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玄幻奇幻>逐鹿>第232章 滚你的蛋
  柔然中军大阵的后方,一名五十来岁的老将高坐马背之上,正聚精会神的眺望前方战场,此人正是此次攻打怀远城的领头人物,耶律大楚,一个在柔然军方颇有威望的老将,当年还是拓跋元父亲当权的时候,他就追随左右,之后又继续追随拓跋元,在草原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是名副其实的两朝元老。实际上在拓跋元统一草原之初,当时的局面其实并不稳定,仍然有不少部落余孽贼心不死,一直在暗地里积极走动与谋划,企图东山再起,后来阴谋败露,其中一人竟是耶律大楚的侄子,当时很多人都等着看耶律大楚的笑话,不相信他耶律大楚真的能狠下心杀掉自己的亲侄儿,然而,在一次王庭议会上,耶律大楚亲手将自己侄儿的头颅扔到了众人的面前,从那之后,就再也没人敢跟耶律大楚较真了。此次在决定西线统帅的时候,据说老人也曾在那位柔然共主的考虑之中,但最后关头,西线主帅的位置被同样身为两朝元老的赫连龙城收入囊中,耶律大楚对此倒没说什么,反倒是手下的人为此愤愤不平,但为了柔然帝国的千秋大业着想,一切都被耶律大楚给压下来了。

  耶律大楚身后一字排开的是一群与军中甲士服侍稍稍有异的青壮男子,皆是草原上百里挑一的大好男儿,这些神情肃穆,气势森然的精锐武士正是来自于那支人数只会递补而不会增加的王庭护卫军,可见那位柔然共主对老人的重视。

  耶律大楚望着高耸的城墙,嘴角轻轻上扬,前些日子的敦煌城,耶律翰哥作为先锋大将,六万人马几乎损失殆尽,最后只带着一万余人仓惶而逃,简直是丢尽了耶律家的脸,在他耶律大楚看来,那种人简直就是饭桶,根本不配拥有耶律这个姓氏。在决定南下之前,军方自然早就对大隋军事部署及大致兵力做了周密细致的分析,怀远渔阳重梁这条防线,是大隋境内仅次于龙关防线的存在,兵力大致在十万人左右,加上分散在雍州境内各个地方的地方士卒,拢共加起来不会超过十二万人,这相对于己方西线近三十万的兵力而言,自然处于劣势地位,不过老人并未因此而目中无人,相反,格外谨慎,因为他很清楚对手是谁。怀远城作为这条西北防线上的城池之一,其重要程度完全不是那座‘孤悬海外’的敦煌城能比的,按照事前谋划,只要攻打下怀远城,就能将隋人西北防线撕开一条口子,只要突破了这条防线,再顺势扩大战果,那么几乎占据了整个西北的雍州也就成了柔然的囊中之物。耶律大楚捋了捋颚下胡须,作为一名久经战阵的武将,一个分量相当的对手自然更容易勾起人的兴趣,听说眼下在怀远城主事的家伙名叫陈沧,是那什么大隋十二边将之一,耶律大楚想到这里就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这些中原王朝总喜欢搞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还有像那什么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十二太保,都是那帮人给叫出来的,难不成叫的时间长了还真以为自己无敌了?其实在耶律大楚看来,这些于天下定鼎之后崛起的隋朝武将,都入不了他的法眼,他眼中真正称得上是对手的人,屈指可数,而那位隋朝的镇国大将军,无疑是位列帮榜首,这一次,他倒要看看那位在诸国混战中驰骋沙场的老将是不是真的如传言中那般,不可一世。

  一名副将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战场,这场从晨时开始的攻城战,期间就没有停止过,死人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到最后简直就是拿人命去填,倘若一直这么消耗下去,恐怕再多的人也填不满这座怀远城。

  他眼角余光瞥了一眼身旁的老人,欲言又止。

  好在没有等到他开口,老人就主动开口了,“今日是第三日,根据战前得到的情报分析来看,以怀远城的兵力,坚持五日是怀远城的极限,但以我们目前的攻城态势来看,最多再过一日,怀远城就能拿下。”

  耶律大楚拉了拉马缰,“传令下去,鸣金收兵,明天一鼓作气拿下怀远城。”

  得到命令的副将长长喘了一口气,应了一声赶紧下去传令。

  怀远城头上,一名浑身是血的年轻校尉跑到怀远城主将身边,说道:“将军,他们收兵了。”

  陈沧手持长枪来到箭垛处,眺望城下,看着陆陆续续退去的柔然士兵,稍稍松了一口气,但很快他就皱起了眉头,视线越过密密麻麻的柔然士兵,望向更远处,按照事前约定,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姓裴的家伙应该就在赶来的路上了。

  陈沧沉声道:“今晚加派人手巡逻,时刻注意城外动静,让城内的两千骑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出城冲击对方大营。”

  校尉应了一声,转身就往楼下跑,只是才跑出没几步,他就驻足不前,然后转身望着已经有些昏暗的远处。

  陈沧抬脚就踹,骂道:“发什么愣,还不赶紧下去传令,今夜还没完。”

  “将军,来了。”校尉忽然大喊一声,尽力压制下由于激动而颤抖的声音。

  陈沧猛然转身,只见远处数千骑疾驰在夜色中,由远而近,直往柔然中军大营冲去。

  蹄声如雷,响彻大地。

  片刻之后。

  怀远城门洞开。

  两千骑鱼贯而出,由南向北直冲柔然军营。

  更早察觉到变故的柔然士卒明显被这支半路杀出来的骑兵给吓了一跳,惊慌失措之下,仓促结起一道拒马阵,试图将对方拦截下来,但面对如洪水一般袭来的五千铁骑,无异于螳臂当车,无济于事。

  为首之人,身披白袍,一马当先。

  裴景春带领五千骑直撞大营。

  拒马阵一冲即溃,柔然军营顿时一片大乱。

  杀声,蹄声,哀嚎声,不绝于耳。

  “这边也有人。”

  一名士卒在混乱之中惊慌大喊。

  陈沧带领的两千骑稍后一步杀入大营,一支支火把不断扔向营帐,一时间柔然军营火光冲天。

  耶律大楚早已跑出营帐,此时正被那帮王庭护卫军簇拥着上了马背,看到大营内冲天大火,士兵呼喊奔逃,这位半个时辰前还妄想着与那位镇国将军交手的柔然老将肝胆欲裂,忽的喉头一甜,一口老血喷口而出,若不是被身边人扶着,恐怕当场就得摔落马背。

  “将军,你先走,我带人拦下他们。”

  耶律大楚看了一眼这个跟随自己十多年的年轻人,好似被激发了血性,狠狠道:“走个屁,上马随我杀出去。”

  副将急道:“来不及了,将军你还是先走吧。”

  眼看着隋骑越来越近,副将冲那几名王庭护卫军喊道:“你们护送将军先走。”

  最终,这位经历过草原统一战争的柔然名将在十数骑精壮扈从的护卫下,于夜色中仓惶北逃。

  翌日,清晨。

  厮杀了一夜的柔然大营一片废墟。

  两骑并列站在一处高地上,其中那名白袍几乎被染成血色的年轻武将悠然远望,一夜厮杀,以不到千骑的伤亡,斩杀敌军一万三千余人,战果不可谓不显著,其实自古以来,以步胜骑的战例不是没有,但毕竟是少数,步骑交战,步卒一方向来以人数以及严明军纪才能与骑军一搏,尤其是位于阵营前方的步卒,更是要悍不畏死才行,否则,结局只有一个,全军覆没,而像昨夜那种混乱不堪只顾自己逃命的局面,柔然步卒在大隋骑兵面前,无异于活靶子,没有全军覆没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而受伤的大隋骑卒,很多还是由于战马体力不济而摔伤的。

  裴景春收回视线,转头看向身旁同样浑身浴血的陈沧,开口道:“怎么样,说三日就三日,没食言吧。”

  陈沧轻轻一笑,别看对方语气轻松,可他十分清楚,要在三日之内穿过鹰愁峡,再赶到怀远城,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对方却做到了,可想而知,对方在这段时间必定是马不停蹄,他陈沧打心底里佩服,只不过他嘴上却是说道:“面对毫无还手之力的四万步卒,连两万人都没杀到,勉强还凑合吧。”

  裴景春转头看向坐着说话不嫌腰疼的家伙,说道:“要不你来试试,穿过鹰愁峡,再急行军六百里,看看你还有没有力气杀人。”

  他接着说道:“再说,要不是你出城慢了,没把口袋扎严实,那帮蛮子能跑吗?”

  陈沧继续笑道:“好,都怪我,等这场战事结束之后,我请你喝酒。”

  裴景春故作不屑道:“免了,就你那不到一斤的酒量,谁跟你喝啊。”

  陈沧哈哈笑道:“那我舍命陪君子还不行?”

  裴景春笑道:“那还差不多。”

  陈沧忽然敛了敛神色,自顾自说道:“怀远之危暂时算是解了,下一次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

  裴景春说道:“来一次,杀一次,没什么好说的。”

  陈沧无言一笑。

  裴景春忽然看向不远处一名正在东张西望的骑卒,招了招手,那个人高马大的年轻人赶紧跑了过来,“将军有何吩咐?”

  裴景春看着这个半途跟几个袍泽一起加入的年轻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年轻骑卒回答道:“回禀将军,属下名叫高文凤。”

  裴景春点了点头,昨夜厮杀过程中,他曾无意间瞥了一眼,眼前这个脸上还残留着血渍的年轻家伙可谓是骁勇至极,笑着问道:“过来跟我怎么样?”

  正在等待对方下命令的高文凤闻言一愣,半晌没有开口。

  裴景春与陈沧相视一笑,陈沧笑道:“小子,能被这裴将军看中,还犹豫什么?”

  高文凤兀自沉默,裴景春说道:“看得出来,凭你的本事至少也是一名一等斥候,不过我裴景春从来不强人所难,你先回去问问你那伍长,看他肯不肯放人,如果不肯,你还是好好做你的斥候,下去吧。”

  高文凤转身退下。

  陈沧看了一眼身旁这个向来眼高于顶的家伙,当年进入边军的时候,对方可是顶着裴家翘楚的名头来的,笑问道:“真看上这小子了?”

  裴景春白眼道:“要你管。”

  他敛了敛神色,接着道:“算是块璞玉吧。”

  陈沧若有所思,捏着下颚说道:“要不我帮你打磨打磨?”

  裴景春没好气道:“滚你的蛋。”

  ----

  怀远以北五十里。

  耶律大楚领着两万残兵在此扎营,与此同时,一封密信在老人安营扎寨一个时辰后就送到了军营内,信中措辞十分严厉,毫不留情的训斥了老人的昏聩,但从头到尾没有说如何处理这位吃了败仗的沙场老将,反而让其重整旗鼓,继续对怀远形成压迫之势,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再为其增添兵马。

  耶律大楚看着手中书信,眉头紧锁,某一刻,似乎终于想到什么,暗暗攥紧了拳头。

  ----

  幽州以北。

  某处低矮山坡上,几骑一字排开,眺望南方。

  居中男人身材魁梧,气宇轩昂,自有一股凛凛之威,此人正是柔然公主拓跋元。

  他开口道:“耶律老将军这次在阴沟里翻了船,接下来想必能吃一堑长一智,怀远那边可以暂时不用担心了。”

  身边一名身穿古怪袍子的老人点了点头,说道:“只要赫连龙城能保持对西线战场的高压之势,让王宗嗣腾不出手来,一切都好办,接下来就看东线的情况了,以二王爷原本的计划,是要一口气吞掉北燕的,但现在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北燕那边有人秘密传信给我们,只要筹码合适,对方愿意临阵倒戈。”

  拓跋元神情平淡,“这个我们就不插手了,让二弟自己去衡量吧。”

  一名身材精瘦的汉子探了探脑袋,笑着开口道:“大哥,要不我去帮帮二哥吧。”

  拓跋元微微沉吟,沉声道:“也好,老是不务正业也不像话,这次去了就老老实实跟在你二哥身边,好好学学。”

  拓跋烈撇了撇嘴,嘀咕道:“怎么就不务正业了。”

  拓跋元表情严肃。

  拓跋烈只好老老实实的答应一声,“知道了。”

  三骑打马离去。

  拓跋元看向身边剑客,“阿术,你也去吧。”

  阿术微微犹豫,但最终还是跟上了三骑。

  看着逐渐远去的几人,拓跋元无奈叹气。

  身旁老人捋了捋颚下胡须,笑道:“其实这样也挺好的,以小王爷的性子跟手段,等以后统一了中原王朝,那座江湖就交给小王爷去打理好了。”

  拓跋元淡淡道:“随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