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第401章 孙策往江东
  袁术此时正坐在自己的皇座上喝着美酒,听到孙策要将三千精兵带走,他蓦地坐直了身体,看着孙策。

  “伯符,我不是提醒过你,不可以再去打那江夏,难道你偏偏要不听我的劝告,一意孤行吗?”袁术的语气里颇有些不耐烦。看書溂

  “主公,伯符带这三千精兵并非是要去那江夏。”孙策说道。

  孙策心里不屑地冷笑,这袁术越来越胡作非为,明明刚才自己都说过要带着这三千精兵去江东练兵,可那袁术竟然一点儿没有听到脑子里去,单单听了个要带三千精兵离开,便以为自己是要发兵江夏打黄祖。

  “哦?不去打江夏了?”袁术听到孙策放弃了现在就待着他那三千精兵攻打江夏的想法,心下也放心下来,刚刚坐直的身子也重新倚了回去。

  “策思前想去,认为如今主公大业初成,实在是不适合与诸侯再生枝节,只是策少年心性,待在这寿春实在是坐立不安,是以特来请命,愿主公同意我将三千兵马带去江东,扫荡水匪,操练兵马,壮大主公军威。”孙策又一次重复了一遍之前袁术没有过耳的话。

  袁术听完之后,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怎么,难道你不愿在这帝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孙策苦笑一声,说道:“伯符年轻,骤然得主公恩宠,受宠若惊,恐才不配位,若是能够闯出一番功绩,于公于私,都问心无愧,接替先父职位,也好服众。”

  袁术哈哈一笑,道:“伯符能有如此考量,实在难能可贵,明日,孤便告昭文武,封你做豫州刺史,这豫州刺史一职,仍旧姓孙,孤心甚安。”

  孙策只好行礼道谢。

  “至于练兵江东一事,孤自然不愿夺了伯符一片拳拳之心,那三千精兵你便带去,江东水匪众多,恶人猖獗,这三千精兵,必可保我刺史无恙。”袁术-豪迈大笑。

  这几日,他常常做这种发号施令,封官赏爵之事,这种独掌大权,让无数人阿谀奉承,掌控着无数人命运的感觉,比之前还要痛快无数倍。

  至于孙策待着他那三千精兵练兵江东,他只是粗略地考虑了一下,便点头答应下来。

  虽然扬州富庶,但是江东地界河湖众多,太平盛世时还好,百姓倚河湖为生,捕鱼织网,到也安稳,但是一到了这乱世,便水匪四起,中原之兵又不擅水战,那水匪小船又灵活取巧,在水路纵横交错的复杂环境下,官兵往往拿那水匪无可奈何。

  孙策主动请缨去江东,若是能够练兵练出个名堂来,就是对他袁术实力的极大提高,若是练不出名堂来,铩羽而归,也好过这三千精兵全都丢在江夏,血本无归还更加得罪刘表要好的多。

  是以袁术稍做思索,便欣然应允。

  只要孙策不再红着眼去江夏找事,领着这三千兵马去江东玩儿便是。

  得到袁术应允的孙策心下大喜,但是他也没有忘了当日袁术是怎么一口答应他出兵江夏为父报仇,事到临头了又翻脸反悔一事,于是他又与袁术交谈一阵,一直等到开怀的袁术直接命人写下“诏书”,加盖上他那方天子大印之后,才告辞离去。

  二日后,寿春城外,三千精兵整装待发,孙策和周瑜策马军前。

  那孙策本就生的英武,此刻换上一身战袍,身上银光鱼鳞甲,双肩走兽亮银铠,头上一顶流云虎吞盔,好一个堂堂威风的年轻将军。

  孙策身边一个年轻公子模样的人,只穿一身鎏金轻甲,头缚纶巾,剑眉星目,风姿绰约,气度不凡,正是孙策挚友周瑜周公瑾。

  “兄长,此去万般艰险,千重危机,万望处处小心,时时提防,保重身体。”一个碧眼少年郎站在二人身前路旁,拱手道。

  “哈哈哈,仲谋,我此番与公瑾同去,为的是闯出一番功绩,若是处处小心,时时提防,畏首畏尾,又怎能成就一番基业?”孙策仰天大笑,“倒是仲谋在这豫州,要处处小心,时时提防,家中母亲以及一众家眷,尽皆托于你手,在这袁公路手底下要格外留心。”

  孙权点头称是。

  “待我与公瑾在江东闯出一番天地,便将大家都接过去,远离这乱臣贼子,在江东成就一番基业,为父报仇。”孙策豪迈道。

  听到“为父报仇”四个字,孙权重重地点点头,“兄长且放心,仲谋必不负兄长所托。”

  “哈哈,好!”孙策畅快大笑。

  父亲孙坚被黄祖暗算身死的阴霾;借兵袁术却被袁术出尔反尔的屈闷;身陷泥沼,难寻破局之发的愁苦,都在此刻的畅快一笑中消散与虚无。

  命运,终究要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求袁术无用,求李云义也无用,能够求又所用的,只有自己的双手,和满腔的豪迈。

  孙权让出前路,拱手抱拳,深鞠一躬,长兄如父,如今父亲身亡,整个孙家的重担,都落在了他年轻的兄长孙策身上,而偏偏孙家男儿都不是愿意偏安一隅的燕雀,而是胸有鸿图的鹰隼。

  希望那江东,是他孙家儿郎鱼跃之汪洋,振翅之梧桐。

  不是希望是,而是一定是。

  “兄长长路平坦,所战皆胜!”孙权振声道。

  孙策和周瑜相识一笑,跃马扬鞭,孙策胯下白马四蹄奋扬,一马当先。

  周公瑾紧随其后,三千精兵马蹄阵阵,甲胄声声,一杆“孙”字大旗便自寿春城外张扬起来,直奔江东而去。

  一个人快步走到斜倚在皇座上欣赏歌舞的袁术身边,在他耳边轻轻耳语了一番。

  袁术挥挥手,让他退了下去,不过是孙伯符刚刚出发江东,他知道了,也就罢了。

  只是袁术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两个让他打发去随便玩儿玩儿的年轻人,日后会在他的覆灭上,狠狠地踩上这么一脚。

  这正是:

  身负血债怒未消,袁帝反复仇难报。

  少年扬鞭三千甲,誓夺江东霸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