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游戏竞技>灵气复苏,一人守国门>第208章 南宫恩的秘密
  九凤在北俱芦洲修行多年,早已在大巫中至尊无上。她知天道真正要找到的天地主角是一个遵从天道而灵智健全的种族,它并非欲扶立巫族,而是以巫族作为一种重塑洪荒的法宝。与让诸界陷入修行困难的赤明大劫都只是天道手上的工具。

  九凤久不回音,后土知九凤拒命,亲自前往地仙界对质,于西牛贺洲碰到同样隐修多年的大巫刑天,遂抛弃九凤,擒获刑天,又下界征讨其门人天虞之海上天吴国,天虞以奢比尸门人赣榆尸之体奉上,逃离东海。九凤遂取刑天、赣榆尸二巫之肉身填充十二都天神煞术的最后所需,浩浩荡荡南下侵向大宋、暹罗、寿华诸国。

  时孔圣仍与门下朱子在中原讲学,因有掌中原气运和氏璧保大宋江山,以为天道难破天堑,料定平安无事。熟知和氏璧却无意中丢失,不久竟落入蒙兀国师手中,孔子悔恨不已,忙聚集儒教千万修士,欲抵御异寇之袭,殊死保中原人正统之位。怎奈儒教修为本就极低,天地间又法力薄弱,终究难挡蒙兀破竹之势。

  孔圣将三十六品清微白莲绽开于南洋,有明珠涌现,保大宋龙脉南渡,是为珠江。孔子又显圣于文天祥作正气之歌,使中原人始终未屈服于异寇高压。

  后土驱逐孔圣出海,孔圣逃回东瀛,被伊奘诺尊所救。此时赤明大劫已入高潮,法术极度涣散,以至于成圣极度轻易。伊奘诺尊得孔子天理之法,却逐渐感觉天理难以驾驭,容易使自己为所欲为,充满私欲。伊奘诺尊本就有大修为,又成以身扼制天理第一人,达到天人相应,是为诺尊扼天理成圣。

  佛门在东瀛兴盛已久,家家焚香拜佛,伊奘诺尊两位弟子天日尊、月见尊皆皈依三宝。诺尊遂与二位佛门弟子同来搭救孔圣至东瀛高天原,并请来佛门准提。此时因蒙兀好战,又南下攻打佛国暹罗,准提不得不亲自现身抵御。准提、诺尊与孔圣三圣相会,诺尊又在东瀛借师弟海潮老人基业立阴阳教,掌东瀛十分之七气运,四海龙王来朝。是为三教共商。

  第十九节【神风定圣,命归东瀛】

  孔子知自己已难为天道所容,蒙兀崛起、二劫合流皆是天道为镇压天理所为,但却豪无愧色。他将扼天理成圣的伊奘诺尊奉为至尊,以为日后修士成圣皆将达到人欲平衡,否则莫谈道德修为。

  自中原逃至东瀛,孔圣也体会到了天道天罚的恐怖。不久孔圣与伊奘诺尊、准提菩萨迎原火云宫三皇伏羲、神农、轩辕降临瀛土,仍尊为人教掌教。女娲圣人也与三皇同来,要阻止天下苍生因天道大劫而血流成河。

  忽必烈调集四海蒙兀之兵,并召来诸界许多隐居的大巫,号称人数足有亿万,顷刻灭绝东瀛。后土也在冥界大权总揽,利用天道垂青,驱赶道佛势力,直接掌控六道轮回。

  此时只看三清。老子自从四教二商之后,便在三十三天外玄都紫府闭门不出,并遣唯一亲传弟子玄都大法师下山,从此再也不问世事。通天教主大喜,意欲代替大师兄为二劫执行者,以使自己成圣人之首。通天在封神后于紫霄宫中听天道讲学五百年,几乎身合天道,不敢再违逆半分半毫。

  玉清元始天尊却对师尊鸿钧老祖以及天道本身产生了怀疑,见师兄老子退隐后,回忆起鸿钧成圣时曾言日后必以老子作其接班人。元始愁闷,遂召来座前大弟子广成子论道,广成子同元始下棋,用棋局术语助师尊坚定逆天之心。元始遂与伊奘诺尊相会于高天原,知是杨眉大仙弟子,以同辈相称。

  孔圣先师、伊奘诺尊、女娲娘娘、元始天尊、准提菩萨、阿弥陀佛六圣大会东瀛高天原,是为四教三商,天命所归。儒教圣人取天书、地书、江山瑟、五行鼓、天琼矛、盘古幡、九品金莲台等宝分别布阵,又以天理存居三十六品清微白莲为阵眼,将诸教诸天阵法汇于一阵,名为诸天臻境阵,包容诸界。有诗曰:

  诸界臻境传妙阵,东海瀛洲四教商。

  天地玉帛述玄释,江山五行音律苍。

  天琼直挑墨幡去,功德金台布圆方。

  清微天理汇势运,再伐至道易弦张。

  四教三商,共议封神。通天教主忽而领万仙突临东瀛,斥元始违逆天命。后土也同忽必烈一同领兵驶进瀛土列岛,海风飕飕,血影灾光皆现。孔子还未及开诸天臻境阵,被迫同天罚之兵恶战一场。突然之间,一道神风席卷东海,如同当年赣榆尸所作之术,将蒙兀兵马尽掀进海中,丧身蛟龙。孔子定睛一看,知是大巫九凤率门下群巫赶来。

  是以天数至此,圣人尔虞我诈,费尽心机,其间也有道理相生相克,以致世界潮鸣电掣、一片丘墟。如此如此,皆存留欲后人遐想。

  正是:千古洪荒如故,万千圣人作古。

  空作罗酆鬼戏读,还待后人写谱。

  【洪荒的历史车轮还在不断前进....】

  自此,紫霄天史演罢,诸般光怪陆离,世事沧桑皆已成过往云烟,终究不过是荒唐一梦。梦醒时分依旧恍然,清醒后却见,满裳尽湿,两抹清泪尚未干涸......纵是如何寻觅,也再不可得,眼前只是满目凄凉,宛如盛世烟花,转眼而逝......空自叹曰:

  南柯梦醒迷幻境,浸淫此中难自拔。

  初至恍然空自度,离时涕泪惊觉察。

  八圣尔虞斗我诈,世间气运道理罚。

  紫霄天史曲终散,莫道洪荒弗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