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耽美小说>走进不科学【完结番外】>第一百三十九章 疑难病人

  快到劳动节小长假的时候,新的案子又落到了八组头上。

  不过这个案子,准确来说应该只是先去现场看一趟,确认到底有没有异常情况后,再说特比行动部门到底要不要插手。只是八组两个人,一个擅长看的是动植物类的异常,另一个根本就不是异能者。所以为了查得更全面,段永锋揣上了单位里最先进的“辐射感应识别器”,接上程禄就去了医院。

  “病人?”程禄在副驾上翻阅着刚在手机上接到的资料,“许多多,十九岁,身高170,体重却不到四十公斤,这应该是极度的营养失衡。是什么病?”

  资料上除了文字,还有照片。程禄一翻,只见照片上有个穿个蓝白条纹病号服的青年,正是许多多。即便有宽松病号服的掩盖,他那凹下去的双颊也能体现出极致的瘦弱,瘦到脱相。病号服与其说是穿在他身上,不如说是挂在他身上,瘦骨嶙峋使得他的脑袋看起来特别大。

  另外,他的头发也很稀疏,皮肤看起来干巴巴的,整个人似乎以一种难受的姿势佝偻着。即便是不是医生的人,也能看得出他应该是病入膏肓了。

  “就是查不出来,才让我们去看的。”段永锋道,“不过目前查不出来,不代表他不是真的生病。所以要求我们去的时候不要太大张旗鼓,确认情况再说。”

  程禄仔细看了看病例,发现许多多是一年半前固然开始出现暴瘦、呼吸困难的情况。经过一年多的治疗……情况反而更糟糕了。

  病例里有一张X光片,主要拍的是许多多的胸腔。就算程禄不是医生,也看得出他的肺部出现了严重的为题——密密麻麻的小洞布满了他的肺部,好似密密麻麻的白蚁挤在木头中心,正在把肺蚕食鲸吞般地逐渐掏空。程禄见过很多不可思议的生物,但看到这样千疮百孔的脏腑,还是让他觉得不寒而栗。

  “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全国这么多医院,这么多次专家会诊,都查不出原因吗?”程禄翻了翻病历上登记的就诊情况,明白了特别行动部门为什么要派人去看看现场,“连猜测的方向都没有?”

  “有啊,不是写了吗?‘结核不除外’。”

  “你没听说过吗?是个疑难杂症都能这么说。”程禄眯了眯眼,“到现场看看再说吧。”

  ***

  医院,许多多的个人病房。

  医院有专门的对接人和特别行动部门对接,这名对接人领着段永锋和程禄,直奔病房而来。他们恰好碰上许多多的主治医生来查房,主治医生还不是一个人来的,除了护士,他还带来了几个其他科室的医生。因为他说是许多多的主治医生,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要怎么治。

  医生们围在许多多床边讨论的时候,对接人带着段永锋和程禄进来了。

  主治医生一回头,看到两个没穿白大褂的陌生人,问对接人道:“这是……?”

  对接人含糊道:“来看看。”

  主治医生没多想,对接人是医院里信得过的人,他带人来,带就带了。反正这个病房的病人,来看过的各种医生、专家,也不少了。

  主治医生不再理会对接人那边,而是转头继续劝许多多:“你还是要努力吃点东西,不吃东西真的不行。多少喝点流食吧。”

  段永锋看了看床上半躺着的青年。说是青年,但因为他实在太瘦弱,身形看起来像个少年人似的。他比照片上看起来还要消瘦,段永锋看到他,总想起自己在中东执行任务时看到的难民。尤其是难民的小孩,就是这样瘦得皮包骨,好似一具会喘气的骷髅,十分吓人。

  段永锋打开了带来的便携式仪器,悄无声息的。

  许多多的母亲道:“医生,不是他不吃,是他的喉咙太疼了,吞咽不了。”

  “张开嘴我看看。”主治医生掏出小手电,撕出来一根压舌板,看了看许多多的喉咙,皱眉道,“喉咙里开始溃烂了,所以才会那么痛。”

  旁边一起来看的医生道:“实在不行,插管吧,总要保证营养。”

  主治医生一时间没说话。他不是反对插管,而是觉得这病菌太可怕了。

  从肺部,爬上了许多多的喉咙,总感觉下一秒就会破口而出。

  “医生,我儿子到底是什么病啊?”许多多的母亲问道,“能不能让他别这么痛了,他现在呼吸都困难,吃饭也吃不下,这可怎么办啊!”

  医生们面面相觑。要是知道许多多是什么病,他们也不至于隔三差五就集体来看一眼许多多了,这个病例实在太惊人了,谁都给不出有把握的猜测。许多多以前就诊过的医院还初步判定过是结核,但是结核药、激素……什么狠药下了,却对许多多身上的病魔毫无效果。那么多场专家会诊,大家还是束手无策。

  所以,主治医生只能道:“还没确定,我们正在安排新的测验方法。”

  许多多母亲道:“可是我们已经等了这么久,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许多多的父母为了给儿子治病,在全国的知名医院几经辗转,几近倾家荡产。可令他们最感到绝望的,是到现在也没人能说清楚儿子的病。

  许多多母亲跟恳切道:“医生,求求你们,救救我儿子,他还年轻啊!他还……”

  “让一让。”

  段永锋和程禄背后的病房门口,忽然传来一道女声。两人赶紧让开,只见一名年约四十岁的女性走了进来。她穿着白大褂,风风火火地推着一辆小车进了门,段永锋侧身的同时,目光扫过她胸前的牌子。

  ——检验科微生物组,汪珩。

  这名字很中性,但汪珩本人看起来是个面向温和的女性。段永锋看到她,不知怎么想起了特别行动部门体检科室的何碧华“何仙姑”,总觉得这两人给人的感觉非常像。

  程禄则是在看到汪珩的瞬间,微不可察地眯了眯眼:这是……

  汪珩推着车停到病床边,说道:“我亲自来进行采样,然后马上接种,这样更有可能找到病因。”

  “麻烦汪老师了。”主治医生喊的不是“汪医生”,而是“汪老师”,足以看出他对这名检验科医生的尊重。其他医生也纷纷退开,将空间让给汪珩。

  这一让,就快挤到门口了。原本就在门口附近的程禄一扭头,冲段永锋使了个眼色,两人就和对接人一起出了病房。

  他们到了对接人的办公室,段永锋给程禄看了机器刚刚的运行记录,程禄结合自己所见,直接给了结论。

  “没有异常现象,目前断定为自然病因。”程禄道,“我们没办法处理许多多的病情。”

  “啊……好吧。”对接人叹口气,“我们也有点病急乱投医了,虽然我们就是医生……那多谢二位跑这趟了。”

  “不客气,没帮上忙,很抱歉。”段永锋站起来,和对接人握了手,“那以后有事再找我们。”

  对接人也站起来,准备送客:“嗯,辛苦了。”

  程禄跟着站起来,但没道别,而是问:“方便问问,刚刚最后进去那位医生是干什么的吗?”

  “哦,你说汪老师?浅显一点来说,汪老师就是检验细菌的专家。”对接人回道,“我们怀疑许多多身上有真菌作祟,不过不知道是什么真菌,就不知道怎么用药,所以还要有确切的检验结果才行。汪老师认为前几次没检验出来的原因,是采集到接种的时间间隔太长,真菌已经死了,所以这次来亲自操作。”

  “她在你们医院很久了吗?”

  “很久了,她一直在我们医院工作。她在业界也很有名的,是这个!”对接人竖起大拇指,“大牛!”

  “明白了,多谢。”程禄点点头,“告辞。”

  ***

  两人一路出了医院大门,往停车场走的路上,段永锋才问:“禄禄,你刚才为什么问起汪老师啊?”

  “有点好奇罢了。”因为觉得只是没必要的小插曲,程禄小小地撒了个谎,“没见过这个科室的人。”

  “哦哦,对,我也没见过。不过感觉就像警察部门的检验科?”段永锋想了想,“你觉不觉得,她给人的感觉和‘何仙姑’的好像啊?”

  “没。”

  “好吧,看来我是一个人……嗯?”

  段永锋忽然举着手停在原地,程禄跟着顿了一下脚步,回头看向他:“怎么?”

  “有个瓢虫落在我手上了。”段永锋示意他看自己举着的那只手,“一、二、三……是七星瓢虫哎!”

  说着话,七星瓢虫背甲一开,翅膀震了震,飞走了。

  段永锋饶有兴致地目送它远去:“我挺久没见着七星瓢虫了,这医院真神奇,绿化还挺好。”

  “在医院见到七星瓢虫,算吉兆。”

  “哎?怎么讲?”

  “传说中,七星瓢虫是圣母玛利亚的信使,来自天堂,代表着玛利亚的七种美德。当它们向着儿童和病人飞去时,就可以保护儿童,治愈患者。德语里七星瓢虫叫做Marienk?fer,也带着玛利亚的名字。”程禄淡淡道,“若有人伤害瓢虫,将会招致厄运。”

  “咦,禄禄你还懂德语!”

  “小时候看动物画册看到的而已。”

  “哦,那幸亏刚刚我没打它,是它自己飞走的!”段永锋感叹道,“不过,要是这只七星瓢虫落在许多多身上就好了,那他的病就有可能治愈了。”

  程禄想了想,说道:“会治愈的。”

  “……嗯?”段永锋失笑,“禄禄,你这是在预言呢,还是在用那什么言灵的力量?”

  “你整天都看些什么乱七八糟的。”程禄道,“我随口说的而已。”

  “噢,好吧,我还以为你有把握呢。”段永锋耸耸肩,“走吧,我们不是医生,只能祝福许多多了。”

  说罢,他转身走了。程禄却转过身,再次仰头看了看医院。

  “当然,会好的。”他无声地动了动嘴巴。

  “毕竟……这可是七星瓢虫守护的医院啊。”

  【作者有话说】:国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