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耽美小说>女友是个渡魂师【完结番外】>第18章 第四卷 此情可待成追忆(一)

  茶社客房内,聚魂香线一阵抖动,子玉慢慢睁开了双眼。

  将交叠盘坐的双腿放开,自然地垂落到床边,双眸低垂长长地叹了口气。

  “怎么样?小老大,筝儿的灵魂送走了吗?”晏姝偏着脑袋紧紧盯着子追问。

  子玉点点头,只见她嘴唇惨白,甚是虚弱。

  又在阴间游走一番,体内的阴气更盛。

  借着聚魂香的凝聚作用克制了许久,才勉强稳定住自己的三魂,想不到这一次竟耗费了这样多的力气。

  不知道是何种原因,自从离开张坊镇。

  子玉体内的魂魄,似乎也如同阿柔一般,受到了干扰。

  尤其是那陌生三魂,有种即将萌芽破土般的的感觉。

  “筝儿,见到他娘了吗?”几天以来,若兮第一次主动和子玉说话。

  子玉受宠若惊地转头看向若兮,可细细一想,这番对话不过是随口询问别人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心中不免又有些许寂寥。

  “他娘,许是早入轮回了……”

  子玉摇摇头表示不知,筝儿的魂魄被黑白两兄弟带到了冥府首殿。

  那里自有秦广王判决,崔判官写就生死簿判词,之后筝儿何去何从,子玉无需知晓。

  “哎……有娘疼的孩子,就是不一样,这么久了,还有个念想。不像我,我都记不清我娘长什么样了。”

  晏姝酸溜溜的说道,接着又偏着头看向子玉,“诶?对了,小老大,这么久了,怎么也没见你说起过你娘,你娘她老人家还健在吗?现在又在何处啊?”

  本来送回了筝儿,大家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漫漫长夜闲来无事,晏姝心想着不如闲扯个话题,也好渡过这无聊的夜晚。

  闲扯的目的自然还有另外一个。

  晏姝担心若是冷场,子玉与若兮又是之前那番互不理睬的模样。

  自己夹在这二人中间左右为难,一定会郁闷得死在茶社里。

  “我有两个娘,但都已去世。”虽然家人去世是如此悲伤的事,子玉的语气却异常的显得十分平静。

  想不到还真的能从子玉口中挖出一些秘密,晏姝来了精神,“怎么会两个娘呢?啊!我知道了,小老大,许是你爹娶了二房?”

  “并非如此,我生母早亡,养母抚养我一段时间。”

  “那你母亲又是为什么早亡呢?养母又是怎么回事?”晏姝还不尽兴,似乎非要把子玉的秘密都挖出来才善罢甘休。

  “我亲娘带我跳崖,阿柔救起我,偶遇养母带我回家抚养长大。”

  “跳崖?”若兮眼中溢满困惑,偏着头看向子玉,“怎会有如此狠心的娘?”

  子玉感受到若兮注视自己的目光转过头去。

  若兮却在与子玉对视上的一瞬间,躲闪了眼神。

  子玉无奈也只能收回视线,将自己的身世娓娓道来:

  “我出生于京张铁路开工那年,家住关外,亲生父亲入关修铁路讨生活。

  没想到父亲水土不服,刚去了不到半年,同乡便捎来消息,说他病重,一命呜呼。他的骨灰被同乡带回家时,我还未出满月……”

  亲生母亲含辛茹苦独自将年幼的子玉喂养到五岁,又逢时局动荡,关外闹起了饥荒。

  母亲孤身一人带着独生女徒步从关外走到关内,一路艰辛自不必说。

  进了京城,本想寻娘家人讨生活。

  可是再入京城,已是物是人非,逢着外敌入侵,生母娘家人纷纷逃难,不知去向。

  走投无路的娘俩钱财散尽,最后只得沿街乞讨。

  可那兵荒马乱的时节,家家户户都没有什么油水儿,谁又有闲散的食物施舍。

  断粮几日,始终无人理睬,母女二人饥肠辘辘,饥寒交迫,年幼的孩子饿得发昏,起了烧,没钱医治。

  母亲抱着孩子跪在医馆门前三天三夜,换来了两个窝头,却没有唤醒医者的怜悯。

  可是又能怪谁?大家都为生计奔波,若是开了这个口子,医馆今后又该如何经营。

  生母无计可施,曾经想带着孩子入了胡同儿。

  可是年老色衰,又带着个拖油瓶,哪个胡同儿会平白无故收这么两张光吃饭的嘴。

  娘亲怒骂苍天要绝户了,可是骂街又解决不了温饱,眼前在京城已经没有出路,没办法母女二人只能打道回府。

  生母带着子玉朝着关外的方向走,恍恍惚惚间,走到了京城以北的山地。

  站在悬崖边,年幼的子玉又烧又饿,哭哭啼啼,母亲牵着她悲从中来,将她抱在怀中想要命绝于山崖。

  “逢这乱世算咱们娘俩福薄缘浅,今日一起共赴黄泉,来世你寻个好人家投胎,将来锦衣玉食,不至于挨饿受冻,也算为娘对得起你。”

  言毕 ,还未等子玉反应过来,母亲紧紧抱住她,跳下绝壁投入水中 。

  “寒冬腊月,河水拥着碎冰奔流向前,从高处落入水中与径直砸向地面没什么区别,都是九死一生。”

  “五脏六腑似乎都调换了位置,冰冷的河水刺激着你的精神肺腑,让你变得更加清醒,清醒到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疼痛裹挟着每一丝神经。

  溺水的窒息感和疼痛带来的濒死感袭来。

  想要倒抽一口凉气,却拥入大量冰冷的河水。

  水呛进气管,肺里,挣扎也是枉然,根本无法呼吸。”

  子玉回想起当时的场景,窒息感依然清晰。

  意识终于越来越模糊,“要离开这里,去娘口中的来世了吗?那里不会挨饿受冻,那里不会再有疼痛,真好……”

  随即,子玉脑中的思绪中断,便什么都不知道了,昏迷过去。

  子玉的记忆本来就止于此,昏迷之后的事情她自然无从知晓,后来发生的事情,还是从阿柔口中知晓的。

  “可就在我昏死过去的时候,就在湍急的河水中。

  凭空地,我被一股力量托起,整个身体都浮出水面,逆着河流,漂向岸边。

  却又恰巧遇到一失聪老妪路过此处,将浮在河面上的我从水里捞了出来。”

  老妪将年幼的子玉紧紧抱在怀中趟回岸边,发现怀中的孩子因为溺水,腹腔内灌了很多河水,嘴唇已经青紫,腹胀如罗,昏迷不醒。

  但仔细一瞧,胸腔还有微弱的起伏,一息尚存。

  老妪惊喜之余赶快急救,过了半晌,子玉呕出一肚河水,但始终未见转醒,老妪心急,背起她疾走回家。

  远远见到子玉被救起,河水之中又一女子浮出水面。

  外面天寒地冻,河中女子却着一身薄纱衫子,绾着发髻,内着马面裙,全然不似现代人。

  俨然一副前明女子的装扮,随即也走上河岸,跟着老妪身后不远处默默前行。

  冰天雪地,溺水又受了惊吓,孩子几近濒死,始终不见转醒。

  “那老妪也是良善之人,失聪之人听不到呼救却能发现河中溺水的孩子,你们也真是缘分匪浅。子玉,那老妪可是你的养母?”

  若兮私心地想知道关于子玉的一切,那些她不曾参与的时光,她都想了解。

  “嗯,那老妪正是我养母。”

  子玉点头肯定了若兮的猜想,偏过头又对上了若兮关切的眼神,这一次,若兮终于没有躲开。

  晏姝的好奇心还没有满足,倒了一杯茶水递给子玉,随后继续追问,“小老大,那之后都发生了什么?你这身法术都是和她学的吗?”

  子玉接过茶水握在手中,慢慢抿了一口,随后又伸手放到了一旁的炕桌上,“不是,养母只是普通人。”

  “养母失聪,耳聋久了,便失了言语,每日看守在我的床边,却无法将我唤醒,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但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养母不能做到的事情,却有人可以帮她做到。

  昏迷的那几日,年幼的子玉躺在病床上垂死挣扎,魂魄离体,远远看见生母在一条河畔对着自己招手。

  那条河的上空十分幽暗,不见日光。

  河岸边开满了无根无茎的红色花朵,妖艳却诡异。

  本能驱使下意欲跟着的生母一起去渡河,与那寻常去世的灵魂一般,走阴司路,渡忘川河,登业镜台,入往生殿,饮孟婆汤,入轮回道。

  可是还未渡河,子玉的灵魂却被一三魂三魄的魂灵叫住,硬生生牵着从阴司路上逆行而归。

  “魂归本体,我这才转醒,醒来看到一幅陌生景象,床边立着一位年老妇人,头发斑白,脸上存着泪痕却带着笑意,面容十分和善,这便是养母。”

  而养母身边,又有一人,双脚并未触地,悬于当空,同样也是那副欣慰神色。

  仔细辨认,悬于当空之人,便是将子玉的灵魂从忘川河畔唤回之人,她就是阿柔。

  “我本十分怕生,可是不知为何,见到养母时,便觉得她温柔和善,竟然生出一丝亲近。”

  养母咿咿呀呀口不能言,见孩子好不容易转醒,想要安慰,却又恐怕吓坏了她。

  手足无措的指了指一旁的饭菜,随后用两只手指做了个夹菜吃饭的动作,便耐心坐到一旁,眼中满是期待。

  “孩子,吃饭吧。”子玉本不理解她的用意,倒是飘浮在空中的阿柔替养母开了口。

  清醒,有的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

  年幼的子玉从昏迷中醒来的晚上,对母亲的思念如同猫抓一般百爪挠心,但是又不知道哪里去寻,蜷缩在角落里。

  小小的一团,偷偷的落泪。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亲人了,当时只有五岁的我只觉得天塌了。”

  养母看着角落里小小的背影,心疼极了,将子玉搂在怀中,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

  温暖的手心和富有节奏的心跳声抚平了子玉内心的恐惧与思念,最后终于在养母的怀中安稳的睡去。

  “开始时我本不知她口不能言,耳不能听。

  但是之后的日子,相处久了,我渐渐发现,在她身后叫她,她不应声,问她话她不回答,只会与我打手势,我才方知她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