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全能农门凰女>第二百二十六章;出大事了
  一旦有人脑子发昏做出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鬼知道会不会把他们董家也拉下水。

  他们可不想去跟时势反着来,传承了几百年,他们看过经历过的太多。

  不夸张的说,那些跟时势反着来的,到最后都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你们倒是说话啊,到底怎么回事?”

  见两人如此,罗氏心里就越加的觉得这里面有她不知道的大事。

  要不然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不会如此慎重。

  “夫人,事情告诉你到不是不可以,但我得先给你说清楚,这件事非常大。”

  “万万不可提前泄露消息出去,一旦提前暴露出去,会有很大的麻烦,董家甚至都有可能出现不可估量的损失。”

  董父跟罗氏是少年夫妻,感情深厚,成亲多年依旧相敬如宾。

  现在夫人一副死活都想要知道的架势,他也实在不想瞒着她。

  当然,他都不是脑子不清醒,主要还是因为罗氏的娘家做的是粮食生意,旗下并未有纸张和书籍生意牵扯。

  告诉她呢,也不担心她会因为娘家有什么私心。

  而且现在事情已经这样了,他们也需要有人出面去补救,他们父子肯定是不能去的,毕竟前面董书青已经去过一次了,因为对方是闺阁女儿,他门都没进得去。

  所以需要一个女子前去,而罗氏去是最好的。

  把事情告诉她,并且说严重一点,也能让罗氏重视起来,别再搞出什么幺蛾子。

  要是再出问题,事情就会变得非常不好处理。

  “这么严重?”

  罗氏立马重视起来。

  父子俩齐齐点头,最后还是董父开口,将整件事说了一遍,其中重点说明了这件事会给董家带来的严重后果,还有就是他们打算如何还处理化解这件事。

  等到罗氏听完,她这才搞明白,为何刚才丈夫会如此震怒发火。

  感情是这韩瑜的一次举动,把他们原本的计划全打乱了。

  “夫人,你可一定切记,这件事不能传出去。”

  “虽说这次阿瑜的事,有些麻烦,但也还不是不可挽回,可一旦消息传出去,必然会有人做蠢事,真到了那个时候,就无可挽回了。”

  罗氏连连点头,她好歹也是大家族里出来的,脑子绝对够用。

  再说自己丈夫都分析得这般清楚了,她焉能不知道这里面的严重性。

  况且她娘家也不会因为这事受到影响,她又何必多嘴多舌的给董家惹麻烦呢?

  “老爷放心,妾身知晓这件事的严重性。”

  “如此甚好,夫人现在有件事得需要你去办。”

  闻言,罗氏想了想点头道;“妾身一会就让人去准备礼物和拜帖,明日亲自去拜访万福县主。”

  自己都还没开口,妻子就明白了,董父非常满意。

  而边上董书青则是有些郁闷了。

  瞅瞅自己父亲和母亲,再想想他和韩瑜,这完全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啊。

  “娘,还有一件事,您明日过去千万要注意。”

  “嗯?我儿是想让为娘给阿瑜求情?”

  董书青沉默了片刻。

  他自然希望妻子能没事,但有些事不是希望就能行的,也不是想说想做就可以的。

  “阿瑜不会有事的,儿子是想让娘明日过去千万别提阿瑜的事。”

  “嗯?这是为何?”

  罗氏皱了皱眉头。

  “因为阿瑜出生韩家。”

  边上的董父接过话头,然后对着儿子投过去一个赞赏的目光,能看到这一点,董书青还算不错。

  “阿瑜虽然被顺天府带走了,但她不会有事,这次弘文帝无非就是警告而已,阿瑜固然会吃一点苦头,也算是给她一个教训吧。”

  “她这边你可以放心。”

  罗氏点了点头,但还是有些不明白,这跟韩家有什么关系。

  倒也不怪她,毕竟她对陆杳杳的了解实在太少。

  “娘应该知道万福县主的出身吧?”看書喇

  “这个为娘知道,她是徐昭的女儿...”

  话说到这里,她突然停下,立马就想到了。

  徐昭当初背后站着的是高彦明,而高彦明背后站着的是韩家。

  陆杳杳同徐昭的恩怨,她就算不全都了解,但是也听说了不少。

  高家还因此吃了不少亏,彼此恩怨很深。

  想来陆杳杳会如此无视韩瑜,除开韩瑜的无礼,只怕这里面也夹杂了一些两者的恩怨。

  “为娘明白了。”

  ......

  “王爷,出大事了。”

  傍晚,晋王当值结束,刚回到府里准备用膳,燕山急急忙忙的从外面跑进来。

  手里还拿着一个传信用的小竹筒。

  闻言,餐桌前的晋王连忙放下筷子。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

  “金阳那边出大事了。”

  原本还以为是自己家下面的人出事了,结果听到是金阳,晋王提着的心放下了。

  再次拿起筷子,悠闲的用膳。

  “说吧,出什么大事了?”

  “朝堂不都已经让人过去安抚了吗?还能还能有人继续造反不成?”

  对于金阳府的事,他纯粹就是个吃瓜群众,事不关己看戏飞起那种。

  “您真厉害,那边确实是反了。”

  “嗯?”

  晋王动作一顿,有些诧异的抬头,眼中兴趣飙升。

  “详细说说。”

  朝廷确实有了安抚政策,京城这边的官员也已经出发,不过得还需要一天才能到达金阳府。

  所以,为了不让事情继续扩大,就让人快马加鞭传信过去金阳府了。

  得到传信,金阳府那边的百姓倒是安稳了不少。

  毕竟他们反,那也是被金阳府的官府逼得活不下去了。

  现在朝廷已经有了动作,而且看着还不错,百姓们自然而然就不会再闹。

  原本只要等到京城的官员到达,然后该处罚处罚,该安抚安抚,就好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还是出了岔子。

  当初金阳府暴乱的消息传出来,弘文帝就已经密令河西大营带兵过去镇压。

  将金阳府那边一干官员都羁押了起来。

  可是对着京城这边的消息传过去,金阳府百姓是稳定了,但是那些为祸一方的官员们就坐不住了。

  尤其是刺史高长兴,起初惶恐不相信,但是在听说高彦明都受到了处罚,在京城官场上的高家子弟全都被罢免之后。

  他知道一切都完了,他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