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第189章 自信的李云义
  有人起了头,余下的人自然火力全开。

  虽然没有说什么难听的话,可大多人的意思都是表示太史慈这是出了个馊主意。

  别人带着物资辎重与牛羊来犒赏全军,怎么就变成他们还要花钱“行贿”太监了?

  这和拿钱买物资牛羊有什么区别?

  面对诸多同僚的口诛笔伐,别说是太史慈,怕是孔圣人在世都要操起板凳口中叫唤着孔子诛少正卯了。

  好在李云义及时叫停了他们的争吵,不咸不淡的说道:“这件事休要再提,本使君自由安排,都先下去吧。”

  “使君大人!不可啊!”

  “我自有分寸,这件事不用你们操心,下去吧。”

  “子义留下。”

  彭左、公羊久等人一见李云义居然和稀泥了,顿时有些着急。

  但却被李云义给打断了话头,后者们无奈的相视一眼,皆只能抱拳行礼离去。

  太史慈见李云义单单留下了自己,心中顿时咯噔一声,想着该不会是让自己去负责这件事吧?

  好在李云义见太史慈神情不对,便知道对方想差了,随口解释道:“放心吧,这件事你不用去管,我让你留下来,只是想嘱托你另一件事。”

  “明公但说无妨。”太史慈松了口气,连忙恭敬道。

  “子义,你们太史家多年前是不是搬到了乳山?”李云义问道。

  “回明公,是的。”太史慈心中虽然不解对方为何在这个时间段问这件事,但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了。

  “我曾听闻,乳山有数只船队经常往返马韩,你知道这些船队都隶属于哪家地主豪强吗?”李云义又问。

  太史慈眨了眨眼,隐约猜到了对方的意图,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实话实说:“回明公,其中有一支船队,正是我们太史家的。”

  “嘿,那当真是太好不过了。”李云义顿时笑道:“你且附耳过来......”

  ......

  翌日清晨,满编十二人的使团,在正使高杰,副使贾诩的带领,一曲近百人朝廷卫士的护拥下,离开了临济城。

  与来时相比,没有牛羊物资辎重的伴行,使团回城的速度不可谓不快,比来时快了将近一倍。

  与高杰一人一辆马车,贾诩卧躺在虎皮制作的奢华毛毯上,脑海中总是不停的在回荡着昨夜李云义深夜拜访他,然后给他一封信笺,让他在路上时再拆开的场景。

  随着马车一路的颠簸,贾诩不禁笑出了声。

  一想起李云义昨日俨然一副自己“明公”身份的姿态,贾诩就觉得十分有趣。

  倒不是笑那李云义自不量力,而是没想到自己只是被人胁迫接下的一件轻松任务,却意外遇见了拥有能够看穿千里马的伯乐。

  这件事对他来说,也不知道是好是坏,不过对于贾诩来说,只要他不着急答应李云义的招揽,那就相当于给自己留了一条随时可进可退的退路。

  “让我来看看,这位‘伯乐’究竟给我留下了一封什么样的信笺。”

  贾诩轻笑着,将怀中用上号的宣纸包裹的信笺,掏了出来,并缓缓沿着火漆的封口,打开了信笺。

  贾诩没有在李云义走后,立刻就打开信笺,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讲究诚信的文人,他若是讲究诚信,也不会在后世被人冠以毒士的称号了。

  汉室彻底被魏室取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的推波助澜。

  他之所以按照李云义的要求现在打开,完全是出于好奇罢了。

  他到是想要瞧一瞧,李云义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这......”

  贾诩将李云义的亲笔信笺打开之后,反复的观看了数遍,最终确定,自己并没有看走眼。

  一封差不多三张巴掌大的宣纸上,写满了话,但大意基本上只有一句,就是让贾诩将高杰偷偷联系他李云义的事情,如实向董卓李儒汇报!

  甚至必要的时候,贾诩还可以添油加醋的向董卓告知,他李云义十分不耻董卓的行径,待到羽翼丰满之时,来日一定会带兵攻上长安,救皇帝陛下于水火之中。

  “这究竟是得了什么失心疯?还是说他李云义拿错了信笺?”

  贾诩皱着眉头,好半天才将信笺里面的内容给消化干净,一直到天色从乳白变为了黄昏,使团的队伍停下来准备生火造饭时,他这才一拍大腿,拍案叫绝道:“此子当真可怕,竟然将他人的心理给揣摩的这般清晰!”

  “这番洞察人心的手段,当真是让人惊惧。”

  李云义让贾诩将高杰的所作所为全盘托出给董卓,看似是卖掉了高杰,可实则是一石多鸟之计。

  别看高杰是正使,但整个使团真正的话事人是他贾诩贾副使。

  高杰说是一个代表皇帝身份的傀儡也并不矛盾。

  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使团其他陪同官吏的监听监视,纵使他贾诩可以帮高杰打掩护,临时糊弄过去,可总有一天董卓还是会知道高杰代表皇帝,也就是救帝党私底下接触李云义这件事的。

  到时候这就是一个雷,一个会让贾诩处境变得堪忧,被董卓李儒打上不信任标志的定时炸弹。

  贾诩这么聪明的人,会让这个定时炸弹存在吗?

  会,但也不会。

  或许贾诩会先隐瞒下去,可要不了多久,贾诩就会想其他办法,让董卓知道这件事。

  所以李云义觉得,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提前将这个定时炸弹引爆。

  除了不让董卓知道他自己正在拉拢贾诩这么一个相府边缘人物的刀笔吏外,李云义没什么不能同董卓交代的。

  反正要不了多久,董卓就会死在王允、吕布的手上,而李儒则会绝望的逃回西凉,贾诩趁机上位替郭汜李傕出谋划策,反攻长安。

  历史的进程并没有因为自己这个穿越者,而引发蝴蝶海啸,那自己为什么不趁着自己还拥有先知条件的情况下,给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呢?

  想到这,贾诩又想起了昨夜李云义临走前说过的话。

  “明日使团中会多出一辆马车上,马车上共有金饼三十块,白银万两,珠宝两箱,这是留给贾副使你的。”

  “千万不要误会本使君是在用金银珠宝收买你的效力,本使君预感不久后,长安会再次有一场巨变,这是给你留下收买他人的筹码。”

  “至于收买谁,这种事情不用本使君多说,想必以贾副使的聪明程度,一定会第一时间发现的。”

  走下马车,看向车队后面被黑布紧紧包裹的最后一辆马车,贾诩又眯眼看向了临济城的方向,呢喃道:“还真是自信呢。”