下一刻,他猛然侧身,一支冷箭几乎是擦面而过,骑将被惊出了一身冷汗。像在这种混乱场面里,原本是不太可能找到那个放冷箭的王八蛋的,但骑将还是一眼就看到了那人,原因无他,只因对方实在是太显眼了,只见对方一手拎弓,面含冷笑,身边站着几个年纪相差悬殊的家伙,还都不是士卒打扮,此刻正望着自己,仿佛在说,有种就过来。

  骑将重重吐了一口唾沫,战场上这种仗着自己有些把式就想出人头地的江湖武人,他已经见过了不知多少,但最终结果都没什么好下场,毕竟这是更加注重纪律与协作的战场,不是单打独斗的江湖,骑将嘴角上扬,既然对方堵在骑队的前冲道路上,那他也没必要客气,他猛夹马腹,直奔几人而去,誓要将几人踩成肉泥。

  那个左手拎弓的年轻人眼见对方朝自己冲来,顿时来了精神,不过还没等到他开始施展手脚,一队持盾士卒就举着盾牌挡在了几人前面,瞬间筑起一道铜墙铁壁,后面弓箭手也已经弯弓搭箭,只待一声令下,就要放箭。

  年轻人转头看了一眼,正好看到那个下达军令的家伙,后者嘿嘿一笑。

  年轻人没滋没味的收回视线。

  骑将轻轻拉拽缰绳,领着数百骑绕出一个美妙弧线,视线与那人一触而过。

  “王爷,就由他们跑来跑去吗?”身旁大汉开口问道。

  正是柔然小王爷的拓跋烈望着骑队,说道:“当然不是,待会儿他们回头的时候,留下他们。”

  “好。”呼延灿瓮声瓮气的应了一声。

  片刻之后,骑队在绕出一个弧度之后,再次回冲。

  “呼延灿,让这帮中原人见识见识咱们草原儿郎的风采。”拓跋烈笑道。

  呼延灿应了一声之后纵身而出,迎着骑队冲了上去,其所持兵器与他人明显不同,不是那草原儿郎最喜欢佩戴的弯刀,而是一把长柄宽刃的大刀,刀身雪亮,双手持握,竟然是那已经很少在战场上出现的陌刀。

  陌刀,号称‘一刀既出,人马俱碎’。

  呼延灿面对来势凶猛的数百铁骑不闪不退,顷刻间双方便已靠近,汉子一声怒喝,拧腰旋身迅猛斩向当先一骑。

  骑将见状眉头大皱,千钧一发之际,他并没有直接刺向对方脑袋,而是略微偏移捅向了对方的侧面,目的在于让对方无处可躲,即便自己无法刺死对方,对方也会被身后的弟兄们给撞个满怀,最终踩踏而死。

  不过这名战场经验丰富的骑将显然低估了汉子的能耐,长相略显木讷的汉子忽然间爆发出一股凶戾之气,竟是一刀连砍三匹战马,自己连同身后两名袍泽皆是狼狈落地,而那汉子则乘机翻滚到一旁。

  三人迅速被大量柔然士卒包围,但骑队前冲之势不减。

  拓跋烈身边的另外两人,阿术与彭嗔,两人相视一眼,几乎同一时间,掠向骑队。

  两人犹如无人之境,将这支试图搅乱敌人攻城态势的骑军一分为二。

  人仰马翻,战马嘶鸣。

  拓跋烈兴致冲冲道:“该本王出手了。”

  说话间持刀掠向了被包围的数百人。

  阿术与彭嗔见拓跋烈进入战场,两人心有灵犀,几乎同时来到柔然小王爷身边。

  伯颜见状,心急如焚,虽说王爷身边有两大高手护卫,但在这种混乱局面下,就怕出个万一,倘若对方出了丁点意外,那他伯颜也不用在这发号施令了,可以直接提头去见那位二王爷。

  伯颜沉声下令,“赶紧解决这帮隋兵,一个不留,千万别伤了小王爷。”

  身边一名副将领命退下。

  阿术此番来到东线战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护身边这个捉摸不透的小王爷,实在是不愿意跟那些在他看来就跟待砍白菜的隋卒动手,除非是那些主动冲上来的家伙,他才会递出一剑,直到某一刻,他抬头眺望。

  怀朔城头出现一道白影。

  下一刻,只见那道白影从城头纵身而起,如一道白虹冲向天际。

  阿术视线随着那道身影游移,平静开口道:“王爷,咱们的老熟人来了。”

  拓跋烈正杀得兴起,他一脚踹飞一名敌人,“谁?”看書溂

  话音刚落,白虹落入战场。

  如同巨石入湖,一石激起千层浪。

  周围顿时腾出一片空地。

  拓跋烈定睛一看,阴冷道:“又是这小子。”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林鹿。

  被震散的柔然士卒在反应过来之后,蜂拥而上。

  林鹿面无表情,只见寒光一闪,一道剑气激射而出,柔然士卒顿时倒下一片。

  拓跋烈面色阴沉。

  阿术静静看着被围在垓心的蜀山剑客,片刻之后,忽然眼睛一亮,只见这名草原剑道第一人开始缓步走向对方。

  “湖心小岛一战之后,我原本以为我们要等很久才会再次遇到,没想到这么快就见面了,也好,择日不如撞日,今日一战,希望我们都能毫无保留,战个痛快。”

  佩剑山渐青有剑气溢出。

  林鹿一剑荡开身边数名小卒,没有任何多余言语,径直冲向已经蓄势待发的草原剑客。

  阿术平静面对,山渐青陡然出鞘。

  身后不远处的拓跋烈一脸不屑,“这小子连招呼也不打,没有武德啊,老彭,你说是不是?”

  彭嗔没有回答,而是视线一直停留在蜀山剑客身上,老人神情凝重,他能隐隐感觉到,对方跟在岛上相见时明显有所不同,是那种境界提升之后的耳目一新,但这种感觉一闪而逝,或者说是老人不愿承认,他不相信对方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境界能攀升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